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让初中学生保持学习化学的兴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让初中学生保持学习化学的兴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初三学生面临升学压力,又处于快速生长的青春期,十分敏感、脆弱。在化学学习中常常因为一些难点而受到挫折,学习兴趣难于保持。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化学用语、溶液的计算、无机物的相互关系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和成绩分化的主要原因,只要处理好这些难点的教学,学生就能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下面谈谈我们在教学中所采取几点做法。

(1)形成学习难点的原因分析。化学用语、溶液计算、无机物的相互关系这三个内容之所以会成为学习难点,主要有教材的编排和学生的特点两方面的原因。从教材编排方式来看,化学用语方面内容安排十分集中。连续几个单元学量的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严重地考验着习惯于数学和语文学习方式的学生的学习承受能力。无机物的相互关系方面的知识容量很大,短时间内掌握有一定难度。比如,对酸碱盐的概念掌握不好,就不能区别酸碱盐。常见酸碱盐的溶解表记忆不准,不能熟练运用,解题就无从下手。从学生特点来看,初三学生正值青春期,十分敏感、脆弱,容易逆反,心理承受能力还不强;有一定的基于数学和语文的学习能力,对于化学特有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十分陌生,理解能力还不太高。比如,未能掌握和习惯微观思维方式,是学生学习溶液计算方面内容吃力的原因。另外,进入初中后知识量陡增,还面临升学压力,是学生学习效率下降、信心动摇、兴趣降低的重要原因。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不考虑原因,盲目按照教材抢进度,或者贪多求深,学生就很容易在这三个内容上出问题,并失去学习兴趣。

(2)解决的办法。①吃透教材,循序渐进,分散内容,因材施教。新课标是我们组织教学的重要依据。每教一个内容,总是把教材琢磨几遍,然后对照新课标要求,订出教学要求和课时计划。教材中有些内容安排过于集中,具体教学时应该分散开来。如:27个元素符号就应该采用分散教学的办法,从开学起每节课教一两个符号,这样学生学得轻松主动;溶解度的计算,只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一些常用的计算技能,能围绕书中的概念进行计算就可以了,没必要贪多求深;至于温度变化、溶剂变化只做一般性的练习,较难的和带有结晶水溶质的计算根本不去练习。这样学生既能较好地掌握概念,又能达到新课标对计算能力的要求。此外,我们还必须注意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必须有足够的耐心,这对保护学生的学习信心和自尊心、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②利用实验和多媒体帮助学生建立微观思维模式。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实验科学可以把概念形象化,增强其感性认识、加深理解,如讲溶解度的概念,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体会为什么概念中十分强调一定温度、100克溶剂、溶解达到饱和呢?这样对概念理解深了,记忆就容易了。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形象地描述微观粒子的变化、运动,特别是肉眼和显微镜所看不到的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的运动变化,能使学生很快地理解和接受化学反应的实质、溶解平衡、质量守恒定律等内容,指导学生把握宏观与微观的联系。学会用宏观、微观两种不同观念认识物质,这是把化学课的学习引向深入的关键。③加强化学学习方法的灌输。初中学生学习化学之前,只习惯于数学或语文的学习方法。尽快教会学生化学学习方法非常重要。方法掌握了,学习的效率和效果自然就好,学习的劲头就足。笔者认为以下几种学习方法值得特别注意。

a.科学记忆的方法。化学概念和化学用语等是需要记忆的,应让学生掌握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如先密后疏的记忆方法、编制记忆口诀、特征记忆等。

b.从实验中认识问题的方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尤其是有关物质性质的教学,教材本身很明显地体现出了由实验得出结论的认识方式,应引导学生掌握这种认知方式,养成从实验中探索知识的习惯。

c.类比法。化学概念之间通常有一种比较突出的联系,即不是意义相近,就是意义相反。如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溶解与结晶等,这一对对概念的意义恰好相反。再如,分子与原子、原子与元素等,它们的意义相近。在学习化学概念时,注意分组、结对,进行归类对比,就容易搞清各对概念间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

d.归纳法。化学知识既有各自的独立性,又存在着内部联系,学生在学习一段化学知识之后,应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以各知识点间的联系为线索,构制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