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的关系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的关系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从物质激励的局限性和激励实践等方面分析了非物质激励的意义,并探讨了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在企业激励实践中正确处理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的问题。

【关键词】物质激励 非物质激励 关系研究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企业资源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知识型工作已成为新经济形态下的主要工作形式。作为知识的载体、知识劳动从事者的知识型员工,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和最重要的价值创造者。因此,当今世界的竞争就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本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如何吸引、留住人才,充分发挥员工积极性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从当前的企业实践来看,主要有两种激励方式: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在具体实践中,企业管理者已经意识到非物质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但往往处理不好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的关系问题。具体表现为:忽视非物质激励,单纯强调物质激励或精神万能论,进而出现非物质激励效果出现偏离或最终归结于物质激励。面对这种情况,如何正确认识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的关系显的尤为重要。

激励是在外界环境等诱因的作用下,个体根据自己的内在驱动力量,通过运用一定的自我调控方式,从而达到激发、引导、维持和调节行为并朝向某一既定目标的过程。物质激励作为最常见的激励方式,是通过工资、奖金、股票等可量化的货币性价值激励员工的方式。非物质激励是通过物质、福利以外的途径,如使员工工作富有成就感、工作成绩得到认可、工作本身体现重要性、负有较大的责任、在职业上能得到发展等来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两种激励方式在现代企业管理中都发挥着重要的激励作用,但企业管理者在实施激励的过程中往往掌握不了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的关系问题,导致激励效果不好。

一、物质激励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物质激励满足了人们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因此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企业实际物质激励实施中,物质激励也凸显其如下的局限性

(1)激励面窄。现代企业往往是根据绩效对少数人进行物质奖励,而企业中绩效较好的总是集中在固定的一部分人中,长时间采取这种激励方式,就会使那些无望得到奖励的员工产生消极情绪。

(2)短效激励。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可以得知,物质需求是处于较低层次的需求。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说,他们更关注与较高层次的发展需求,而物质激励的效果持续时间很多,很难长久激发其积极性。

(3)企业成本增加。物质激励作为一种实体型的资源始终存在着有限性,如果单一使用物质激励,不仅会增加企业的激励成本,而且通过物质的刺激会提高人的需求和多更多物质满足的欲望,而最终导致物质激励的失败。

二、非物质激励的意义

自西蒙(1947)开创性地把非物质激励引入理论分析后,非物质激励日益受到研究者广泛的关注。笔者认为,非物质激励的意义主要从以下方面体现:

(1)人的非物质的需求决定了非物质激励的必要性。马斯洛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五种。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人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既有物质性的需求也有非物质性的需求。由于激励是以需求为基础的,需求的多样性自然导致激励形式的多样性。由于员工存在大量的非物质性需求,这就必然要求实施非物质激励才能产生有效的激励效果。

(2)物质激励的局限性要求实施非物质激励。由于物质激励存在激励面窄,效果短以及会增加成本等局限性,因此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非物质激励却具备了长效激励,辐射面广,节约成本等优势,从而在企业实践中产生了物质激励难以达到的激励效果。

三、正确处理物质与非物质激励关系

非物质激励是物质激励的重要补充,有效的非物质激励必须建立在物质激励的基础之上。换言之,只有把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得到荣誉等非物质激励的同时,往往会得到一定数额的金钱等物质奖励。这样,就容易使人产生非物质激励最终会转化为物质激励的错觉。其实不然,在此情况下,物质已经转变为非物质激励的附着物。因为,物质激励中的物质是为了满足员工生活所必须的衣、食、住、行等需求,而非物质激励中的物质不是以满足员工生活需求,是附着于荣誉等非物质激励因素的物质奖励,其激励作用的发挥更多的是非物质因素,而不是物质本身。

激励是一个系统工程,物质激励是基础,有效的非物质激励是建立在物质激励基础上的,是物质激励的重要补充和升华,必须把物质激励和非物质激励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