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金融空转”中的博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6月前后,国内出现了货币供应量扩张快,而普通工商企业资金仍紧缺的现象,即前文提及的“资金空转”(又称“货币空转”,考虑到与实体经济部门的资金需求对应,本文采用“资金空转”说法),意在指出金融部门脱离实体经济运行,金融同业相互买卖资金寻利食利的不太道德行为。
若利用经济学原理客观进行经济分析,可以发现“资金空转”这个非专业概念的提出,实际上是一个伪命题,这个现象背后折射出更大的非金融问题。
纯金融交易并不违背经济规律
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在商品的基础上产生货币,在货币运动的基础上产生金融交易。金融交易的物质基础是内在于实体经济运行的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的规模及其组织形式在本质上决定着金融交易的规模及其组织形式。但在商品货币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随着经济货币化程度的加深、社会财富积累形式的多样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金融交易在运行过程中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也就是说,既可以与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密切相关,也可以毫不相干。在现代金融体系中,金融市场是一个具有相当独立性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场所,在这个市场上的交易双方可以是金融企业,也可以是非金融企业,但以金融企业居多。现在一些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交易量往往远远大于实体经济的产出量,甚至数倍、数十倍于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实体经济总量,金融业长期处于支配产业的地位。这是市场经济在运行过程中的内在规律使然,不能一味用“金融部门自己同自己玩”来加以排斥。
金融同业间的融资交易,姑且约定为纯金融交易,是中国近年来商业银行创新的突出特点。虽然这种同业业务发展快,但其业务量所占比重小于传统的工商信贷业务量。中国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的程度不高,市场法制不健全,金融中高级专业人才普遍缺乏,以服务和发展实体经济为主,仍是金融部门的主要任务,符合国情,以纯金融交易来主导经济发展,尚不具备条件,但绝不能因此遏制纯金融交易。
因此,“金融空转”概念的提出首先是理念的博弈,即金融部门的资金是否只有投入实体经济部门才算正常,否则就完全虚拟化了?纯金融交易是虚拟经济的典型形式,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否就是一对矛盾,两者是替代关系还是互补关系?无论是从原理上还是从经济金融史上,均找不到要遏制“金融空转”的正确依据。
货币总量超过经济总量
并不奇怪
目前,中国的货币供应量已达上百万亿元,名义经济总量(现价GDP)50多万亿元,货币量是经济量的一倍多。货币量远超经济总量,而广大工商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更是融资难、融资贵,这成为金融空转的有力佐证。
然而,货币总量与经济总量的比值(如M2/GDP)到底能说明什么问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还都有待商榷。货币多了未必能推动经济总量扩张: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14.16%,而当年M2/GDP是152%;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降到7.8%,而当年M2/GDP却达到188%。而货币量超过经济总量后也不见得带来物价上涨:2008年,中国CPI上涨5.86%,为近十年来最高,但当年M2/GDP是151%,却是近十年来最低。若考察货币时滞,其前两三年M2/GDP的比率也不超过160%,而到2012年,CPI跌至2.6%,M2/GDP却升至188%。类似情况也见于它国:日本近十年来最广义货币供应量占经济总量的比率(L/GDP)均在250%以上,但经济增长长期低迷,年均不足2%,甚至多年负增长,而CPI也长期维持负增长。俄罗斯M2/GDP不到50%,但其经济增长水平高于日本,而CPI却超过10%。因此,从经济数据看,找不到货币总量与经济总量之间的规律性。
上述情况说明货币与经济不是单纯的线性关系,经济行为的博弈是复杂的,是多元非线性模糊相关的。从经济来讲,货币既能充当经济交易的媒介,又能发挥货币资本的作用,虽然货币在理论上对经济有启动和持续推动的作用,但经济有时离开货币也能运行,如因技术进步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劳动组合的优化,在没有货币资本投入时,也能推动经济增长。这里,虽然很难找到货币总量与经济总量对比关系的实质意义,但在经济学和宏观经济管理中,货币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对比,还是有重大意义的,人们常把两者对比的结果用来测定物价水平的变化。这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经济现象,总量概念的对比和边际概念的对比,这是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且不具有可逆性。
货币在职能上,从质的规定来看,主要用于定价,从量的规定来看,主要充当交易媒介和财富积累的手段。货币充当交易媒介,其运动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也体现着货币资本的运动,其量的多少对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有直接的决定性影响,进而对经济总量的扩张产生影响。在这里,货币与经济似乎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但另一方面,货币充当财富积累的手段时,客观上有量的需求,这种货币量与当期的经济运行,或当期的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没有直接的媒介关系。随着现代金融体系的发展,在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充当财富积累的手段时,完全是权属意义或权证意义上的,在货币的定价和媒介下,这种权属或权证意义上的财富,表现为一定形式的金融资产,且可买卖交易。这样,纯金融交易似可理解为经济主体所积累财富的转换方式,其所占用的货币量,是货币总量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其与实体经济活动似无任何关系。
充当交易媒介的货币量和充当财富积累手段的货币量两者构成货币总量,在现实生活中两者灵活地相互转化,难以区分,而财富积累可认定为过去经济成果的结余,所以,与当期的经济总量相比,货币总量与其关系基本处于不确定状态。由于纯金融交易的交易总量有可能随金融定价大幅波动,但媒介这种纯金融交易的货币量在一定时期却是相对稳定的。这样,若视其为常量,则特定时期货币变动的比率与当期实体经济变动的比率对比,就有了实质意义。
“金融空转”的要害是
经济预期并不乐观
从当前实体经济运行情况看,大中型企业大多资金充裕,是银行的黄金客户,但对银行贷款需求不大。相反,由于这些企业对经济预期较为悲观,其富余资金并不投入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过程,而是加入纯金融交易谋利。进一步,这些企业携资自重,强烈要求国家打破金融垄断,让更多的实业资金进入金融领域。而同时,海量的小微企业难达银行贷款条件,大多借贷无门,资金极为紧张。两相互抵,货币总量基本处在合理的水平上,但众多企业资金紧张的呼声却连绵不绝,形成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不力的直观感受。
值得思考的是,在大量资金融入纯金融交易时,银行为何不大量增加对实体经济中小微企业的贷款支持?资金富裕的大中型企业为何也不愿向小微企业伸出援手?根本的原因是预期问题,以及由此派生的金融定价与商品定价的博弈、金融交易盈利水平与商品交易盈利水平的博弈、金融利率与产业利润率的博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博弈。利益的交织和问题的复杂,使人很难直接作出是非曲直的评判。
统计数据的生成和解读的
学性水平亟待提高
近年来,金融数据和经济数据经常出现较大的偏离,人们对金融数据和经济数据的解读也有较大分歧,这增加了宏观决策的难度。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经济、金融统计方法设定的科学化水平有待提高,经济、金融统计制度的约束力应逐步向刚性转化,经济、金融统计的地位应纳入国家战略,否则,数据不准,家底不清,哪里都是一本糊涂账,任何决策和执行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都无法保障。二是如何科学地解读和使用经济、金融统计数据,人们大多不太深究,一知半解,这既影响着政策的决策水平,也影响着政策的执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