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麦播严把“五关”,确保小麦高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麦播严把“五关”,确保小麦高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秋分将至,麦播在即,河南省小麦备播已进入关键时期。根据多年的经验,“小麦要高产,种好是关键”。要想种好今年的小麦,要严把五关”。

1.把好品种选用关

各地要以高产稳产、优质抗病品种为主导,以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为重点,因地制宜合理选择主导品种与搭配品种,做到良种良法相结合。豫北和豫中、豫中东地区以选用高产优质、抗倒抗病、增产潜力大的半冬性品种为主;豫西、豫西北丘陵旱地以选用抗旱耐寒、稳产性好、分蘖力强的半冬性品种为主;豫南稻茬麦区和南阳盆地麦区以选用丰产稳产、抗病耐湿、抗穗发芽、早熟弱春性品种为主。各地在合理确定主导品种的同时,要因地制宜合理选用搭配品种,坚决防止小麦生产用种“多、乱、杂”现象反弹,并严禁春性和弱春性品种越区种植,杜绝中低产田盲目种植高产品种和丘陵旱地种植水地高产品种。各地在积极引进示范推广新育成小麦品种的同时,要避免“求新、求异、求奇”,严格禁止种植未经试验示范和审定的品种。

2.把好整地质量关

播前整地是为小麦正常生长创造良好环境的基本措施,也是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逆能力,实现抗灾夺丰收的关键环节。随着河南省小麦产量水平不断提高,对整地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各地一定要按照农技农艺结合和“秸秆还田必须深耕,旋耕播种必须耙实”的要求,切实加强对农机手的培训,努力扩大机械深耕和(深松)面积,耕深达25厘米以上,并做到机耕机耙相结合,确保耙透、耙实、耙平、耙细,提高整地质量;旋耕麦田一定要镇压耙实,连续旋耕2~3年的麦田必须深耕一次,以打破犁底层,促进根系下扎,增强抗灾能力;实施秸秆还田的地块,玉米秸秆一定要粉碎切细,结合深耕掩埋,耙耱压实,并注意保持适宜墒情。为加速秸秆腐解,减少病原菌和虫卵残留对小麦的影响,秸秆还田要在玉米收获后立即进行,并在秸秆施入土壤前,用50%百菌清500倍加50%辛硫磷1000倍液喷洒秸秆。所有深耕或旋耕麦田都要及时耙耱镇压,保好口墒,确保一播全苗。淮南和沿黄稻麦两熟区,播前要挖好“三沟”,排湿防渍,保证适时适墒播种。

3.把好科学施肥关

不断提高土壤肥力是持续增产的基础。各地要在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持续培肥地力的基础上,继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麦田施肥总体原则:氮肥总量控制与分期调控相结合,测土确定磷钾肥用量,针对性补施微肥。亩产500千克以上的高产田块,每亩总施肥量氮肥(纯氮)为14千克~16千克,磷肥(五氧化二磷)6千克~8千克、钾肥(氧化钾)5千克~7千克;亩产400千克~500千克的地块,每亩总施肥量氮肥(纯氮)为12千克~14千克,磷肥(五氧化二磷)5千克~7千克、钾肥(氧化钾)4千克~6千克;亩产400千克以下的低产田块,提倡氮磷并重,适当补充钾肥,一般亩施氮肥(纯氮)为12千克~14千克,磷肥(五氧化二磷)6千克~8千克。高产麦田和种植优质强筋小麦的田块要大力推广氮肥后移技术,将全生育期施氮总量的50%做底肥,50%拔节期结合浇水追施;中低产麦田70%底施,30%追肥。在施肥技术上,要做到氮肥深施,磷、钾肥分层施,锌肥与细土拌匀后撒施;旱地麦田要求一次施足底肥;连续3年秸秆还田地块可酌情少施或免施钾肥;土壤有效锌含量低于0.5毫克千克,每亩施硫酸锌1千克~2千克;土壤有效硼含量低于0.5毫克千克,每亩施硼肥0.2千克~0.4千克。

4.把好播种质量关

足墒适期适量播种是保证麦播质量的关键,也是培育冬前壮苗、防止旺长冻害、构建合理群体结构的基础。为提高麦播质量,一要把握适宜播期。针对今年秋作物晚熟晚收的特点,各地要做到成熟一块、收获一块,及时腾茬整地,确保小麦适时播种。豫北半冬性品种以10月3~13日,弱春性品种为10月13~20日播种为宜;豫中东半冬性品种以10月8~15日,弱春性品种10月15~25日播种为宜;豫南半冬性品种以10月10~20日、弱春性品种10月20~10月底播种为宜。二要足墒播种。在适播期范围内,应掌握“宁可适当晚播,也要确保底墒充足”的原则,注意保好底墒和口墒,若墒情不足,要及时造墒。尽管今年秋季河南省降雨偏多,土壤墒情普遍较好,但还应特别注意整地保墒,确保足墒下种,一播全苗。三要适量匀播。高产麦田亩基本苗以14万~16万为宜,中产田亩基本苗以15万~18万为宜,每晚播3天增加麦种0.5千克,亩播量最多不能超过15千克。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近年来河南省一些地方大播量现象十分突出,造成小麦冬春冻害,后期倒伏,病虫危害加重,加大了麦田管理难度,不利于产量的提高。因此,各地要特别注意严格控制小麦播量;播种深度一定要控制在3厘米~5厘米,中高产麦田要特别注意下种均匀,尽量消除锢堆苗和缺苗断垄现象;豫南和沿黄稻茬麦区要大力提倡机械条播。

5.把好播期病虫害防治关

播种期是预防或控制多种小麦病虫害的关键时期,也是压低病虫发生基数,减轻中后期防治压力,降低防治成本,保证小麦安全生产的最有利时机。针对近年来河南省小麦土传和种传病害,特别是全蚀病、纹枯病、孢囊线虫病等根部和茎基部病害呈逐年加重趋势,以及今年小麦生育后期一些地区赤霉病等病害重发,土壤和种子带菌量较大的实际,各地尤其要加大播种期小麦病虫的防控力度,确保土壤处理、种子包衣和药剂拌种全覆盖。各级植保部门应根据当地主要病虫种类,指导农民合理选择对路农药,大力推广杀菌剂和杀虫剂混合拌种或种子包衣,坚决杜绝“白籽下地”;在地下害虫和苗期病虫害重发区,还要注意搞好土壤处理,以有效控制麦播病虫危害,确保小麦安全生产。同时还要加大科学用药、安全用药的宣传力度,防止生产性中毒和药害的发生。

此外,各地还要进一步调整优化小麦品种品质结构,大力发展优质小麦生产,努力做到品种优质化、管理规范化、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进一步巩固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生产与加工基地建设成效,增加小麦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农民增收。与此同时,还要按照当地种植结构调整的总体布局,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留足留好预留行,积极推广各种高效间作套种模式,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实现全年增产增收。

(郭天财 河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