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细数公募基金十大罪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细数公募基金十大罪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4月1日,64家基金公司年报披露完毕,旗下超过900只基金去年“成绩单”出炉,这注定是一个有人欢喜有人愁的结果。对于基民来说,全年超过5000亿元的损失,只能独自埋单,为历史第二大年份亏损。对于基金公司来说,接近300亿元的真金白银进入腰包。面对这样的局面,基金是否能扪心自问,这样的反差合理吗?在此,笔者作为一个资深基民,从基金年报中细数公募基金去年十大罪状

罪状一:基金全年大亏5000亿元

来自Wind资讯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1日,64家基金公司年报全部出炉,就在刚刚过去的去年,旗下987只基金全年亏损惊人,总亏损金额高达5123.67亿元。也就是说,基金在去年的亏损总额已超过5000亿元。资料显示,这一年度亏损数据,仅比2008年大熊市时好一点,从而荣膺历史第二大年度亏损,又在基金史上留下沉重一笔。

更加触目惊心的是,作为基金持有人的基民,无疑成为上述全部亏损的最终埋单者。根据中登公司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截至4月1日,基民开户数已经接近 3800万。而从去年年报来看,平均每位基民全年亏损1.3万元,这样的结果确实令人汗颜。

罪状二:管理费旱涝保收

面对持有人巨亏,基金公司收钱一点都不手软。作为当前主要的收入来源,管理费一直是基金公司收入的绝对大头,而从去年的情况来看,其管理费全年收入高达288.64亿元。换句话说,在大幅亏损基金持有人血汗钱的同时,基金公司还要从基民手中收取管理费。根据证监会相关规定,目前偏股基金管理费率一般为1.5%左右,QDII基金要更高一点。

而从上述64家基金公司来看,由于资产管理规模的大小不同,基金公司之间管理费收入差别较大。其中,华夏基金作为行业老大,其25.3亿元的管理费收入依然排在第一位,而嘉实、易方达、南方、广发、博时、大成这6家公司排名紧随其后,去年管理费收入均在11亿元以上。此外,银华、华安、富国、上投摩根、汇添富、诺安、鹏华等基金公司收入也较多。反观管理费收入较少的公司,大多是成立时间不久的新公司,同期最低的仅有299.65万元的收入进账。

罪状三:银行笑纳56亿元托管费

作为另一项固定费用,托管费也是必须支付的费用之一,而这也是基民的巨大负担。公募基金产品作为基民的财产,必须在第三方银行单独开立账户保管,基金公司无法挪用。而作为托管开户行,收取托管费也成为必然。当前,基金托管费率一般都在0.25%,但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费用,去年的总额就达到56.63亿元。也就是说,为了托管投资基金的资金,基民去年向银行贡献了超过56亿元的托管费,这个费用也由基民来承担了。

而从具体基金产品来看,基金资产管理规模越大,交纳的托管费也就更多。其中,华夏全球精选、广发聚丰、易方达价值成长、华夏红利四只基金去年托管费支出都在5000万元以上。华夏优势增长、上投摩根亚太优势、中邮核心成长、易方达上证50、汇添富均衡增长、博时价值增长、诺安股票等基金托管费也较高,均超过4000万元。

罪状四:尾佣支付超过50亿元

尾随佣金也就是所说的客户服务费,是由基金支付给销售渠道的维护费用。从当前市场来看,基金销售、持续营销等活动都离不开银行、券商等销售渠道的支持,其客户服务费也就在情理之中。由于之前证监会明令禁止给销售渠道奖励费用,只能以客户服务费来包装。至于费用具体多少,还是要由基金公司和渠道单独商谈。就在去年,这项费用总额达到50.04亿元。

就在单个基金中,华商策略精选以6242万元的客户服务费,在上述所有基金中最高,而汇添富均衡增长、广发聚丰、易方达价值成长等基金也都在5000万元以上。当然,这个费用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由基民承担。

罪状五:基金业绩“孩儿脸”

更让基民无法忍受的,是基金业绩说变就变。以开放式偏股基金为例,按照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计算,495只开放式偏股基金全线亏损,期间平均累计跌幅高达23.3%。也就是说,只要去年年初买入基金的基民,不但没有赚钱,还会亏掉2成多的本金,跌幅更大的甚至要有4成。如此背景下,去年的股基冠军争夺也就成了闹剧,竞相比谁亏得更少,其中银河收益、申万盛利配置、泰达宏利风险预算、博时价值增长、东方龙混合、新华泛资源优势去年业绩“抢眼”,相对排名比较靠前,但刚进入今年一季度,上述基金业绩排名已经不见踪影,有的甚至已经垫底。这样的变化之大,让基民一直无法适应。

罪状六:基金仓位反向标

作为市场里的主力机构之一,基金仓位成为市场走势反向标,这简直就是笑柄。就在3月底,基金主动全线加仓,其股票仓位数据达到2006年以来的较高水平。但除了3月30日收盘微涨外,前面4个交易日大盘累计跌幅超过4%,估计连基金自己都哭笑不得。其实,反向标的的由来还要上溯至2007年10月,当时股票基金平均仓位超过88%,而沪指也达到了历史最高点6124点,此后股市一泻千里,至今已被腰斩。多次事实已经证明,88魔咒确实存在,即股票基金仓位超过88%,那股市也就到了大跌之时,其反向标作用多次应验,成为判断市场牛熊的一个重要数据。

罪状七:基金经理走马灯

基金经理的频频跳槽,也屡屡遭到基民诟病。作为基金的掌门人,基金经理的作用至关重要,而基金经理的更换往往对基金影响很大。来自Wind资讯的统计数据显示,就在去年,基金经理变更次数超过200次。换句话说,就在去年1年期间,有超过200位基金经理跳槽。考虑到当前市场中,基金经理总数也才不到600人,也就是有超过3成的基金经理跳槽,其影响可想而知。

至于去向,大部分还是以私募为主,甚至包括多名投资总监。毫无疑问,从公开信息来看,相比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的薪酬待遇要高很多,但工作环境、考核制度无疑也很重要。也就是说,如果当前公募基金的相应薪酬、考核制度不改革,公募基金人才流失将会持续,那基民只能眼睁睁看着基金经理的走马灯再三出现。

罪状八:QDII出海就呛水

A股产品还没弄好,基金已把眼光放到海外,但集体呛水的结果还是很悲惨。27只QDII基金全线亏损,同期平均跌幅达到20.04%。相比A股基金23%的跌幅,海外市场的表现也是半斤八两。对于QDII基金,基金公司当初分散A股单一市场风险的宣传,至少在去年被业绩抽了一记耳光。不过,基金并不如此看待,反而在去年扩容QDII基金,去年新成立QDII基金达到20只左右,但业绩大多都出现亏损。

罪状九:新基金越穷越生

面对业绩不佳的现状,基金公司更热衷于扩大规模。理由很简单,规模越大,基金公司收取的管理费越多。去年,随着新管理办法的实施,新基金发行如过江之鲫,蜂拥而出。全年正式成立新基金数量达到211只,致使公募基金数量接连突破800只、900只两大整数关口。而去年一年新成立的基金数量,相当于2001~2005年成立的公募基金数量的总和。而在基金数量猛增的同时,基金首募规模大幅下降。

罪状十:货币基金成遮羞布

与偏股基金、债券基金不同,货币基金仅是一种“准储蓄”工具,是资金避险保值的避风港,并不适合作为增值收益的理财工具。但在去年,偏股基金、债券基金遭遇双杀,这让基金公司措手不及,只能频频拿出货币基金来说事。更为可恶的是,部分基金公司为了年底的规模排名,均将货币基金作为帮忙资金的蓄水池,充大规模争取好的规模排名。当然,这些帮忙资金也不是白来帮忙的,需要基金公司出钱补偿。这些帮忙资金的快进快出,原基金持有人收益会被摊薄,其收益损失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