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曲美布汀与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0例临床疗效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曲美布汀与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0例临床疗效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观察曲美布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曲美布汀100 mg,3次/d,口服;对照组用多潘立酮10 mg,3次/d,口服;所有患者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P

【关键词】曲美布汀;多潘立酮;功能性消化不良

作者单位:716100延安市甘泉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条件的改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生活压力加大,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率逐年增加, 约占消化系统疾病的20%~40%,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曲美布汀是一种新型的胃肠动力调节剂,对胃肠道功能具有双重调节作用。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应用曲美布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多潘立酮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20~59岁,平均(41.2±9.7)岁。所有患者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罗马Ⅲ体系制定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标准),临床上必须具有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上腹灼烧感等症状一点或一点以上,可伴有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症状;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症状构成比及病情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60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曲美布汀(由海南普利制药有限公司提供)100 mg,3次/d,口服;对照组用多潘立酮(由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 mg,3次/d,口服;所有患者疗程均为4周,两组患者在观察前1周未服用其他促胃肠动力药,疗程中均禁用其他对消化系统动力有作用的药物,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1.3观察标准用药前后随访并记录患者餐后饱胀、上腹胀满、早饱、上腹痛和嗳气等主要临床症状。服药前后检查血、尿、便常规,血糖及肝、肾功能、心电图,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

1.4疗效评定标准临床症状分为4级,以0~4分表示严重程度,0分:无症状;1分:偶尔出现症状,但无明显不适;2分:有症状但不频繁,患者有不适感;3分:症状频繁,有明显不适;4分:症状严重,须用药控制。疗效评估治疗后症状改善2个等级或完全消失为显效;改善1个等级为有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两组相比,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

3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常有上腹疼痛、餐后饱胀、胃部烧灼感、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症状。胃肠运动障碍是FD主要发病机制之一,FD患者存在胃窦十二指肠运动异常,主要表现在空腹及餐后胃窦十二指肠动力低下,协调收缩减少,并出现异常运动。

曲美布汀作为一种新概念的全胃肠动力调节药,主要通过作用于外周胃肠道神经丛阿片受体,对消化道具有兴奋和抑制两重性。当胃肠处于高动力状态时,曲美布汀作为k-阿片样受体激动剂作用于周围和中枢的迷走和非迷走传人通路中的受体,降低神经兴奋性,抑制胆碱能神经,乙酰胆碱释放减少,抑制胃肠运动。当胃肠处于低动力状态时,曲美布汀激活阿片u受体,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抑制肾上腺素释放,并直接解除对胆碱能神经的抑制,乙酰胆碱释放增加,以上结果,促进胃肠运动,加强胃与十二指肠功能的协调性,使胃的不规则运动规律化,从FD的病理及生理学基础上达到治疗FD的目的。

综上所述,曲美布汀能明显缓解FD患者的症状,疗效优于多潘立酮,不良反应轻微,是治疗FD安全、有效的新一代胃肠动力药物。

参考文献

[1]周福生,祝淑贞.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临床消化病杂志,2005,7(5):1177-1179.

[2]王果,王皓.曲美布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及安全性的研究.医师进修杂志,2004,27(3):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