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国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的博弈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的博弈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高校财务风险的骤然增加是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如何做好高校财务风险的监管是高校面临的重大挑战。站在国家角度而言,有效的财务风险监管可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提高国家对教育的直接投资效益,但对于国家和高校自身而言,在何种情况下进行财务监管,并没有明确的界限。文章基于此背景,利用博弈论进行分析,探讨国家和高校在何种情况下才进行财务监管,并给出建议。

【关键词】 高校财务风险管理; 博弈分析; 纳什均衡

一、引言

近年来,国家在教育投资方面的力度越来越大,财务风险也随之增加。部分高校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和缺少必要的财务风险管理,导致财务风险远远超过应有的范畴。虽然国家通过多种监管方式加大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的力度,但一些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存在侥幸心理,违规操作,造成国家较大的财务损失。目前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多集中在财务风险成因、风险预警和评价及风险管理体系优化方面,从国家角度和高校在何种情况下进行财务风险监管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利用博弈论对高校财务风险管理进行分析,探讨国家和高校在何种情况下将进行财务风险的监管。

二、国内研究现状

关于高校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目前已成为一个热点。通过对所查阅资料的分析和总结可以将研究高等学校财务风险管理的成果分为以下四类:

(一)对高校财务风险成因的研究

毛丹(2010)认为高校扩招及大学本科办学水平的评估使得教育投入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多数高校通过银行贷款的形式缓解自身资金的压力,增加了高校财务的风险。只有加强高校的财务管理,做好风险预警,高校的财务风险才会得到有效控制。管鹏(2011)认为高校在运营过程中,由委托关系、财务治理和非营利性等因素形成的财务状况的不确定性,使高校蒙受损失,造成无法充分承担社会职能、提供公共产品,甚至危及其生存,但同时也带来了高校跨越式发展的契机,进而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及促进社会的长足进步。李素芳(2005)认为高校贷款的现状是投资期限长、贷款金额大、建设项目投资自筹资金的比例小、贷款担保形式和还款渠道单一,指出解决高校贷款问题是解决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的核心问题。于志刚(2005)指出高等学校负债风险的成因包含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是与高校发展受国家宏观管理和内部治理两方面影响相对应的,强调了高校贷款是产生高校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有效控制负债风险是解决高校财务风险的基本前提。何仁强(2006)指出高校的财务制度、管理水平和管理方式不能适应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的要求,学校、银行及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的过于乐观乃至错误的预期是导致高校财务风险增加的主要原因。任喜雨(2007)指出政府投入不足是造成财务风险的主要因素,还本付息压力大是造成财务风险的根本因素,学费预期收入出现不确定性是造成财务风险的客观因素,风险意识淡薄、管理弱化是造成财务风险的主观因素。

(二)对高校财务风险度量的研究

齐向丽(2003)基于高校财务工作的实际情况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财务风险评价指标,评价高校的财务风险,同时结合已建立的风险评价指标给出预警界限和发出警报的原则,从理论的角度提出防范的办法。钟冲(2004)利用真实可靠的会计基础信息并结合功效系数法,借助SPSS统计软件,以20个单财务比率指标构建高等学校的财务指标评价体系和财务风险预测模型,对高校财务风险进行量化研究。李素红(2005)选取教育部直属的71所高校作为分析样本,借助因子分析法对高校2002年至2003年的财务风险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同时采用变异系数对高校财务风险状况作实证研究,对比因子分析法与变异系数的评价结果,得出两种评价方法的综合排名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郭涛(2006)基于高校财务评价的特点,构建了反映当前高校特点的财务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并运用德尔菲法确定指标权重,在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

(三)对高校财务风险评价和预警的研究

李曙光(2004)引用模糊集合论技术,建立了高校贷款风险的模糊数学评判模型,对高校的财务风险进行评价和预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校财务风险处在较高水平,急需有效的方法加以监管。尹中晓(2006)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陕西省省属高校中的16所高校2004年和2005年的财务数据作为样本,采用层次分析和改进的功效系数法构建高校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模型,同时使用功效系数法计算结果对BP神经网络进行学习训练。尹继北(2006)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研究高校的财务风险评价,提出了高等学校的财务灰色评价理论,同时将人工神经网络应用到了高等学校财务风险预警的研究中,并证明预警系统的有效性。

(四)对高校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优化的研究

张海兰、田园(2004)研究贷款规模与高校发展定位等因素的相互关系,选择部分可测、可控及相关的变量作为评估贷款规模的中介指标,建立高校贷款规模控制的模型,给出高校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优化的研究。谢立本(2005)运用肯定当量系数对2004年教育部和财政部提出的高等学校贷款额度测算模型进行了修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引入肯定当量系数的模型较原模型更加有效。郑国宏(2005)基于风险的特征分析了高校融资活动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从技术上给出了防范高校贷款风险的途径和方法,并对高校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优化提出政策性建议。施建军(2007)指出高等院校改进财务管理思路和理念、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是高等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从风险意识角度研究高校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优化问题。黄建妮(2007)认为预算管理是高校年度事业计划和工作任务的货币表现,是学校组织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与依据,指出高校预算管理已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中心内容,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导致资金流量迅速增加。田靖鹏(2006)从财务管理体系的视角研究高校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优化问题,以创新现代高校财务管理制度为基本目标,在分析现行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针对财务管理模式提出调整与改进的建议。钱梦勇(2005)将业务流程再造思想引入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改进研究中,对高校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途径进行充分的分析探讨和实践尝试,为促进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参考意见。郭化林(2006)指出教育成本的计量与核算的主要困难在于学校性质的定位与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缺失两个方面,在研究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成本核算制度变迁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的组织属性定位、两种会计制度和年度协调、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科研经费分配比例、成本项目设置、机会成本计量等难题,并结合分析结果给出建议。

三、财务风险管理的博弈分析

博弈论是指个人或是组织,面对特定的环境,在特定约束下,依据掌握的信息,从各自的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取得相应收益的过程。本文之所以使用博弈论来探讨财务风险管理,就是因为针对财务风险管理这一特定环境,同时拥有特定的约束规则和相关信息,可以对国家和高校自身的风险控制行为加以探讨,确定在何种情况下国家将进行财务风险监管,在何种情况下高校将进行财务风险的自身监管。博弈的分类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划分:1.按照参与人的先后顺序可分为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2.按照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了解程度可分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3.按照参与人之间是否合作可以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非合作博弈又分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传统博弈中提到的纳什均衡属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本文所探讨的国家、高校之间不存在先后决策问题,同时进行决策,故属于静态博弈,而所有参与人的了解程度均认为是已知的,故属于完全信息博弈,从长期来看,所有参与人之间不存在合作关系,故本节所探讨的问题属于非合作博弈中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问题,若存在最优解即为纳什均衡解。

依据上述博弈理论,假定国家、高校两方进行财务风险监管的概率分别为P1、P2,概率的大小表示参与人进行财务风险监管的可能性大小。若概率等于1,说明参与人最终选择监管;若概率等于0,说明参与人最终选择不监管。实际问题中,国家及高校自身只能在监管和不监管中间选择一个,没有第三种选择,故可假定对应的支付矩阵如表1。其中,I1和I2表示国家和高校自身财务风险监管的毛收益,但财务监管需花费人力等成本,故假定C1和C2为由于监管所带来的成本支出,L1和L2是由于不监管所带来的损失。在国家不监管而高校监管的情况下,高校自身的监管已经达到财务风险的有效管理和控制,相应的国家不监管,财务风险也威胁不到国家的利益,故收益可认为0,除此之外,所有的变量值均大于0。

四、结论及建议

通过上述的博弈分析可以看出,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只要国家的监管所得收益大于监管的人力等成本支出,国家都会执行高校财务风险监管,而高校则以国家为标准,不会自发去进行自我财务风险监管,而是以国家净损失比的概率进行财务风险监管,因而针对我国高校的财务风险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大国家的高校财务风险监管力度

目前我国高校的财务风险严重,从国家的角度看,每年财务风险的出现导致大量的政策性教育投资夭折,根本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严重阻碍我国高校教育的快速发展,因此国家有必要进一步加大高校财务风险监控力度,对违法乱纪的高校必须严肃处理,降低财务风险的损失。

(二)制定有效的财务监管指标和评价体系

衡量高校财务风险是否出现问题的核心在于是否存在科学的财务风险监控和评价指标体系。一套优秀的评价指标体系可充分体现高校的财务风险,同时也可对高校财务风险的未来走势加以分析。

(三)完善高校财务人员的考评机制

财务部门是高校中最为辛苦的部门之一,每逢年底都是高校财务管理人员最为忙碌的时刻,他们占用休息时间去工作,若不采用科学的考评机制,只是采用固定工资的方法,很难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可考虑采用自评、互评、上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评,针对超额完成任务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奖励,进而提高财务监管人员的积极性。

(四)加强高校自身财务监管意识的培训

无论国家采取多大的监管力度,一些心存侥幸的财务管理人员都会铤而走险,置国家相关法律条文于不顾,尤其是在考评机制不健全的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疏于财务监管,知法犯法的事情更易发生。

(五)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

高校财务风险的管理问题最终将落为高校自身的监管问题,只要高校自身监管有效,国家就不需要投入过多的精力和财力进行财务风险的监管。若高校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工资水平,使得他们自觉有效地进行财务风险监管,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财务风险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毛丹.刍议高校财务风险管理[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2):91-94.

[2] 管鹏.浅析高校财务风险管理[J].会计之友,2011(11):68-70.

[3] 李素芳.高校贷款风险的防范与对策[J].事业财会,2005(5):28-30.

[4] 于志刚.高等学校负债风险控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

[5] 何仁强.高校贷款财务风险及对策研究[J].南昌高专学报,2006(3):66-67.

[6] 任喜雨.高校财务风险的现状、成因及对策思考[J].职业时空,2007(16):62-63.

[7] 齐向丽.高等院校财务风险评估与防范[D].天津大学,2003.

[8] 钟冲.高等学校财务风险预警分析与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4.

[9] 李素红.高校财务风险评价与预警模型构建[D].西南交通大学,2005.

[10] 郭涛.高等学校综合财务评价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6.

[11] 李曙光.高等院校贷款风险模糊评判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04(4):3-10.

[12] 尹中晓.高校财务风险预警实证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13] 尹继北.高等学校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

[14] 张海兰,田园.我国高校银行贷款规模控制模型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04(6):9-14.

[15] 谢立本.对高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的调整[J].教育财会研究,2005(2):21-24.

[16] 郑国宏.贷款高校财务风险的化解与防范[J].许昌学院学报,2005(2):131-133.

[17] 施建军.提高财务风险意识,完善财经制度约束[J].中国高等教育,2007(17):10-12.

[18] 黄建妮.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J].事业财会,2007(1):69-70.

[19] 田靖鹏.谈高校财务管理体制的创新[J].财会月刊,2006(7):18-19.

[20] 钱梦勇.以西安交大为对象的高校财务流程再造研究[D].天津大学,2005.

[21] 郭化林.刍议高等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疑难[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