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水泥稳定碎石施工质量问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水泥稳定碎石施工质量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水泥稳定碎石虽然其优点很多,使用范围也比较广泛,但是若对其特点了解不足,施工质量控制不好,就不能充分发扬其长处,甚至会留下工程隐患,造成严重的后果。本文介绍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出现的几种质量问题,总结了相应的预防与解决方法。

关键词:水稳 基层 施工 质量 分析

路面基层是路面结构的主要承重层。水泥稳定碎石作为半刚性路面基层,具有强度高、承载力大、早期强度形成快的优点。但是目前的施工条件和工艺流程都不太合理,致使水稳基层在施工时经常出现各种质量问题。鉴于此,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参考本单位在公路大修水稳基层施工中进行现场管理的各种措施,对常见的质量问题做了细致的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1 芯样不成型

1.1 根据施工要求,水稳碎石基层7天龄期内必须可以取出完整的钻件,但进行现场施工时,由于水泥剂量较少,且粗细集料离析,导致部分路段出现松散现象,由此形成的芯样不完整。不论在原材料管理阶段,还是在混合料拌和阶段,甚至是在现场摊铺阶段,几乎每个阶段都可能存在水泥剂量少和粗细集料离析的现象。如果水泥剂量不够,且粗细集料离析,就会影响骨料之间的胶结度,基层强度无法满足设计要求,所以不易成型。

①原材料因素:首先要保证水泥质量。水泥如果已失效或已过期,其胶结作用必定受到影响,混合料中实际的水泥剂量也会变少。不能保证原材料的质量,水稳基层的强度就会相应的受到影响。碎石中一般都有超粒径的大石子,如果采用过期、失效的水泥,会使大石子四周断料,进而出现离析现象。②拌和因素:运输时,细集料抛落较近,而粗集料较远,导致粗细集料在运输过程中严重分离。③运输因素:有的施工企业使用小型运料车运输材料,虽然节省了运费,但由于小型运料车装料不均匀,反而加剧了粗细集料严重分离。④施工因素:当前施工企业使用的摊铺机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粗集料容易堆积在料斗的“死角”处,摊铺时料斗合拢,摊铺完毕后都会出现片状离析。另一方面,水稳基层的摊铺厚度过厚,不利于摊铺机作业,也会影响螺旋布料器运转的稳定性,摊铺后的面层大都存在离析或不均匀的质量问题。

1.2 预防及解决措施 ①所有原材料必须经过检验,确保其合格后方可进场。尤其要严格控制水泥质量,坚决杜绝劣质水泥混入施工现场。必须采用最大粒径均在31.5mm以下的碎石施工。质检人员应秉承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做好原材料的控制工作,这是确保工程质量的第一步。②拌和时,为了防止离析现象的产生,可根据现场情况适时改进工艺流程。针对传送带运输抛落到成品仓时导致的离析,可在传送带对面适当的位置加设一块挡板来阻止大石子抛落。现场施工人员也要不定时地巡查,同时注意控制水泥剂量,及时排查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③采用大型运料车运输集料,并用蓬布覆盖,以免在运送过程中水分过量散失。④在摊铺机料斗上加两块斜钢板来解决摊铺机的“死角”问题,从而防止粗集料堆积;尽量使用大功率摊铺机进行摊铺作业,以确保面层均匀。

2 表面松散

2.1 水稳基层施工中,很多路段水稳表面2~3厘米处存在严重的松散现象,大骨料在外,表面粗糙,而且车辆通行也会扩大松散部位的面积、加重松散程度。混合料表面含水量少,在没有完成养护的情况下就允许车辆通行,所以才出现了表面松散现象。施工时,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完成从拌和出料到摊铺碾压整个施工过程,基层表面易出现缩水现象,砂浆易流失,基层表面骨料缺少胶结材料,基层强度就无法满足施工要求。在养护阶段,只是随意的用半湿的麻袋覆盖住表面,养护措施不力。有的路面养护时间未满且未采取限行措施的前提下就允许车辆通行,施工重车就在路面行使会破坏基层结构。

2.2 预防及解决措施:基层表面松散现象属于质量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很可能成为结构安全隐患。为尽量避免这一质量问题的发生,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两项措施:①必须确保混合料的含水量。根据施工要求完成路面碾压后,注意使混合料含水量略高于最佳含水量。提前检查运料车,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运料车始终保持较好的状态,中途不停,尽量减少运输时间,这样才能保证在1h内将拌制好的混合料摊铺完毕,从而尽量避免水份散失。②增加机械的吨位和机械动力,以减少碾压次数,节省时间。结束碾压完以后,用潮湿麻袋片及时覆盖表面,待砂浆终凝后(约2小时后)洒水养护。基层在养护期间必须始终保持湿润状态。按照施工要求,水稳施工分两层进行,而且前后两层施工间隔时间不宜超过十天。完成水稳基层后统筹安排好施工顺序,进行充分养护以后才允许车辆通行,以免受到重型车辆的碾压而破坏基层结构。

3 拥包

3.1 在碾压过程中,水稳会大幅度向前推移,在碾压接头形成隆起,若现场管理人员没有及时发现并尽快处理,就会出现拥包现象。

3.2 预防及解决措施:拥包现象也是水稳基层施工中的一个质量问题,多是由现场管理不力所致。所以,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在施工时多注意用三米直尺进行测量,就可以避免此类问题的产生。

4 与桥头搭扳相接处处理不到位

4.1 在“锯齿”形桥头搭板处压路机无法顺利进行碾压作业,造成该路段水稳基层松散、标高失控,而且可能引发质量事故;有的施工单位甚至通过薄层贴补的方法来弥补搭板处标高不足的问题。业内人士都清楚,在水稳薄层上摊铺高温沥青,水稳薄层会因温度过高而膨胀,碾压后极易导致水稳薄层松散,沥青下面层就会在松散部位鼓起,影响压实效果。

4.2 预防解决措施。可通过人力夯实碾压死角,或在搭板前补浇30号来代替水稳层,水泥砼宽度约为20~30厘米,这样保证了基层强度,也减少了质量隐患。进行水稳施工时提前检查搭伴情况,如存在与搭板不顺接的现象,就要对搭板与下承层标高进行测量,不应简单采用薄层贴补的方式来处理。

5 收缩裂缝

将水、水泥和各种集料拌合、压实后,由于蒸发和混合料内部发生水化作用,混合料中的水分会大量散失,进而引起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半刚性材料的体积收缩,进而致使引发基层裂缝。水稳基层的裂缝现象是比较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建设部门应该查明裂缝成因,及时采取有效的整治措施,以防裂缝进一步扩张。施工时,可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来防治水稳基层的收缩裂缝:

5.1 控制集料中细集料的含量及塑性指数。利用0.075mm筛孔将颗粒含量控制在3%~4%之间,4.75mm筛孔通过量最好与级配范围相近,约为40%。小于0.6mm颗粒塑性指数不得超过9。

5.2 基层强度满足设计要求以后,可将水泥用量控制在5.5%以内。

5.3 施工时要密切关注气候状况,结合碾压条件来控制含水量。

5.4 水稳基层养生和做好下封层后,应尽快铺筑沥青下面层,以保护基层混合料,避免其基层因水分散失而出现干缩裂缝。

上述几种质量问题,一部分是由于工艺流程不当或机械配备不合理所致,除此之外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施工人员的不规范操作而引起的。所以,我们不仅要对工艺流程和机械配备进行严格的管理,还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通过培训教育强化其责任意识。同时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完备的质检系统,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检验工程质量。加强施工过程管理不只是管理部门的事情,还需要所有部门人员通力配合,每个人都要各负其责,这样才能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开展,工程质量才能有保证。

参考文献:

[1]JTG 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2]JTJ 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3]JTJ 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4]JTG E40—200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5]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6]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7]JTG E60—2008《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