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纺织品下乡猜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本月初国务院通过的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明确提出要“开拓农村市场”,这一导向也刺激了行业内更多关于“纺织下乡”的想象。尽管比不上“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的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但备受冲击的中国纺织业也在海内外消费需求下降的背景下,达成了“扩大内需就要开拓农村市场的共识。”
为什么下乡
出口的急剧下降显然是“纺织下乡”这个名词近期频频被提及的重要原因。根据海关总署的2009年1月全国重点出口商品量值表统计数据,1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共出口152.3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少近1亿美元,同比增幅为-0.65%,出口增速延续了2008年的低迷态势。
顺理成章,拥有8亿多人口的农村市场在众多厂商眼中成为遍布金矿的处女地。有关部门估计,农村市场蕴含了接近8000亿元的服装内销规模。“纺织品服装内销最大的潜力市场还是在农村。从2008年数据来看,城镇居民每年衣着支出在1000元以上,农村却不到200元,基本上相当于城镇的1/5左右。”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杨东辉认为,农村市场大有消费潜力可挖。
轰轰烈烈的“家电下乡”已成为当前政府扩大农村消费市场的有力举措,如果同时启动“纺织下乡”,还可以为当前大规模返乡的农民工找到新的就业机会。这是业界有关专家和企业家发出的共同呼声。有关专家和企业家表示,纺织服装企业也需要这方面的政策倾斜。
对此,杨东辉也持相同的看法,他表示,企业提出的这个“纺织下乡”建议很好。纺织服装企业在农村网点很少,农村消费水平也很低,很有必要下乡。“现在的农村生活水平还是比较差的,有些农村家庭一家人合用一个毛巾的情况还很普遍,而这种情况下,对于什么产品好,什么产品坏更是一无所知。”杨东辉说道。另外,当前很多返乡农民工,他们很多是从纺织厂回到农村,他们如何重新就业,要做什么,他们最熟悉的是纺织服装业,如果实行“纺织下乡”政策,他们可以做零售商店或者加盟店,政府和企业给他们一些政策支持,让他们多办一些零售点,他们的产品也有一定优惠,满足了农村市场消费需求。这样,政府、企业、返乡民工与农民消费者都能得到实际利益,一举四得。是非常实际的。
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孙淮滨也认为,家电下乡带有小康型的性质,而纺织品下乡是带有基本温饱型的基本消费。我国现在的落后地区。农村市场的服装、纺织品、纤维消费水平是很低的,如果能够得到国家政府财政的一些支持,对于纺织服装企业的生产和销售都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据分析,扩大内需成为今年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重点。从2000到2007年,我国城镇人均消费分别增长108%和101%,人均消费量从2000年7.5公斤增长到2007的年14.6公斤,纺织行业内销比重也由2000年60%提高到目前的70%。而相比之下,发达国家人均消费水平30到40公斤,是我国目前水平两倍以上。这意味着我国纺织品服装内需市场潜力依然巨大,而13亿人口的庞大消费总量决定内需市场必须依靠本国纺织产业来满足。
下乡路上的几道坎
有研究报告发现,农民人均纯收入4140.36元,与1995年的城镇相当,若2020实现收入翻一番目标,即达到2003年的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这份报告我们选取了一组消费数据,包括2007年的农民,1995年、2003年和2007年的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其中,对比2007年的农村和1995年的城镇,报告发现农民消费率稍低,且在居住、医疗保健、交通通信上花费的多些,而在食品、服装、家电和其他商品上花费的少。
面向上述花费较少的部分,有关专家认为,服装及家用纺织品是未来农村市场增长潜力最大的一块。2007年农民人均衣着消费193.45元,是1995年城镇居民的40.37%,是2007年城镇居民的18.57%。这表面看差距来源于生活习惯。实际还是经济条件的反映。受收入限制,大多数农民对服装的要求还仅仅是功能上的。受生活条件局限,有1/2的农村家庭还没有从繁重的洗衣劳动中解放出来,换洗不便,自然也就不愿添置更多的衣服。
从另一个角度,随着国家对家电下乡全国性推广,其中的“洗衣机”项目多少解决了农村消费者上述的顾虑。加上农村消费群体,特别是年轻一辈对服饰功能的观念转变,服装业新的市场开始进一步显现出价值。
有市场并不代表有销量。对于众多中国纺织企业来说,建立顺畅的销售渠道仍是摆在面前的第一道难题。
对于纺织下乡的渠道问题,相关专家也给出了很多建议。“各个省市应该设立多个类似于食品连锁店式的纺织服装生产与批发点,这样还能降低产品运输成本。”中国化纤与纺织行业协会特聘专家顾超英建议。
对此,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杨东辉也持相同态度。“对于返乡农民工,尤其之前从事纺织行业的农民工,国家应扶持他们再就业,当地政府也应采取无息贷款的优惠政策,鼓励并扶持他们在当地农村开设纺织品的专卖店,纺织企业以出厂价格供应货源,通过专卖店以原价出售给农民消费者,而国家以补贴形式使这些返乡农民工获益,也可以以退税的形式补贴给企业。”杨东辉谈到。
尽管如此,而构想在现实面前驻足不前,也暴露了过去中国纺织业对农村市场缺乏了解。顾超英向记者表示。2009年,我国纺织行业必须针对国内市场各个领域对纺织品的不同需求,开发更加新颖的产品,“去应对城市与乡村消费者不同的口味”。另外她认为不能把纺织下乡简单理解为便宜货下乡甚至是垃圾货下乡,“现在有很多农村消费者,无论是在产品原材料方面,还是式样和质量等方面,都已经有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一旦让农民消费者误以为是靠价格低廉而只是垃圾货下乡,这样情感上的被“忽悠”,反而会造成消费者的抵制情况,这也需要我们在纺织品下乡的过程中需要做到足够、到位的引导。
有关专家还提出,刺激内需的政策对我国中高端服装自主品牌来说有些“不疼不痒”,即使启动纺织下乡也难以有太大的效应。“毕竟农民收入实际增长或者衣服消费意愿并不强。”这就需要各品牌企业,尤其中高档品牌在“农村包围城市”的战术中,对农村市场的定位中仔细斟酌,对自身品牌如何打通农村市场的渠道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样的“农村路线”才能走得通畅。
农民增收是关键
农村的8亿人口给很多人的一个印象是,只要每个农村居民花出一块钱就会产生8亿元的需求,依此类推得出一个结论:农村市场蕴藏着无限潜力。这当中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农村居民的消费肯定有一个上限,这个上限会是多少?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761元,而中国的居民储蓄率一直在50%左右徘徊,农村的储蓄率更高,如果按50%算那就是2380元,能够拿出来消费的也就这么多,而这部分钱将涵盖食物性支出、
教育、医疗、生产支出等方面,层层过滤后最终能剩下来为“家电下乡”等活动做贡献的比例会很小。而现在的情况是谁都在捂紧口袋,而农民在没有增收的前提下,相信“家电下乡”、“纺织下乡”的效果也不会太持久。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军分析,目前,工作和生活在城市和工业地带的人数约占全国总人数的近一半。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估计到2010年,我国的城乡人口比例将达到各占一半。但从经济比重看,农业比重在GDP中越来越小,目前只占大约10%。农村市场缺少消费力,原因是农村群体没钱,没钱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挣钱太少,二是没机会挣钱。要想扩大农村市场,国家就要想办法,要么给农民机会挣钱,要么给他们钱花。“家电下乡”采用的是补贴的方法,那么,服装下乡也可以补贴,国家可以考虑给一家一户补贴消费券,让他们拿着消费券去购买服装。但这样的设想又能有几分实现的可能呢,实施起来显然不易。
既然给他们钱花不太现实,那只能依靠给他们机会去挣钱了。“从根本上说,还是要让农民有机会挣钱,鼓励农民创业,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仲大军说。另外,兴业同样很重要,对于一些本来就存在的行业,关键是怎么让其兴旺,创业和兴业两条腿都要走。不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财富缺乏,农民就既无法消费,也无法创业和兴业。
据了解,针对目前总数已经高达两千万的返乡农民工,全国总工会近日启动“千万农民工援助行动”,这一行动将对1000万名农民工实施以就业援助为重点的综合援助措施,将力争从两大途径解决返乡农民工的生计问题,其一为引导再次就业,其二为支持自主创业。工会系统将结合国家出台的纺织等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及近期将出台的轻工业振兴规划,分门别类地开展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在支持农民工个人或集体进行自主创业方面,工会将力争为集体创业的农民工提供捆绑式小额贷款担保,同时在全国10个地级城市进行小额贷款担保试点。
不能复制“家电下乡模式”
拓展纺织服装产品的农村市场,能否复制“家电下乡”的模式呢?但有“家电下乡”珠玉在前,业内人士也希望能“好风凭借力”。有专家就表示,如果政府能把用于补贴出口退税的几十亿元拿来进行类似于家电下乡的纺织品下乡补贴,效果可能会更直接、更明显。
业内人士认为,家电下乡模式如果套用到纺织行业,或许比出口退税产生的200~300亿元利润起到更大效果。2008年农村有七八亿农民,人均消费纺织品一次性支出不到200元。而城镇为1000元左右,差距较大。如果国家拿出一部分资金补贴纺织品下乡,开拓内需效果会更明显。
但是,仅靠国家政策支持,服装及家用纺织品开拓农村市场的难度较大。因为服装、家用纺织品与家电不同,以前农村有家电的人不多,所以“下乡”能够有成效,而农村早已存在服装集中的农贸市场,要想仿效“家电下乡”的做法实施“纺织品下乡”,来扩大农村内需市场,难以起到明显作用。
另外,服装及家用纺织品相比家电的价格要便宜的多,一件衣服在农村的消费水平而言也不过几十块钱,一条毛巾更是只有几块钱而已,即使国家也以同样的13%的补贴相信也很难打动农民的消费欲望,对消费市场拓展的效果也不太明显。
由于科技含量高,国家补贴家电行业为企业调整产品结构、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拓展了空间。家电下乡在产品标准别强调了节能,使家电下乡产品成为家电节能减排的先导和示范。
另外,推广家电下乡政策不仅仅是给一些财政支持,一“补”了之。而是通过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更多的企业关注农村市场,不断建立和完善面向农村的生产、流通和售后服务网络。改变长期形成的以单一供给结构面向差别很大的城乡二元结构的状况,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此外,国家对家电行业的补贴还为拉大电力需求,带动经济发展。鉴于种种的因素,国家对家电行业的补贴,放在纺织身上既无从下手,更不太现实。
除了国家政策的“待遇”不同,纺织行业相比较家电行业的渠道更为零散,渠道的建立也更为复杂与困难,操作起来更为烦琐与棘手,这些条件就决定了“纺织下乡”只能借鉴“家电下乡”的模式,但不能照搬与复制。结合自身行业的特点,寻求适合自己的“下乡路线”。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008年1~11月统计数据显示: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利润1042亿元,同比下降1.77%,这是我国纺织业10年来首度出现负增长;亏损企业由上年的7292家增加到9654家,行业亏损面由16.97%扩大到20.44%;由于效益下降企业运行困难,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从业人数首次出现了负增长,从业人数同比减少1.24%。在金融海啸肆虐的当下,出口贸易一再受阻,纺织行业所受打击更是首当其冲,即使提高了那1%的退税,也只是杯水车薪,只有扩大内需市场才是企业走出困境的出路,而纺织下乡这把刀直击农村市场那块最大的蛋糕,对于企业走出颓势,对于纺织产业的发展意义不言而喻。
“家电下乡”带有明显的小康性质,那“纺织下乡”这种温饱型的基本消费,是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最基本的体现,既能增加农村的就业,又能对农民生活水平有明显的提高,在记者的了解中,农民对于“纺织下乡”也抱有很高的积极性。而扩大农村需求是扩大国内需求的重点,为国民经济提供持久拉动力。用杨东辉的话说是“一举多得”,在各方万众瞩目与奔走呼吁下,我们也期待“纺织下乡”这股风能够真的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