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教学中加入音乐元素的尝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教学中加入音乐元素的尝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语文与音乐有着天然的、广泛的联系,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决定了它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包容,相互渗透。本文就如何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为语文教学注入一些新意,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音乐之美,从课前序曲、以唱代讲、以乐带背及配乐朗读四个方面做了相关尝试。

关键词:语文教学;音乐尝试

新课标提到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而音乐对审美意识的构建起重要作用,它不仅能提高人对美的鉴赏力和创造力,而且能启迪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应该肯定地说:语文教学与音乐教学的相互渗透,可以激发学生学好语文、学会音乐的兴趣,陶冶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提高艺术素养,能在艺术感受中学会和掌握记忆方法。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与音乐巧妙结合的舞台和契机。为此,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一、课前序曲,进入情境

课程标准非常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真正的参与,应该是思维的参与,情感的投入。每篇课文都有特定的时代特点、生活气息、人物性格以及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为学生营造与课文相一致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感受作品。因此,如能恰当地使用音乐,那就会使他们置身于乐曲所创设、营造的特殊氛围中,调动其情感,促进其理解。新课开始时,先播放一段有关的乐曲或歌曲,让学生充分感受课文的时代背景,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把学生带入新课所描述的情境之中。

如,在教学《杨修之死》(九年级上册第18课)一课时,笔者首先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歌,那深沉、浑厚的的乐曲将学生带入万马奔腾、惊心动魄的战争气氛之中,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各军事集团间斗智斗勇的情形以及主要人物诸葛亮运筹帷幄的鲜活人物形象如在眼前。这样,歌曲带领学生感受雄厚的历史,使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之中。

二、以唱代讲,帮助理解

有位理论家曾经这样说:“音乐是不需要中介的语言,它往往通过直感式的体验,让听者从对音响的感知中产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激起人们的类似联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在恰当的时候,播放或清唱一首能与课文内容高度匹配的歌曲,常常能把教师怎么也讲不清的、课文中蕴含的情愫淋漓尽致地传给学生。

例如,在《背影》(八年级上册第7课)这篇课文中,作者多次写到父亲的背影,虽然笔者能深刻体会并理解,但对于学生可能比较难。这种父爱如山的深情,无论怎么讲都比较抽象,于是建议学生不妨听听歌颂父亲的歌,学生兴趣来了,一致要求笔者亲自唱。于是笔者声情并茂地唱起青年歌手刘和刚演唱的《父亲》:“想想你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你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不知不觉你鬓角露了白发,不声不响你眼角上添了皱纹……”优美的旋律和质朴的歌词,打动了学生,感染了全班同学,歌还未唱完,同学们就报以热烈的掌声。再问同学们:“这支歌是深沉、感恩的?还是欢愉的?”“深沉、感恩的!”同学们齐声回答。真想不到,一支歌唱活了整堂课,父亲的爱子之情,过铁道艰难地爬来爬去买橘子的细节描写,是不需要讲太多了,此时无声胜有声呀。

三、以乐带背,便于记忆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第四学段中规定:“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考查古诗文的背诵,光课程标准推荐的篇目就够多了,古诗文篇目50篇,更何况要求学生背诵的还有许多现代诗文,学生背诵任务可谓繁重。为了激发学生的背诵兴趣,笔者在教学中注意适当地引入古诗词歌曲演唱形式,直接以唱代教,以唱入感,以唱带背。

如,在执教大文学家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在简单地介绍完作者、作品及课文的写作背景后,就直接放录音教唱同题歌曲,让学生在舒缓深沉的歌曲中感受苏轼的开朗达观,感受其客居他乡、远离亲人深切的愁情苦绪。通过音乐这个中介,学生更深刻地领会了词的意境。结果,歌唱熟了,词能背了,意境领会了,可谓是一举多得。

四、配乐朗读,渲染气氛,提高兴趣

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的最大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音乐以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如果能让音乐走进语文课堂,让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心里感到愉快,就促进了学生的和谐发展。配乐朗读是现今语文课上一种常见的形式,选一首与课文情感一致的乐曲与朗读同步播放,音乐的节奏、旋律就会将朗读者拉进乐曲的意境和情感之中,让他们在文学与乐曲交汇的海洋中神游。

例如,教《我爱这土地》(九年级下册第1课)一课时,笔者便选取建国60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最后一首歌《致祖国》,多次播放:“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母亲啊中国,我的祖国,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母亲啊中国,我的祖国……”乐曲抒情流畅,跌宕回肠,表达了华夏儿女对祖国母亲的赤子之情,充分表现了作者艾青身处战乱时期,对自己祖国强烈的爱与对日本鬼子无限的恨,尤其是最后一句,给人一种催人泪下的感情。朴实意象凝聚深爱,悲怆诗句道出真情。学生在这种音乐气氛中,在音乐播放下朗读,记忆能不深刻吗?

语文教学加入音乐元素是一篇大文章,随着课程改革和校本教研的逐步深入,语文课堂教学的形式必然会出现多姿多彩的局面,而音乐元素的加入必然会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更多的新意。

参考文献:

[1]秦训刚,晏渝生.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李晓红,著.云南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研究[M].陈劲松,译.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