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适度 适当 适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适度 适当 适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引言

如何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先秦诸子选读》(选修)进行有效教学以适应学生需求,这是高中语文教师教学时必须面对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应该依据以下两点来实施:

一是高中语文新课标基本理念和本门选修课的基本要求。《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眼光审视作品的思想倾向,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局限。”

而《先秦诸子选读》作为选修课,教材开宗明义地说明:“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先秦诸子论著,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行,提高对我国文化传统和思想内涵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优良传统的热爱,发展学生阅读古文的基本功。”选修这门课程就是要丰富学生的思想,启迪学生的智慧,开启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是学生的实际需要。《先秦诸子选读》安排在高二进行,虽然这时学生已经学完了必修课内的文言文,具有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是先秦诸子散文的哲思深邃、文辞古朴、论述技巧丰富、风格流派众多、影响深远,这使得本课程的教学必须考虑学生的接受水平,即立足于学生文言阅读的最近发展区,降低难度,准确定位,以适应学生需要。为此,笔者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究尝试。

一、文本解读要适度

1.疏通字句,积累文言知识要适度

《先秦诸子选读》是很好的文言文学习的语言材料,可以通过学习、研读,掌握一些文言文常用的基本词汇和相关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有益于发展学生阅读和分析古文的基本功。虽然很多文言词语的意思和现在差别很大,但编者对文本注解得非常详细,便于学生理解文本,所以教学过程中一般不需要逐字逐句讲解,更多的是要引导学生能目标清晰地捕捉文句中的重点词语加以勾画,并从注解中找到词语的对应解释加以掌握。当然注解中如果对一些重要词语或难解词语没有解释,则需通过工具书查找或上课讲解等方式将其解释标注到教材上。

例如,“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段文字有5条注释,文本意思也翻译得很清楚了。教学中只要指导学生把重要词语“济”“病”“譬”给予标注、掌握即可,而“立”“达”两字在注释里没有解析,就要引导学生比较其用法上的区别。

有的教师会认为《先秦诸子选读》的注释不够精细,有许多文句只释大意,不训诂字词,让学生难明究竟,于是主张翻译要讲究训诂方法、规则,讲明语法、修辞,逐字落实。这种精神是好的,但没有注意到诸子散文选段的特点、选修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对于文本中比较古旧冷僻的文字、佶屈聱牙的文段、复杂难解的文法,确实只要粗通大意即可。

例如,《庄子》选读中的《恶乎往而不可》,庄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系列形体残缺、畸变、丑陋的人物形象,涉及不少古怪的人名、物名,解读时就不必字字落实,只需把握大意,着重理解文字背后庄子对社会人生的大同情和大关怀即可。

2.把握内涵,拓展延伸要适度

先秦时期是我国思想文化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诸子百家的论著代表着中华文化精神发展的一个高峰,他们的许多观念逐渐超越时代,渗透政治、思想、文化、心理、习俗等各个方面,奠定了中国政治、思想、文化的主要基调和框架,形成了传统的是非观、善恶美丑观、荣辱观、进退观、成败观、生死观等人生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开设《先秦诸子选读》课程,就是要挖掘诸子的思想主张,让学生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文化遗产,增进思想道德修养,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我们要把《先秦诸子选读》解读到哪个层次?教学内容上如何取舍?到底怎样用好教材才能给学生打好底子?要解决这些问题,还是要回到学生实际这一根本上来,只有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落实对诸子思想的解读,才能够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博大精深,才能够加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只有着眼于人的成长与发展、人的智慧启迪和精神濡养,才足以显示它不可替代的价值。立足于学生实际和当代需要的解读才是适合的,教学中教师不要扩展得太广,挖掘得太深。

二、教学方法要适当

1.以读促学,背诵名篇

学习文言文离不开诵读,只有熟读成诵,才能加深读文言文的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先秦诸子选读》中值得记取的内容太多了。如《论语》选读、《老子》选读都是名言警句,可谓字字珠玑,值得全文背诵;孟子、荀子文章的一些片断排比铺陈、气势磅礴,值得反复吟咏;还有庄子、韩非子用大量的寓言故事说理,或故事形象生动、或想象神奇诡谲、或趣味诙谐幽默,需要咀嚼识记等。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反复朗读,对一些重要材料进行刻意的识记,以吸收精神养料和储备作文材料。

2.用好教材,省时增效

《先秦诸子选读》中的选文按照主题词分类选编,方便了学生的学习。教材的每一节又由五个部分组成。“标题”就是章节内容的总体概括。“引入话题”则是用引子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文本阅读。“选文”是教材的主体,是实现学习目标的最重要的载体,需要学生反复加以研读。“思考和练习”一方面侧重于文言知识的积累和应用;另一方面着眼于认识先秦思想文化的丰富内涵、精神品质,借以提升人格、提高修养,古为今用。“相关链接”是这一专题主要内容的梳理概括和补充延伸,是一篇评论性的文章,供学生在阅读赏析时检索查阅,以便对整个专题的丰富内涵、精深品质和不朽的社会意义有完整的印象和更深入的了解。

教材的五个组成部分紧密相连,相辅相成。通过阅读文言文本以感受形象与语言,通过阅读评论以强化对哲理的理解。教学中要在疏通文本意思和充分探讨文本内涵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效捕捉“相关链接”中的关键性句子并标上序号加以有效突显,还要让学生能将文言文本与“相关链接”部分的评论进行有效对照,并予以掌握,使其阅读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3.比较阅读,探讨质疑

比较阅读是深化文本理解的重要方法。《先秦诸子选读》可供比较的内容比较多。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比较阅读,如比较不同思想流派间的思想、主张,比较同一流派对同一话题的不同认识,比较文本说理的技巧。在比较异同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产生差异的原因,分析不同思想主张对后世的影响。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讨论和交流,来激发学生学习、思考的兴趣,促进对问题的思考,加深认识,产生思想的火花。

例如,学习《尊生》时,可以把庄子重视保全生命,反对世人以养伤身、以利累形的思想和儒家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思想进行比较,探究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学习《墨子》选读中的《兼爱》时,可以比较墨子主张的“兼相爱”和孔子主张的“仁”就是“爱人”的异同。

三、读写结合求适用

先秦诸子散文主要是哲理散文和政论散文,无论是表述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理性认识,还是阐发政治主张或学术观点,大都分析透彻,议论纵横。这些不仅依靠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来完成,还运用了生动的感性形象,灌注了浓烈的情感因素。这种哲理性、逻辑性、形象性和抒情性相结合的特点,使先秦说理散文成为写作借鉴的典范之作,学习这些文章,对于指导学生议论文的写作很有意义。

1.以文本的思想观点为论点,进行阐释训练

先秦诸子散文的选段中有很多非常精辟的论断,是那个时代人们智慧的结晶,特别是《论语》和《老子》中的选读文本,语言精练深刻。在教学中就可以尝试让学生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进行道理阐释或论证,以自己的认识和推理来论证说理。也可以选择一些观点句进行辩证分析或批驳其时代局限性。

例如,在教学《老子》选读时,笔者就提出选择文本中最有感触的语句进行论证、分析,并要求按照一个规范议论片段的写法,即“引言―阐释―理论分析或事实论证―现实意义―总结”的模式进行片段写作训练。通过训练,达到既深入理解文本又掌握议论片段写作的双重目的。

2.以文本的论证方法为模本,进行思维训练

先秦诸子散文中运用寓言故事等形象化说理、比喻类比说理和正反对比说理的片段特别多,我们在写作中不妨就加于借鉴模仿。

例如,《孟子》选读七之《仁义礼智,我固有之》篇,孟子认为“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把人有仁义礼智四种发端比作人有四肢,形象地说明了人本来就具有的美好品德。如果人们去扩大、充实它们,“若火之使然,泉之始达”。孟子以生活中常见的形象作喻体,生动形象,具有直观性,含义丰富,具有揭示事物本质的深刻性,值得学习借鉴。

3.以文本的语言技巧为范本,进行仿句训练

在先秦诸子的文章中,已经能够非常娴熟地使用各种语言表意艺术,常用的语言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对偶等都已有成熟表现。这就可以选择范本进行仿写训练。笔者指导学生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一是参照原句续写一两个句子;二是按照原句样式,另选主题进行仿写训练。

例如,《孟子》选读六《我善养浩然之气》中有很多排比句,“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一句一例形成排比句,在议论文例证中写熟悉的例子时就可以仿用,既有代表性、说服力,又避免过多展开,落入俗套。

总之,《先秦诸子选读》这门课程的有效教学,要充分立足于学生的实际,以文本解读适度、方法选择适当、读写结合适用为原则,才能有效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加深对优良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才能使学生汲取古人智慧,更深刻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才能更深入地体会汉语言文字的魅力,实实在在地增强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