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释“辇”“舆”及其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释“辇”“舆”及其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结合文献用例,对敦煌变文中出现的名物“辇”作了系统的考订,并对与其密切相关的步辇、腰舆、肩舆等名物词作了梳理辨析,提出可以为《敦煌变文校注》的修订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敦煌学;辇;舆;步辇;步舆;肩舆;腰舆;轿

中图分类号:H121文献标识码:A

《敦煌变文校注》①中多次出现“辇”“舆”二词,如:

《敦煌变文校注》卷四《太子成道文(三)》:“思念却返王城,天一②长。若工就,世所希。”

《敦煌变文校注》卷五《妙法莲华经讲经文(一)》:“抛却,不居王帝宫。”

《敦煌变文校注》卷五《维摩诘经讲经文(三)》:“食宿不於殿庭,行坐常於。”

《敦煌变文校注》卷二《韩朋赋》:“上堂拜客,使者扶()。夫上,疾如雨。”

《敦煌变文校注》卷五《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后妃公主,俳於日月光中;太子王,於影。”

辇、舆均是古代的交通工具,其具体形制和异称很多,但文献注释多有不足之处,本文试对其形制发展及词义作具体探讨。

辇按驱动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以人挽或推,另一种以人舁。

传说辇最早始于夏代,《竹书纪年》卷上记载夏桀十三年“迁于河南,初作辇。”《诗经•小雅•黍苗》郑笺:“有辇者。”上古的辇车主要用途有二:

首先,常在军旅中用于运载兵器等器物,《周礼•地官•乡师》:“大军旅会同,正治其徒与其辇。”郑玄注:“辇,人行,所以载任器也,止以为蕃营。《司马法》曰:‘夏后氏谓辇曰余车,殷曰胡奴车,周曰辎辇。辇,一斧、一斤、一、一、一锄。周辇加二版二筑。’又曰:‘夏后氏二十人而辇,殷十八人而辇,周十五人而辇。’故书辇作连。郑司农云:‘连读为辇。’”《左传•襄公十年》说秦堇父“辇重如役”,杜注:“步辇重车以从师。”《汉书•淮南王传》:“以辇车四十乘反谷口。”颜师古注:“辇车,人行以载兵器也。”

其次,辇是当时宫中用的一种便车。《周礼•春官•巾车》:“辇车,组,有,羽盖。”郑玄注:“辇车不言饰,后居宫中从容所乘,但漆之而已。为辁轮,人之亦行。”《左传•庄公十二年》:“以乘车辇其母”杜预注:“驾人曰辇。”《荀子•大略篇》杨注:“辇谓人车。”《吕氏春秋•本生篇》高注:“以人引车曰辇。”《说文•车部》:“辇,车也。从车,(夫夫)在车前引之。”《尔雅•释训》:“辇者,人车也。”

综上所述,早期的辇是有轮之辇,以人推行或挽行。亦称余车,胡奴车、辎辇。希麟《续一切经音义》卷八在解释其字形时说:辇“字前人引之形,从(夫夫),音伴,二夫也。”可见直到秦汉时期的辇均为人力挽行的有轮辇车,其大者载重,小者为贵妇老人所乘。今四川乐山东汉崖墓石刻及江苏昌犁水库1号东汉画像石中出现的辇,都是有辕之辇,但车型较畜力车小,后者肩部还有绳套。③

文献中也提到过人推之辇,如《史记•货殖列传》:“秦破起,迁卓氏。卓氏见虏略,独夫妻推辇,行诣迁处。”但这个例子比较特殊,目前还没有其它的文献记载和文物佐证。

汉代以后,人力牵引的车辆成为特权的象征,辇是帝王的专乘,用作宫苑代步工具,或驾出时作为仪仗。《晋书•舆服志》:“辇,案自汉以来为人君之乘,魏晋御小出即乘之。”《后汉书•逸民传•井丹》:“及就(阴就)起,左右进辇。丹笑曰:‘吾闻桀驾人车,岂此邪?’坐中皆失色。”《后汉书•祭祀志上》:“至食时,御辇升山。”南朝刘昭注引《封禅仪》:“国家御首辇,人升山,至中观休,须臾复上。”

北魏时,辇除人力挽行之外,还有以牛马等畜力牵引者,如《魏书•礼志四》:“马辇,重级,其饰皆如之。漆直轴六,左右排驾。天子藉田、小祀时,则乘之。”由于畜力较人力牵引力更强,当时皇家为了显示威仪,建造了规格和形制都比较大的辇,如《魏书•礼志四》:“大楼辇:十二,加以玉饰,衡轮雕彩,与辇辂同。驾牛十二。小楼辇,八,衡轮色数与大楼辇同,驾牛十二。天子、太皇太后、皇太后郊庙,亦乘之。”

汉、魏时期,还出现了一种人舁的无轮之辇,卫宏《汉旧仪》:“皇后、婕妤乘辇,余皆以茵,四人舁(原作‘舆’,从俞正燮《癸巳类稿•轿释名》校改)以行。”④《隋书•礼仪志五》:“初,齐武帝造大小辇,并如轺车,但无轮毂,下辕轭。梁初漆代之,后帝令上可加笨,形如犊车,自兹始也。”又“今辇,制象轺车,而不施轮,通朱络,饰以金玉,用人荷之。”按,这些资料中描述的辇均为方形的无轮之辇,所谓轮子都是用漆画在车箱上,不能牵挽行驶。只能由人力用肩膀荷行,与今天我们看到的轿子的抬行方式十分类似。

《宋书•邓琬传》说:“取子勋所乘车,除脚以为辇。”正与此制相合。将车去其脚(即轮)改制成辇,是当时常见的作法,在《宋书•文九王•晋平刺王休传》、《南齐书•薛渊传》及《明七王•鄱阳王宝夤传》等处屡被提及。顾恺之《女史箴图》中“婕妤辞辇”节所绘之辇,恰如无轮车,前有辕而后无辕,前舁者六人,后舁者仅二人,任力颇不均衡;正反映出早期人舁之辇的状况。其形制和隋书记载的像轺车而不施轮、通、人荷等描述完全相合。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漆屏上所绘之辇,虽然舁者前后各二人,但其形制仍与《女史箴图》中之辇一脉相承。

唐代皇帝大多喜欢在宫中以辇代步,《旧唐书•舆服志》:“自高宗不喜乘辂,每有大礼,则御辇以来往。”唐代车制规定的七种辇,均为宫廷所用。唐白居易《韩苌授尚辇奉御制》:“局分六尚,职奉七辇,兹惟优秩,列在通班。”《宋史•舆服志一》:“唐制,辇有七:一曰大凤辇,二曰大芳辇,三曰仙游辇,四曰小轻辇,五曰芳亭辇,六曰大玉辇,七曰小玉辇。”这些辇的形制,现在都很难见到了,但在敦煌石室所出初唐绢画及莫高窟156窟晚唐壁画中都可以看到亭状之辇,以四人或八人分前后两组肩荷。所谓芳亭等辇,大概也是无轮之辇,和它们的形状相近。

这种以肩荷抬的无轮之辇后来在文献中通常被称为步舆或载舆。这与舆的形制密切相关。

舆最初为车的总称。《说文•车部》:“舆,车舆也。”《后汉书•光武帝纪下》“葆车舆辇”李贤注:“舆者,车之总名也。”后来舆词义缩小,用来指无轮之车,《玄应音义》卷六“辇舆”注:“车无轮曰舆。”《急就篇》卷三“辎轺辕轴舆轮??”颜师古注:“著轮曰车,无轮曰舆。”《敦煌变文集•孔子项相问书》:“空门无关,舆车无轮。”《资治通鉴•齐纪九》:“玄乘八舆”胡三省注:“舆,不帷不盖,萧子显曰:舆车形如轺车,下施八,人举之。”这些资料均表明舆为无轮之辇。其言步舆,应是指荷抬者以步行方式行进。

《隋书•礼仪志五》追叙南朝车舆之制时,记有:“天子至于下贱,通乘步舆,方四尺,上施隐膝,以及襻,举之。无禁限。载舆亦如之,但不施脚,以其就席便也。”可见步舆与载舆的区别就是有无搁脚之具,载舆无固定搁脚具,更为随意。虽然舆与一般无轮之辇非常相近,但形制上还是有大小之分,《隋书•舆服志》说:“今舆制如辇,而但小耳。”所以宫中使用的步舆其实是人力扛抬的小辇。早期的步舆从扛抬者的任力部位来看,可分为肩舆、襻舆、腰舆等。

肩舆由人荷行,与后世轿舆相类,《敦煌变文校注》卷四《太子成道文(三)》:“迎菩入在其中,四天王擎。”《广雅•释诂一》:“擎,举也。”此例中菩萨所乘坐的应该就是肩舆。《资治通鉴•晋纪八》:“会(王)睿出观禊,(王)导使睿乘肩舆,具威仪”胡注:“肩舆,平肩舆也,人以肩举之而行。”因是用肩扛,前后需保持平衡,故又名平肩舆,在邓县彩色画像砖上有肩舆的图像。

步舆最早作宫内代步工具,传入民间后一般作为老人的短途代步工具,样式更趋于简单实用,很多步舆甚至省略了车厢,南北朝时出现了两种没有车箱的舆。

一种舆为坐席是长方形的木板,这种步舆南北朝时称为版舆、板舆、载舆或舆床。《晋书•礼志中》:“辇、版舆、细犊车,皆施里。”《汉书•王莽传下》“朝见挈茵舆行”颜师古注引晋晋灼曰:“岂今之板舆而铺茵乎?”《文选•潘岳》:“太夫人乃御版舆,升轻轩。”李善注:“版舆,车名……一名步舆。周迁《舆服杂事记》曰:‘步舆,方四尺,素木为之,以皮为襻,之。自天子至庶人通得乘之。’”版舆无足,故又称“载舆”。因其质朴无华,僧人亦可乘坐,《北堂书钞》卷140引《赵书》云:“前石有佛图澄号曰大和尚辇,尝乘板于太水上。”⑤《史记•张耳陈余列传》:“上使泄公持节问之舆前”裴集解引韦昭曰:“舆,如今舆床,人舆以行。”这种舆床,应是版舆。版舆常用于老人乘坐,后来用以代指官吏在任迎养父母之词。唐岑参《酬成少尹骆谷行见呈》诗:“荣禄上及亲,之官随板舆。”元结《让容州表》:“臣欲扶持版舆南之合浦,则老母气力艰於远行。”元萨都剌《题刘山长雪夜板舆图》诗:“板舆行乐处,鹤。人子谁无母,刘家独有男。”唐高彦休《唐阙史•李丞相特达》:“蹇驴村,不得与鸣珂武卫者较进……伺板舆出,拜於道左。”

版舆没有车箱和护栏,抬者用肩扛舆,距地面高,乘者盘坐其上不够安稳,为了增加其安全性,人们开始降低其重心,使用腰舆。《南史•张宝积传》:“乘腰舆诣颖胄,举动自若。”值得注意的是其用法,抬舆的人不是以肩提荷,而是双手下垂提杠而行,板舆高只与舆夫腰高相同,极似现代人抬担架的情况。舆轿高只齐腰,故名腰舆,很象推独轮车状。轿夫以襻带系挂杠端,挂于肩头,亦名襻舆。

另一种步舆,舆面不用木板,而以绳绷在木框上,名曰篮舆。这种轻便的轿子在南北朝时也很盛行,《晋书》:“弘要之(陶潜)还州,问其所乘,答云:‘素有足疾,向来篮舆,亦足自返。’”⑥《晋书•孝友传•孙晷》:“富春车道既少,动经江川,父难於风波,每行乘篮舆,晷躬自扶持。”清方文《赠孙子》诗:“蹇予脚疾愁归路,直遣篮舆送到家。”洛阳出土的北朝画像石上有其图像。这类舆如果只用手抬,则也算是腰舆的一种。

唐代的大驾卤簿中仍列有各式豪华的乘舆,但皇帝平时宫中乘用的是较轻便简易的步舆。《唐六典》卷一一《尚乘局•奉辇》条说,唐代宫廷所用的舆有三种:“一曰五色舆,二曰常平舆,其用如七辇之仪;三曰腰舆,则常御焉。”⑦前两种的形制不祥,其腰舆大约就如《步辇图》中二人荷挽之舆。当时著名画家阎立本所绘《步辇图》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时代最早的皇帝乘坐的步辇形象,画中绘吐蕃赞普于贞观十四年(640年)派其丞相禄东赞到长安,进见唐太宗,求婚文成公主一事。图中太宗盘腿坐于步辇上,其形制即为简易的板舆,两宫女前后抬辇,高仅及腰,因称腰舆。襻带系于两杠头,挂在宫女颈上。步辇的四角还有四宫女相随,皆双手置辇边框上,以助抬辇。这和上述北朝民间板舆的抬行方式相同。所以阎立本《步辇图》中的步辇,其实也可称为襻舆。同时这幅图告诉我们,在宫苑内部代步,宫女们抬行的步辇缓慢平稳,深得皇帝的喜爱。

宫中贵妇也喜欢用步舆为代步工具,《旧唐书•王方庆传》说:“则天尝幸万安山玉泉寺,以山径危悬,欲御腰舆而上。”狭窄的山径能通腰舆,可见它的体积较小,抬舆的人大概也就只有二人。《太平广记》卷二三七《奢侈二•虢国夫人》记载,韦氏诸子正在堂上休息时,“忽见妇人衣黄罗帔衫,降自步辇。”同卷《同昌公主》亦载“公主乘七宝步辇,四角缀五色锦香囊。”唐诗中曾多次提到过这种舒适的步辇,李白《杂曲歌辞•宫中行乐词》:“每出深宫里,常随步辇归。”李隆基《春台望》:“薄暮赏余回步辇,还念中人罢百金。”不过如是外出长途行进,恐仍用各式男子扛抬的肩舆。

“步辇”有大有小,有两人杠抬,有四人杠抬,有六人杠抬,有八人杠抬的,豪华的还有多人杠抬的。《步辇图》中唐太宗乘坐的就是六人杠抬的步辇。现传东晋顾恺之所绘《女史箴图》中“割欢同辇”部分的图像,虽为后代摹品,但尚存原图笔意。图中所画辇的结构,接近轺车的形貌。该舆由八人肩抬,但似是前面每侧各三人,而舆后每侧只有一个。辇上坐有二人,前一个正坐向前,后一人回顾辇后的班,系汉成帝。这正合于《隋书•礼仪志》所引徐爰《释问》说“天子御辇,侍中陪乘”的制度。

文献中记载有些帝王为了提高辇速,特意制作了多人荷抬之辇。据《北堂书钞》引《邺中记》:“石虎作猎辇,使二十人担之,如今之步辇,上安徘徊曲盖,当坐处施转关床,若射鸟兽宜有所向,关随身而转。”《太平广记》卷二三六《奢侈一•霄游宫》记载说,汉成帝喜欢晚上出游,“造飞行殿方一丈,如今之辇。选期门羽林之士,负之以趋,帝于辇上坐,但觉耳中若闻风雷之声,以其疾也。”一丈见方的步辇能有这样的速度,可以推测扛抬的人数不在少数。

一般情况下,辇只供帝王使用,后人往往将帝王所乘的各种车均敬称为御舆、御辇、玉辇,如《敦煌变文校注》卷二《山公》:“兼御,迎公入。”《敦煌变文校注》卷六《金女因》:“夫人仗宫内,大王御到街。”唐高蟾《相和歌辞•长门怨二首》:“魂销尚愧金炉烬,思起犹惭玉辇尘。”卢照邻《昭君怨》:“肝肠辞玉辇,形影向金微。”

皇帝车驾所经过的道路也被称为辇道,如岑文本《奉和正日临朝》:“清跸喧辇道,张乐骇天衢。”上官仪《奉和山夜临秋》:“殿帐清炎气,辇道含秋阳。”韦元旦《兴庆池侍宴应制》:“夹岸旌旗疏辇道,中流箫鼓振楼船。

皇帝之车辇建制豪华,常以翠羽为饰,故称翠辇。《北史•突厥传》:“启人奉觞上寿,跪伏甚恭。帝大悦,赋诗曰:‘鹿塞鸿旗驻,龙亭翠辇回。’”唐白居易《广宣上人以应制诗见示因以赠之》诗:“红楼许住请银,翠辇陪行蹋玉墀。”徐氏《丈人观》:“获陪翠辇喜殊常,同涉仙坛岂厌长。”《敦煌变文校注》卷五《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殷勤敢望慈尊,悟解方翠。”

以金凤为饰的辇被称为凤辇,唐钱起《和李员外扈驾幸温泉宫》:“未央月晓度钟,凤辇时巡出九重。”元万顷《奉和春日二首》:“凤辇迎风乘紫阁,鸾车避日转彤闱。”宋之问《松山岭应制》:“翼翼高旌转,锵锵凤辇飞。”《宋史•舆服志一》:“凤辇,赤质,顶轮下有二柱,绯罗轮衣,络带,门帘皆绣云凤。顶有金凤一,两壁刻画龟文、金凤翅。”

到了宋代,高踞于封建统治集团之巅峰的皇帝更不轻易乘车,卤簿中的大辇仍依唐制,而且制作得更为华美,据《宋史•舆服志》记载,宋太祖建隆四年由陶创制的大辇,主辇用64人之多。真宗时,“以旧辇过重,遂命别造,凡减700余斤”。到南宋时,则仅有大辇、平辇、逍遥三辇而已。这些都是肩舆。此外,与唐代一样,宫中也用轻便的“腰舆”,但此时的腰舆已经有非常考究的形制了,据《宋史?舆服志》记载:“腰舆,前后长竿各二,金铜螭头,绯绣凤裙,上施锦褥,别设小床,绯绣花龙衣。”到南宋时期,所用腰舆“赤质,方形,四面曲阑,下结绣裙网。……上设方御床、曲几,舁竿无螭首”。

中唐以后,很多士大夫都喜欢肩舆的便利,乘者颇多,如李白《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时乘平肩舆,出入畏人知。”杜甫《郑典设自施州归》:“我有平肩舆,前途犹准的。”尤其在身体不适时,肩舆更是比畜力车舒适,白居易《病中诗十五首•病中五绝句》:“但有心情何用脚,陆乘肩舆水乘舟。”杜甫《王十五前阁会》:“邻舍烦书札,肩舆强老翁。”这种肩舆类似于后世的轿子。

但当时政府对官员乘坐舆轿是持禁止态度的,宋代王溥《唐会要》卷三十一《舆服上•杂录》记载黎植奏:“伏以朝官出使,自合驿马,不合更乘檐子。自此请不限高卑,不得辄乘檐子,如疾病,即任所在陈牒申中书门下及御史台,其檐夫自出钱雇,其宰相至仆射致仕官疾病者,许乘之。”⑧宋代钱易《南部新书•戊集》也说:“丞相乘肩舆,元和后也。”⑨宋代王谠《唐语林》卷一说:“开成中李石作相兼度支,一日早朝中箭,遂出镇江陵。自此诏宰相坐檐子出入。”檐子即轿。

晚唐以后,由于椅子的广泛使用,人们改变了盘坐的习惯,与此相适应,轿子的形状也发生了变化,就像一把椅子,与后世的轿子大体相同。舁竿不像步辇那样装于舆下,改为装于轿身中腰处,使轿体重心降低,稳定而上下更为方便,因此很快取代了流行多年的步舆类交通工具,其后互相效仿,乘者渐多。但这时轿子依然以肩荷行,故虽形制有所改进,仍用“肩舆”旧称,直至清末。徐珂《清稗类钞•舟车•上海之车》:“已而马车渐兴,肩舆渐废。”⑩

北宋朝廷仍沿唐制,规定官员必须乘马,年老或至尊的大臣特许乘轿,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百十九《王礼考十四》:“旧制,百官入朝,并乘马,若耆德大臣及宗室属近行尊者,许乘肩舆。”B11普通大臣只有在遇到雪天路泞时才有乘轿的权利,“政和三年冬,以雪泞,暂许百官乘轿,不以入宫门。路通,复常制。”除非病不得已,才允许大臣乘轿。宋代王得臣《史》卷上说:“本朝近年唯潞国文公致仕,以太平师章重事;司马温公始为门下侍郎,寻卧疾于家,就拜左相,不可以骑;二公并许乘檐子,皆异恩也。”这一时期,许多文人和官员对坐轿也持反对态度,认为以人力代畜不够人道。《冷斋夜话》云:“荆公食宫使禄,居蒋山,时时往来白下门、西庵、草堂、法云,止以一黥挟蹇驴。门人乘间讽笋舆宜老者,公曰:‘古之王公至不道,未尝以人代畜。’”B12

南宋初期,在京的百官为避皇帝至尊,都不用轿子,但京城之外的官员们乘轿已很普遍。宋高宗初至磁州时,宗泽为他进献轿子,高宗推辞不坐。B13后来由于南方冬天道路光滑,骑马难行,加上南方马匹较少,皇帝只好妥协,允许官员乘轿。宋代徐度《却埽编》卷下说:“建炎初,驻跸扬州,以通衢皆砖,霜滑,不可以乘马,特诏百官悉用肩舆出入。”后遂沿袭不改。宋代叶真《爱日斋丛钞》卷一说:“竹舆之用,久著于江表,由于东南马少,故从土俗之便尔。”按,竹舆即以竹为舆,是取其材质轻便,可以减轻荷轿者的负担,《史记•张耳陈余列传》:“上使泄公持节问之舆前”唐颜师古注:“舆者,编竹木以为舆形,如今之食舆矣。”《汉书•严助传》“舆轿而领”颜师古注引臣瓒曰:“今竹舆车也,江表作竹舆以行是也。”元方回《岁除夜过白土市四十韵》:“江南旧行役,两夫肩竹舆。”可见竹舆就是轿夫肩荷的竹轿。轻便的竹舆在南方盛行之后,造成的结果就是“自南渡后至今,则无人不乘轿矣”B14的局面。到明代万历六年(1578年),当朝首辅张居正自北京赴江陵奔丧,来回乘坐的竟是32人抬的大轿。清代的福康安,“出师督阵亦坐轿。轿夫每人须良马四匹,凡更役时,辄骑马以从”。B15此种乘轿之制,滥用人力的奢侈已达到极限,而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使轿子的消亡成为必然。

① 黄征、张涌泉(校注)《敦煌言文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版。

② 原注:“,原卷作‘’,原作‘’。”

③ 中国历史博物馆编辑,孙机著《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第116页。

④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77页。

⑤ [唐]虞世南《北堂书钞》(卷一百四十),《四库全书•子部•类书》(88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714页。

⑥ [宋]李《太平御览》(卷三百七十二),《人事部十三•足》,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717页。

⑦ [唐]张九龄《唐六典》(卷十一),《四库全书•史部•职官类》(59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17、118页。

⑧ [宋]王溥《唐会要》(卷三十一),《舆服上•杂录》,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577页。

⑨ [宋]钱易《南部新书》(卷五),《四库全书•子部•小说家类》(103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210页。

⑩[清]徐珂《清稗类钞•舟车•上海之车》(第十三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106页。

B11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百十九),《王礼考十四》,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078页。

B12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四库全书•集部•诗文评类》(148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245页。

B13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百十九),《王礼考十四》,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078页。

B14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二八),《本朝二•法制》,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067页。

B15[清]徐珂《清稗类钞•舟车•福文襄役轿夫三十六名》(第十三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118页。

Interpreting "Nian", "Yu" and Others

YAN Yan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olia 010022)

Abstract:The present article mainly does systematic studies on "Nian" and interprets the relevant nouns of Bunian, Yaoyu, Jianyu. The author hopes that his ideas will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revision study of Dunhuang Bianwen annotation.

Key Words:Dunhuang study; Nian; Yu; Bunian; Buyu; Jianyu; Yaoyu; J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