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力求有效对话,提高教学效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力求有效对话,提高教学效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对话”,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我认为,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指教师、学生、文本在平等地位上产生的一种以学习语言为本体,以文本语言为中介而展开的在认知、情感、精神领域的多向交流,包括师与生、生与生、师与文、生与文之间的互动,最终促使学生产生个性化的感悟,积淀语感,促进言语和精神的同构共生,提高全面语文素养的过程。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对话”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对文本要有独特见解

课前,教师要先和文本“对话”。只有把握好教材,才能和学生交流。许多教师习惯于搬用教参上对文本的理解,这样,就失去了自己对文本的独特感悟和对教参的思辨能力。解读文本时,教师要具有独到的视野,多元的解读。教师自身对文本的解读有怎样的高度,就会引领学生攀上怎样的高度。

二、学生与文本要亲密接触

1、学生与文本对话要立足文本。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能独立与文本进行对话,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对话意义不断深入的过程。学生与文本对话,首先就要把握文本的基本价值取向,在立足文本语言的基础上进行独特感悟。现在许多课堂上学生还没读懂课文,师生之间就开始对话,学生离开了文本与教师泛泛而谈,教师跟着学生海阔天空。于是,学生经常是错漏百出,茫无头绪。美国科幻小说家坎贝尔说:“优秀的科学幻想家应该是个放风筝能手,幻想犹如风筝,飞得越高越好,但不能离开手中的线,这手中的线,不是别的,就是逻辑思维的科学性。”可见,我们的对话也只有立足文本,才能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不至于成为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

2、学生与文本对话要充分。课堂中要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本”,不要动辄讨论,把“对话”误认为只是课堂交流。学生只有静静地默读、一边读一边想,悟出其中某些东西,才能和同学、老师“对话”。如果学生只读了一两遍课文,便大发议论,就会言不及义,甚至出现谬误。这不能怪学生,只能怪老师没引导好学生读书。所以,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必须建立在学生熟读精思的基础上。

3、学生与文本对话要静心思索,只有这样,才能从文中捕捉有用信息,作出积极的心灵反应。如果只顾傻读,连自己都不知道读的是什么,那么还会有什么效果?两千多年前圣贤孔老夫子就已经在思考这个问题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走出这两种误区的关键是要找到文本中语言、思维、情感的结合点,边读边思,真正把读与悟结合起来。学生有了自己的思考后,底气足了,课堂上的交流才能更丰富。

三、教师要有引领对话的能力

1、教师首先要善于倾听,善于发现。对话是民主的,更是开放的,其间学生的体验与理解肯定是五花八门的,教师要善于从多种信息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深究下去,提升对话的意义;同时,也要敏锐地发现“不良”信息,及时纠正偏差。现在有些课上,教师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对错误的信息不予否定,只是以“请坐”等含糊的语言搪塞过去,造成了学生思想的混乱;对有些创新火花的信息,教师只是简单地肯定,却没有对这些信息进行重组,引发学生的二次思考,结果与宝贵的课程资源失之交臂。

2、教师要善于启发,善于引导。对话是在多维互动中生成的,但学生的思维如果得不到教师的正确引导,对话在展开时便往往在一个小范围内打转或停滞。此时,教师应及时指明思维方向,使学生的思维得以进入更大空间。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关注解读结论中的价值点和存疑点,使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讨论中,使话题在讨论中更深入,更能渗入学生的知识模块。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无所为”,使自主学习变成了“让学生自己学习”-退而求其次,简单的讨论会,或蜕化为粗俗的表演赛,就把语文课堂变成了沙龙和游戏场。

如在《灰姑娘》中,教师的引导非常明显:“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人物?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如果在午夜12点的时候,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孩子们,下一个问题:辛黛瑞拉的后妈不让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甚至把门锁起来,她为什么能够去,而且成为舞会上最美丽的姑娘呢?”……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使得整堂课环环相扣,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兴趣盎然。

3、教师要善于等待,善于欣赏。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或“谈资”,共同生成和创造“文本“、构造“意义“的过程。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灵感的突现需要教师的等待,当孩子在疙疙瘩瘩地回答时,老师不妨给予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也许孩子会给你一个惊喜。

钟启泉教授曾说:“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的传递,具有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为 ,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了,这样就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对话中,正是出现了与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教师应不惜为卓有成效的对话付出大量的教学时间,因为对话有可能会换来学生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释放,这才是给予教者的最为丰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