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年损粮食500亿斤 中央5亿加强储备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年损粮食500亿斤 中央5亿加强储备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世界银行近期称,受油价走高、亚洲需求旺盛以及欧洲、南美和美国一些地区恶劣天气影响,全球食品价格再度上涨,这将威胁数以百万计人的粮食储备安全。

该行警告称,如果目前对2012至2013年度食品生产的预测无法实现,全球食品价格可能会上升至更高水平,需要密切关注。

对于占世界22%人口的中国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以及人口增加等因素,中国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又致使中国粮食供应紧张状况将长期存在。

最新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每年仅粮食产后损失量就高达500亿斤。如果全球食品价格上涨,这显然会给中国粮食储备安全带来威胁。

中国粮食供需长期处于紧平衡甚至脆弱平衡的态势,使得尽可能减少粮食产后损失特别是储藏中的损失,似乎成了缓解粮食供需矛盾、确保粮食储备安全的重要途径。

一年经济损失达3000亿

7月13日的一场大雨让何世钟喜出望外,这场雨水将久旱的土地淋了个透,“庄稼不会被旱死了”。何世钟是河南省商城县吴河乡掌店村下河组的农民,因为近20天持续的干旱,让他不得不担心今年的收成。

就在此前的端午节期间,何世钟收割完了地里的小麦。根据传统的收割和储藏方式,何世钟先用镰刀割完小麦,再由脱粒机在打谷场上脱粒,然后晒干小麦才装进口袋入仓。

他们家的粮仓很简单,就是用砖头和泥巴堆砌而成,外加一个木门。这种粮仓必须要每年都检修一次,尤其要用泥巴堵住鼠洞防止老鼠偷食。

离何家不到30米的山坡下还有一个薯窖,每逢红薯和萝卜等作物收获后,他就把红薯和萝卜放进薯窖储藏。但当地人祖传下来的储粮设施,使他们在粮食产后的损失很大。

在这个曾被阴影笼罩着的地方,粮食显得尤为珍贵。不管是收割小麦还是水稻,何世钟的老伴都会提着竹筐在田地里拾丢下的麦穗或稻穗,每亩田地能拾到几十斤。

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庄稼落在了田地里。但不出半个月,收割庄稼后的土地上长出绿油油的一片麦苗或秧苗,足以说明遗落的庄稼不会很少。

至于在脱粒晒谷的过程,丢在地上和被鸡鸭、老鼠、虫鸟吃掉的就更多了,何世钟也“不清楚一亩地被那些东西吃掉多少”。

商城县所在的信阳市,享有“豫南粮仓”的美誉,而河南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1/10,其中仅小麦的播种面积几乎占全国的21%,总产量更是占据全国的27%。

但粮食产后减损不利,正在增加河南省粮食供求矛盾的风险。

河南省粮食局的数据称,从农户收打到家到第二年5月份,小麦的产后损失率在5%-8%,以玉米为代表的秋粮的产后损失在8%-11%,全省全年的产后损失平均在8%以上。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张天佐月初透露,中国每年因储藏不当损失的粮食更是达到500亿斤,中国的粮食损失率超过8%,蔬菜损失率则是超过20%。

张天佐表示,多年来由农户和专业合作组织自行完成的比重超过农产品产量的一半,由于设施简陋、方法原始、工艺落后,导致中国的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品质下降。

而农业部的数据称,我国粮食、马铃薯、水果、蔬菜的产后损失率分别为7%-11%、15%-20%、15%-20%和20%-25%,远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损失率。

在中国粮食进口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如何让中国粮食产后损失减小显得很有必要。有着“中华大粮仓”之称的黑龙江垦区,2011年的粮食生产取得历史性突破,总产达407.4亿斤,可为全国1.2亿人提供一年口粮。

而年损500亿斤粮食,就意味着每年有一个多黑龙江垦区的粮食产量、1.47亿人的口粮被消耗,折算成经济损失高达3000亿元以上,相当于1亿多亩耕地的投入和产出被浪费掉。

技术落后致损粮多

官方公开的信息表示,导致中国粮食损失严重的因素有三个:农户自储损失、地方储备仓房年久失修造成损失和粮食运输过程的损失。

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教授白旭光和王若兰多年来一直关注粮食储存问题,其研究表明,中国农村储粮数量巨大,约有半数以上的粮食储存在2.4亿农户手中。研究表明,由于相当部分农户自给自足,粮食产后的损失常被忽视,而农户对粮食的储藏管理粗放,老鼠吃、麻雀食、虫食霉变屡见不鲜,最终导致田间粮食增产而家中储粮减产。

他们的研究称,正是储粮产生的质量损失还不至于影响农户家庭经济收入,这种观念成为农户产后损失严重的重要原因,也是农户储粮减损技术推广的最大障碍。

目前,在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使用编织袋、麻袋、木柜、陶瓷罐、围席囤等储粮装具,而在东北平原主要采用地面散堆或简易玉米栈子。

由于中国实行的是中央储备、地方储备和农户自储三级粮食储备制度,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的粮库储粮损失亦不容小视。王若兰此前曾专门调研过河南省粮食储藏损失现状,她调查了河南省的中央直属库、省属库、市属库和县属库共40个样本,其中中央直属储备粮库21个。

而对其中28家粮库的损失率调查结果显示,粮库储粮的总损失率为0.30%。粮库储粮损失率主要集中在0.1%~0.5%,其中粮库储粮的最大损失率为1.43%,最小为0%。

河南省公布的一年产后损失粮食达35.52亿斤,这仅是全省农户储粮,如算上官方粮库储粮和粮食运输过程损失的粮食,损失的数量则会更多。

但在三农问题学者李昌平看来,粮食的自然性损失是有的,但基层收储系统也会希望把损失报大一些,因为这可以获得更多的增收机会。

中央安排5亿元扶持减损

粮食产后损失巨大,除农户储藏的局限性所致,粮食仓储设施建设的投入不足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公开信息显示,20世纪90年代前,中国存粮多使用简易仓房、露天存放,粮食保管效果差、霉变率高。

河南工业大学教师杨海鹰的研究表明,从1994年到2002年,国家先后投入资金402.2亿元建设粮库项目2301个,建设仓容572.4亿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