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各种预测表明,中国什么时候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只是时间问题。关键是,这对中国企业意味着什么?

中国是一个大国吗?这是一个非常简单而有趣的问题。关注规模总量的人倾向于中国是一个大国,而侧重人均指标的人会提出,中国目前人均GDP仅为4300美元,排在世界第94位,甚至不如非洲的阿尔及利亚。

笔者正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访问,从大洋彼岸看这个问题则更为有趣。一些研究者提出,中国在“硬”的方面毫无疑问是大国,而在“软”方面还存在缺陷。可是,到底什么是“软”的方面呢?众说纷纭。按照“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的说法,软实力应该包括国际社会认为合法且具有道德威信的外交政策。

那么,要回答中国是否是大国这一问题,其基本出发点应该有两个:一是与谁比,二是比什么。

“大”与“小”一直是个相对的概念。国家作为具有经济、政治、制度、文化和社会多方面特征的集合体,肯定在不同的方面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因而确定合适的比较范围或指标格外重要。在经济学中,一般而言,大国是指能够影响世界价格水平的国家,而小国则是世界价格的接受者。这一标准虽然就某一市场而言比较好理解,但是在国家层面加总的话,其可操作性和说服力似乎还有欠缺。其他判断大国与小国的标准基本还包括人口、领土、国际影响力等等。其缺陷在于,要么不够与时俱进,要么过于空泛。

因而笔者选择GDP这一指标。其优势在于:首先,比较简明直观;其次,接受的广泛程度比较高;第三,GDP比较高的国家通常在更多产品市场上拥有对世界价格的影响力;第四,经济实力无疑是政治和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基础,虽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鉴于美国是世界公认的大国,我们就以美国为基准从GDP方面来衡量中国的大小。

根据IMF2011年4B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2010年美国GDP是14.7万亿美元,中国GDP是5.9万亿美元。也就是说,中国经济规模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强。

但是,这一规模差异不是绝对的。最近的一些研究显示,中国的经济规模将很快超过美国。至于有多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是2016年,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芬斯特拉教授的预测是2014年。

值得指出的是,上述预测所指的经济规模与《世界经济展望》中的数据有一个关键区别,即以什么方式衡量GDP。《世界经济展望》中的GDP是用现价美元衡量的,也就是说,用2010年美元购买力衡量中美两国当年的产出,而IMF和芬斯特拉预测的GDP指的是以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衡量的。所谓的PPP是指在人民币和美元具有相等购买力情况下,两种货币的兑换比例。按照市场汇率,1美元大致相当于6.5元人民币。如果从购买力角度来看,情况可能会有所差异。假定在中国,一个上班族每天早上喝一杯咖啡需要4元人民币,坐一次公交车需要1元人民币,而在美国喝一杯同样品质的咖啡以及享受一次同等品质的公共交通服务合计需要10美元,那么从PPP的角度看,1人民币就相当于2美元。这就是为什么著名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学研究所的研究员萨布拉曼尼安甚至认为,用PPP计算,中国经济在2010年实际上已经超过了美国。

北京大学的姚洋教授进一步指出,假设中国和美国经济真实增长率分别为8%和3%,中国通胀率为3.6%,美国为2%(过去10年平均值),人民币每年对美元升值3%(过去6年平均值),那么中国将在2021年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这些预测意味着什么?从积极的方面看,首先意味着更多的商业机会。由于开拓新市场通常需要企业投入先期成本,当中国整体经济规模和市场规模扩大时,更多的外国企业将试图建立与中国企业的联系,开拓中国市场。这种商务联系客观上降低了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先期成本,有利于其海外业务的拓展。而从消极的方面看,中国企业也更有可能成为一些外国负面商业政策指向的目标,这些负面商业政策包括反倾销、反补贴以及在投资时更为严苛的标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