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俄汉“судьба/命运”观念的语言文化场研究现状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俄汉“судьба/命运”观念的语言文化场研究现状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对十多年来(2000―2012)刊登在国内主要外语期刊上有关俄汉“судьба/命运观念的语言文化场的文章进行了检索统计分析,同时也对相关的论文和著作进行了查阅,总结了关于“语言文化学”、“语言文化场”、俄汉“судьба/命运”观念的研究现状,为俄汉“судьба/命运”观念的语言文化场对比研究提供了详实而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судьба/命运 观念 语言文化场 研究现状

一、文献的统计分析

本文调查了“中国知网”中关于俄汉“судьба/命运”观念的语言文化场的研究,“学术文献总库”中关于“语言文化学”的文献有357篇,关于“语言文化场”的文献有18篇,关于“命运”的文献有69693篇,“语言文化学视角下研究命运”的文献仅有3篇,“语言文化场”的文献占“语言文化学”文献的5%,“语言文化学视角下研究命运”的文献占“语言文化学”文献的0.8%,占“命运”文献的0.004%;“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关于“语言文化学”的文献有71篇,关于“语言文化场”的文献有2篇,关于“命运”的文献有12010篇,“语言文化学视角下研究命运”的文献仅有3篇,“语言文化场”的文献占“语言文化学”文献的2.8%,“语言文化学视角下研究命运”的文献占“语言文化学”文献的0.6%,占“命运”文献的0.02%;“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关于“语言文化学”的文献有8篇,关于“语言文化场”的文献有1篇,关于“命运”的文献有1411篇,“语言文化学视角下研究命运”的文献有0篇,“语言文化场”的文献占“语言文化学”文献的12.5%,“语言文化学视角下研究命运”的文献占“语言文化学”文献的0%,占“命运”文献的0%;“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关于“语言文化学”的文献有192篇,关于“语言文化场”的文献有15篇,关于“命运”文献有61496篇,“语言文化学视角下研究命运”的仅有2篇,“语言文化场”的文献占“语言文化学”文献的7.8%,“语言文化学视角下研究命运”的文献占“语言文化学”文献的1.04%,占“命运”文献的0.003%。

本文又调查了中国外语期刊从2000年至2012年13年间关于俄汉“судьба/命运”观念的语言文化场的研究,《中国俄语教学》共有642篇,关于“语言文化学”的文章有54篇,占总文章的8.4%,其中研究语言文化场的有3篇,占语言文化学文章总数的5.6%,占总文章的0.5%,;《外语学刊》关于“语言文化学”的文章有5篇,关于“语言文化场”的文章有1篇;《外语研究》关于“语言文化学”的文章有4篇;《外国语学院学报》有7篇;《外语教学》有2篇。其中,《外语研究》、《外国语学院学报》和《外语教学》中还没有对“语言文化场”的研究,上述五种外语期刊中都没有关于“语言文化学视角下研究命运”的文章。可见,国内俄语界关于语言文化学的研究已经成为了热点领域,而对语言文化场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语言文化学”研究的分析与评价

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语言文化学是语言学的新兴学科,它继承和发展了语言国情学的理论和方法,同时在理论自足性与认识论、方法论的创新上,受惠于相关学科的相关思想。作为一个学科交叉和融合的产物,其学科的强大包容性和研究手段的多样性使传统的语言文化研究从描写走向阐释、从静态走向动态、从离散走向整合,与现代语言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与走向相一致,为语言文化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已经在俄语学界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研究局面。其中,语言文化场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同时也作为语言文化学研究的一个扇面为以后语言文化学研究的广度打开了便捷之门。在俄罗斯,语言文化学的研究呈现出多个方向、多个流派的态式,包括以В.Г.Костомаров,Е.С.Яковлева,В.Т.Телия为代表的语言学方向,以Н.Д.Арутюнова为代表的语言逻辑方向,以Е.С.Кубрякова、Ю.Н.Караулов、В.В.Красных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方向,以В.В.Воробьёв, В.А.Маслова为代表的文化学方向,以Ю.Е.Прохоров、Д.В.Гудков为代表的语言教学和交际学方向等。(赵爱国,2006:19-20)总的来看,俄罗斯的语言文化学研究涉及范围广,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我国学者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在借用俄罗斯学者的研究成果。

三、“语言文化场”的研究现状及评价

(一)国内研究现状

俄国学者В.В.Воробьёв近年提出的语言文化场理论为我们进行语言与文化的系统化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国内关于语言文化场的研究成果数量不多。介绍语言文化场的相关的著作有:赵爱国的《语言文化学论纲》(2006);彭文钊, 赵亮的《语言文化学》(2006);韩红的《文化语境中的俄语教学与研究》(2003);孙玉华,刘宏,彭文钊主编的《俄语语言文化学理论与实践研究》(2010)。其中《语言文化学》是对语言文化场的定义、结构、组成要素及其组织原则进行介绍较为详尽的著作。国内对于语言文化场研究的文献主要有:马瑞明的《“俄罗斯冬天”概念的语言文化学阐释》(2006)从语言文化学的角度,厘清了语言文化学研究的对象、领域与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将“俄罗斯冬天”视为俄语语言世界图景的一个扇面,引入语言世界图景概念。在区分了科学世界图景与素朴世界图景概念的基础上,从人本中心论出发,论证了俄罗斯民族对“俄罗斯冬天”的认识是素朴的俄语语言世界图景的一部分,形成该文的认识论基础。作者将孤立的语言单位统一于“俄罗斯冬天”这个语言文化场内,采用文本―对话的方法,通过组合与聚合研究,探寻冬天对俄罗斯民族精神和民族个性的影响,力图揭示俄罗斯冬天的素朴语言世界图景。朱达秋的《Соборность的语言文化场分析》(2003)主要从语言文化学角度分析了соборность的语言文化场,作者指出,首先应从语义分析中区别出соборность语言文化场的共同义素――一致统一,其次应区分它的三个分义素,“婚姻家庭的同一”,“宗教生活”,“命运同一性”,最后分析了соборность与俄罗斯村社和集体劳动的紧密关系。可见,语言文化场理论不仅拥有巨大的理论空间和超强的理论阐释能力,而且还有广泛的实践价值。

(二)俄罗斯研究现状

俄罗斯学者Воробьёв近年提出了语言文化场理论,对语言文化场的理论进行了全方面的描述,对语言文化场的定义、基本组成单位及结构系统,组成要素及研究原则做了系统的研究。Г.Ю.Мягченко在《Лингвокультурологическое поле》一文中也对语言文化场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定义及语言文化场的内涵分别进行了解释说明。

俄罗斯语言学界对语言文化场领域的研究关注很多,一大批学者都在致力于语言文化场的研究,其中,关于该领域研究的硕博论文已是屡见不鲜。代表性的有:И.В.Гостева的《Лингвокультурологическое поле ?Духовность?: структура и динамика》(1999)(《Духовность语言文化场:结构和前景》),作者在这篇论文中主要探讨了Духовность语言文化场的结构和动态。Л.Р.Мухарлямова的《Лингвокультурологическое поле времени в паремиях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2010)(《俄语时间范畴的语言文化场》)主要研究了俄语时间的语言文化场,关于俄汉语时间问题的研究中国学者也有相应成果,但是从语言世界图景的角度进行研究的。《Лингвокультурологическое поле концепта ?Пустота? (На материале поэтического языка московских)》(1999)(《Пустота观念的语言文化场(以诗歌语言为例)》这篇文章主要以莫斯科诗体语言为材料探讨Пустота观念的语言文化场。М.М.Ангелова在《Лингвокультурологическое поле концепта "монархия" в современном английском языке》(2005)(《英语中монархия观念的语言文化场》)一文中主要研究了在当代英语中“帝制”观念的语言文化场。《Лингвокультурологическое поле ?ОЙ? в татарском языке》(2005)(《鞑靼语中ОЙ的语言文化场》)这篇文章主要研究了鞑靼语中ОЙ的语言文化场。这些文章所运用的理论都是语言文化场理论,研究的场名多有不同。

四、关于“судьба/命运”观念的研究现状及评价

(一)国内关于“命运”观念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命运”问题的研究已是屡见不鲜。大多数是从哲学的视角对“命运”加以阐释的。代表性的成果有:鲁西龙的《关于命运问题的哲学思考》(2006),主要探讨人和命运的关系,人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就后者来说,人又是受命运支配的。这正是人生、命运的辩证法;陈安金的《命运与命运观的哲学反思》(2002),提出了人的自由意志与神的预定之间的矛盾,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给出一个科学的唯物的命运观。还有一些是关于命运和命运观问题及中国传统人生哲学(先秦儒、道、墨家)命运观的研究,代表性的有:马志政的《反思:命运和命运观》(2001)从命运论与有神论的角度探讨命运问题的提出及历史上不同的命运观。在从哲学视角研究的同时,中国学者又把命运与人类中心论结合起来:王巍的《感悟人生主宰命运――读》《天・人・命运》(1999)从中国古代先哲对人的命运的探索入手,不仅对照了古人与今人的不同命运观,而且对中西命运学说的哲学和文化异同进行了比较研究,是研究中国哲学中命运学说这一敏感而无人问鼎问题的开山之作。

国内学者对俄语судьба的研究可以说是寥寥无几。朱思然的《俄语观念词“судьба”研究》(2011)通过观念分析法,遵循主客观融合的规律,以судьба一词为切入点,以俄罗斯民族命运观念为平台,分析судьба的词源及词典意义,并对有关судьба的谚语俗语进行归类,由表及里,由浅及深地探讨俄罗斯民族内在的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总结了俄罗斯特有命运观念的特点和这种命运观念产生的原因。在郭丽君与Л.Н.Маркосян的《俄语语言世界图景中的“судьба”》一文中,作者论述了语言世界图景理论下的俄语观念词судьба, 揭示了俄罗斯民族的核心文化观。另外,杨明天翻译了В.В.Колесов著的《Язык и ментальность》(2004)(《语言与心智》),但并没有加入其他的内容及观点。

(二)国外对“судьба/命运”观念的研究现状及评价

俄罗斯学者在观念词судьба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Колесов在《Язык и ментальность》一书中详细阐述了语言与民族心智之间的联系,也不乏对命运观念的描述。在该书中的第十七章“命运与幸福”中论述了俄罗斯民族对命运、幸福的看法,并阐述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此外,其他的一些文章也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观念词судьба. С.Е.Никитина在《Концепт судьбы в русском народном сознании》(1994)(《俄罗斯民族意识中的命运观念》)一文中从民族意识的角度阐释了俄罗斯的命运观;Т.В.Цивьян在《Человек и его судьба―приговор в модели мира》(1994)(《人类及其命运――世界模型的句子》)一文中论述了不同的命运观,从而阐释人同命运的关系;М.Л.Ковшова的《Концепт судьбы: фольклор и фразеология》(2004)(《命运观念:谚语和熟语》)一文研究了民间创作和成语中的命运观。Абаева Евгения Сергеевна在《Лингвокультурологический аспект концепта ?судьба? в английском, русском и французском языках》(2006)(《英俄法语中命运观念的语言文化学视角》)一文中,研究了英俄法三种语言语言文化学视角的судьба观念。作者主要研究了三种语言судьба观念的同义序列的比较,熟语中的共同和区别特征的比较,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同义序列语境下的共同和区别特征。

五、结语

虽然到目前为止研究成果很多,但仍有可探讨的空间。如有的学者虽然列举了许多有关судьба的民间创作和诗歌,但作者仅仅是对这些语料的解释,并没有挖掘出судьба对俄罗斯民族的深层含义;有的虽然也列举了大量有关судьба的固定搭配和成语、谚语等很多材料,却缺少理论的支撑;有的文章虽然研究的范围比较广,但只是针对судьба同义序列的研究,没有对судьба的组合研究内容加以阐述;有的希望通过语言世界图景理论来研究关键词судьба, 文章虽然有理论作为依据,但对судьба一词的基本意义的解释方面着墨过多,或对于与судьба相关联的其他词语的研究还不够全面,等等。可见,对俄汉“судьба/命运”观念的语言文化场的研究将是一个崭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陈安金.命运与命运观的哲学反思[J].江西社会科学,2002,(1):33-36

[2]陈宁.孟子的命运观[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6,(1):11-19.

[3]成相如.先秦儒家的命运观[D].苏州:苏州大学,2010.

[4]崔宜明.“命运”观念的起源和理性内涵[J].中国哲学史,1996,(3):22-30.

[5]马瑞明.“俄罗斯冬天”概念的语言文化学阐释[D].洛阳:外国语学院,2006.

[6]赵爱国.语言文化学论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7]彭文钊,赵亮.语言文化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8](俄)科列索夫.《语言与心智》[M].杨明天,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作者简介:高艳荣(1987- ),女,河北秦皇岛人,硕士,从事语言文化学研究;张志军(1964- ),女,吉林榆树人,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从事对比语言学及语言文化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