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孩子是“大”还是“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孩子是“大”还是“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上周,我们班的一位老师病了,我提议学生去看望一下,一来可以就此机会慰问老师感谢老师,二来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一天晚上放学,团支部书记找到我说:“老师,大家主动筹集了钱,可以利用放学时间去看望老师吗?”我欣然同意。晚上放学到上第一节晚自习有一个小时的间隔,而去医院的路程大概10分钟。我以为时间应该很充裕。但是,到晚自习的时候学生却一个都没回来,又过了10分钟,还是没回来。我实在坐不住了,从四楼走到一楼又从一楼走到四楼还是没有学生的踪影。最后我还是决定给生病的老师打个电话问问学生的消息,证实他们正在老师家,我这才放心。大概过了25分钟,班长给我打电话说他们从老师家出来了,因为担心给班级扣分,为了不给班级带来不好的影响,等下了第一节自习再回来。我告诉他立即回来。可他们还是没回来,果真是在下课时回来的。

我很恼火,让他们去了我的办公室。我问他们,“你们是干什么的?是学生,主业是学习,一节自习不上这是不务正业。”

他们给我的解释是这样的。买鲜花用了半小时,到医院后,由于电梯运送货物不能乘坐,他们爬到10楼后,发现老师不在病房。他们买了鲜花又不能不送。于是十来个同学就又去了老师家。在去老师家的路上就已经到了该上自习的时间了。到了老师家,发现老师不在家。又等了一段时间老师才回来。老师很热情地招待了他们,还指导他们如何学习。

我问他们,在知道赶不上晚自习的情况下为什么不打电话告诉我一下?为什么不能只留下两名同学代表大家去?

对于第一个问题,有些孩子理直气壮地这样回答:我们没有电话用什么打呀?没有电话号码怎么打呀?我忘了,我没想到。我们还小,想不到。对于第二个问题这样回答:我们都想去看望老师,那你说让谁去让谁不去?没有办法,大家都得去。他们觉得自己没有任何过错,老师不该发火。是时间不够啊。

老师我们错了,让你担心了,在去老师家的路上应该给您打个电话,以后我一定会顾全大局,不争抢了。有些孩子这样回答。

截然不同的回答,折射了家庭教育的两种态度,一种把孩子往大里看,一种把孩子往小里看。有些家长教育子女时往往将孩子往大里看,他们把孩子当成人看,认为孩子都这么大了,学习这样重要,不好好学习,让老师费心,给老师添麻烦,这是不应该的。在与子女进行沟通时,他们往往是以成人对成人的态度批评教育孩子。

把孩子当成人看,从孩子成长的角度看是有好处的,会使孩子早点成熟起来。但是如果过早地将功利性的思想灌输给孩子,过分地要求孩子为改变落后的生活状态和自己的命运而奋斗,也可能使孩子失去天真无邪的童年,失去童年少年应有的快乐。往往会导致人格缺憾,孩子为了自己的学习可以无视一切,自私自利,对人对事冷淡冷漠。切不可因“大”失“小”啊。

而有些家长把孩子往小里看,认为孩子有这样那样的错误行为是由于他们年龄小造成的,可以原谅。不过这不应该成为孩子自己原谅自己的理由,甚至成为推脱责任的借口。在孩子犯了这样那样的错误后,成人应该冷静分析,区分不同性质的问题。但是,不能因为孩子小,孩子无知就不让他们对自己的过错承担任何责任。“我还小”成了他们犯错误的正当理由了。孩子犯的过错如果是无意的,我们应该原谅,但是必须让他清楚他是有过错的,他本人一定要认识到,并且要有反省,甚至要为自己的过错付出一定的代价。如果是故意犯的错误就必须让他承担一定的责任。只有这样,孩子在做事情的时候才能冷静分析,少犯错误,才能在错误中吸取教训,逐步成长成熟起来。

要让孩子在错误中成长成熟,我们就要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卢梭的《爱弥儿》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爱弥儿在寒冷的冬天打破房间窗户的玻璃之后,卢梭不是马上让人去修玻璃而是让爱弥儿在这样的房间里过夜,让他在寒冷的夜间忍受寒风的侵袭。此时的卢梭就待在门外,任凭爱弥儿怎么央求也不给他开门并且隔着门缝告诉他:这是他自己造成的后果。他必须去承担这样的后果。久而久之,爱弥儿就不敢再犯类似的错误了。这真是一举两得的事。既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过错以及这个过错所带来的后果,又让孩子承担了责任,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意识。

我一个朋友的孩子,今年25岁了,他四处骗钱挥霍。他的父亲最近几年替他还了10多万元的债务。有一次我去他家正巧赶上他处理儿子的烂摊子。在与被骗者的交谈中,他也说了这样一句话:“他还小,你们怎么交给他这么多钱,难道在这个(他儿子骗钱)过程中你们就没有责任吗?”

“他还小”这句话,我们是多么的熟悉,在父亲严肃地教育孩子时,母亲这样说;在爸爸妈妈严肃地教育孩子时,爷爷奶奶这样说;在亲人严肃地教育孩子时,其他的亲人这样说;在朋友严肃地教育孩子时,其他的朋友这样说。后果是,现在有些孩子对于自己、对于家庭、对于班级、对于国家、对于社会的那点可怜的责任感怎么就不见踪影了呢?他们处理问题时应有的基本全局意识和谦让意识哪去了呢?他们在犯错时敢于承认错误的勇气又哪里去了呢?反而他们为自己争辩,推脱责任的能力,指责家长、挑剔老师的能力却与日俱增呢?教育无小事,事事有教育,我们真应该学学卢梭先生,着眼于小事,抓住良好的契机,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切不可因“小”失“大”。

“大”与“小”都存在问题,只有还孩子真实的自我,才会有孩子现在的快乐和将来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