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小学数学作业中使用“积分”的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小学数学作业中使用“积分”的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是师生交流互动的一种方式,在小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尝试着对小学数学作业评价进行改革,在班级中展开了“作业积分”评价的实验和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取得了惊人的效果,下面谈谈自己的做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借鉴。

一、规范“积分”制度,确立“积分”细则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论干任何事都要有规矩,对学生的作业评价也如此。但是,笔者调查发现,一些教师对学生作业评价过于形式化,评价含糊。作业本上出现了“优…”、“良+…”等,“”有的多达7、8个以上。这不禁让人产生疑惑,这样的评价是否有意义?学生的作业到底好在哪儿?是正确率高,还是书写工整呢?为避免评价随意性,我们制定细则,采用“等级+评语”的方式,分项进行评价。正确率以等级来表现,等级包括:A、B、C、D四级;书写端正以“”来表现,一般不超过3个。同时,可在适当的时候写评语,如:“认真审题,想清意思再解题好吗?”等。教师以坦诚之心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在肯定学生优点的同时,也可委婉而明确地指出错误所在和努力的方向,学生乐于接受。

当然,仅有这样的规定,学生会习以为常,没有吸引。要改变这种状况,需建立长效机制。于是,我们建立了作业积分奖励的办法。这种“积分”办法就像电子游乐场,学生每一次好行为都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当奖励数积累到一定数目就可以换取某种奖励。规定了细则:作业得一个“A”或得一颗“”的,加1分;2个“B”、4个“C”或6个“D”加1分。同时,也有“减分”:没有完成作业或抄作业的减2分,作业没有及时订正的减1分,作业订正时间过去越长,该页作业分值越“贬值”。如:作业等级为“B”的,迟一天再订正,就变成“B”。另外,在8个小组中,本组月平均积分前3名的,小组成员每人各加3分、2分、1分。使学生在关注自己积分的同时,也关注集体的积分。把个人与集体“捆绑”在一起的评价,使许多同学为使自己小组积分好些,自发的成立小组互助、相互监督的局面。这样既扭转了不良的作业习惯,也端正了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

此外,为了引导学生在作业评价的过程中,不断学会把握自我,不断的进行反思。我还规定:每次作业后,学生根据标准,在作业的最后给出自我评价,凡是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大致相当的,则给予肯定表扬,超过5次的奖励1分。如果差距太大,则要个别谈话,找出原因,没有奖励。逐渐地让反思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

二、用好两种表格,突出作业积分激励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获得表扬、奖励次数越多,其行为活动的再发性就越高。学生作业每天都有,采用作业积分,学生每天都有可能被表扬、被激励。这种及时有度的呈现激励性评价,能有效引起师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内心深处那种被肯定,被赏识的需要,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有自信。那么如何让这种激励性评价“保存”下来呢?我用了两种表格:

1.“学生扉页表格”的运用

教师在每位学生作业本的扉页贴上统一设计的“作业积分登记表”,为统计作业积分提供便利。这种表格是用来记录学生每次作业成绩和相应的得分情况,让学生自己记录,组长监督。每次作业发下来,订正好后,如实填写作业的等级和分值。为了调动积极性,我采用一学期累加“积分”的做法。即:到达相应的积分,会获得相应的级别(如下表),一学期一奖励。这种奖励很快能使学生“上瘾”,树立目标。他们每天都惦记着作业,如何做才是最好,离“数学本科生”还差多少分等等。这个荣誉能使学生变主动,能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了学生后续学习的内在动力。

另一方面,学生每次在记录评价等级的同时,自己也受到了教育。他们会自觉对比前、后作业,总结得失,发扬优点克服不足,使作业积分成为学生发展的“推动器”。

2.“加加减减争第一”表格的运用

有对比,才有竞争。仅有学生自己的积分是不够的,起不到你追我赶的局面。为能清楚的表达这种关系,我创造性的运用了 “加加减减争第一”表格(如下表)。这种表格画在黑板前面的右上角,非常醒目,人人皆知,学生容易关注。表格共分成8个小组,每个分数相对应的是一个学生在一个月内获得分数值。

如表中“29”,表示这个月第一小组第5个学生的分数。表格中的积分实行 “月结月清”,不累加到下一个月,每个月的作业积分都重新从10分开始。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因长期积分差距越拉越大,而造成后几名小组过早退出竞争行列现象的发生。从10分开始积分也避免因首次被扣分,出现负分的情形。这种“加”“减”能使学生得意或心疼,触及学生的内心。

每个月对作业积分前三名的小组全部人员进行表彰奖励。同时,评出“一月之星”,全班积分前15名的被评为这个月的“一月之星”,颁发奖状,公布名单。为维持这项活动的良性循环,避免出现前“热”后“冷”的现象,要做到及时,一月一评比,一月一表彰。

三、用好奖励资源,兑换作业积分

作业积分的兑换,是积分制管理中很重要的一环,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要刺激学生保持良好行为的积极性,使良好行为的持续出现成为可能,最终导致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是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同时具备,积分高的学生要有“糖”吃。

规定作业积分兑换办法:一个月或一学期当学生作业积分到达一定分值后,给予表扬,颁发奖状和兑换奖品。积分换取的礼物可以是一个书包、一个文具盒、一个笔记本、一支铅笔或圆珠笔等。在具体操作上要求做到:奖励“平民化”,坚持“人人有奖”的原则。奖励时,兼顾两头,带中间。对于成绩特别优秀的孩子或作业积分暂时落后的学困生,要给予特殊的照顾,适当的时候给予“特权”,奖励分值,让其获得成功的喜悦。拿高的积分能够获得奖励,对于学生而言,物质的刺激和奖励虽然不是最终的目的,但它在一定的阶段却能成为一种值得利用的动力。

用好可利用的奖励资源:一学期,全班众多的奖品又是谁来保障呢?一方面学校支持或班费出一部分;另一方面,笔者已与家长形成“配合”,孩子的学习用品基本上来源于“奖励品”:当他的孩子需要买铅笔等学习用品时,不是由家长直接买给学生,而是让家长买来学习用品放在教师处。再由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奖励给学生。每次当学生需要学习用品时,教师总能有意识的发现学生作业中点滴的闪光点,继而进行激励,“该出手时就出手”。让学生感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获得相应的“报酬”。

总之,作业积分的实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在数学教学中尝试开展作业积分评比活动,既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学习业绩,又激发了他们“积分”的欲望,使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努力目标、奋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