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128例健康体检人员心电图T波改变临床意义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128例健康体检人员心电图T波改变临床意义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探讨128例健康体检人员心电图发生T波变化的机制和临床价值。方法 通过对在我院参加健康体检的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观察和分析T波改变的原因及临床意义。结果 128例健康体检人员接受常规的心电图检测均发现有明显的T波异常改变,经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检查后有116例阴性,12例为可疑阳性,活动平板运动可疑阳性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均未发现有冠状动脉狭窄,所有人员经心肌酶的检测结果为阴性。结论 患者心电图检查发现T波改变可能由于长期的活动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失去平衡,心肌复极化发生异常造成T波改变,是良性的变化。

【关键词】健康体检;心电图;T波改变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39-01

有报道显示,健康体检人群中发现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达到14.7%-50.9%[1]。而在健康体检人群中发生心电图发生T波异常的情况较为常见,临床上可能是病理性原因造成的,也可能是生理上的改变,因此,做好心电图T波改变异常的鉴别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2]。为了探讨健康体检人员中心电图发生T波变化的机制和临床价值,我院自2011年1月――2012年10月期间发现的128例健康体检人员心电图T波改变情况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0月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128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37±5.21)岁,所有健康体检人员均无明显的胸闷、胸痛等不舒适感,其中常见从事体力活动的人员61例,长期开展体育锻炼的人员64例,平常无明显体育锻炼或体力活动的人员3例。

1.2 检测方法 所有人员均使用北京没搞仪科技有限公司所生产的心电图机进行心电图检查,患者取平卧位,平静呼吸后,记录常规的12导联心电图。所有心电图均经经验丰富的意识阅读,根据《现代心电图诊断大全》进行诊断。128例健康体检人员均发现有T波异常改变,并进行活动运动平板试验,仪器为北京格瑞朗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检测的终点为当心率到达预计的最大心率的85%以上、人员出现严重胸痛、心电图仪发现有ST段缺血性的压低≥2mm或者抬高≥1mm及出现了头晕无力等不能坚持运动的症状。

2 结 果

128例心电图检测均为窦性心律,其中

3 讨 论

T波是心室的复极波,一般正常的T波为圆顶型,升降支可出现不对称,升支的坡度较大,所占的时间相对短,而降支的坡度较小,所占的时间相对长。在以R波为主导导联,T波直立且比R大接近1/10。TavR发生倒置,avL、V1可以直立、倒置或双相。凡是不属于上述特点的T波临床上称之为T波改变。单纯性的T波出现改变是临床上常见的心电图改变,凡是能够引发心肌复极发生异常的原因均可以引起T波出现改变,具体原因可由于心脏气质型的病变或是功能性紊乱及其他因素[3]。调节心血管系统的有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其中交感神经可刺激血管收缩,增强心肌的收缩能力,使心率增快,增强心肌的耗氧,达到扩张周围血管的作用;而迷走神经是通过β受体感应器达到使血管扩张、心肌耗氧量降低的。两者共同调节是心血管系统完成生理上的功能,而上述调节一旦失衡就会造成心肌复极的异常。

临床上发生原发性T波改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长时间锻炼、体力劳动、因素及过度的换气等等,因此在通过T波改变来诊断心肌缺血或冠心病容易造成误诊。而继发性的T波改变则是一些疾病所导致的,诸如高血压病、脑血管病变及心肌炎等疾病。本组的128例患者一般为长期体力劳动者或是平素喜欢体育锻炼,且临床上未发现有胸闷、心痛等体征,经过心肌酶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平板运动试验显示大部分为阴性,其出现T波异常可能是由于静息状态下的迷走神经张力增加,导致了自主神经的平衡丧失,发生了心肌复极化,可能出现了心室内复极的不均衡,局部复极时间延长导致了复极顺序的变化。本组患者经过随访及复查未发现有心脏病发病迹象,且复查心电图T波改变无变化,因此可认为是一种良性的T波改变。此外,不能忽视部分人群β受体亢进同器质性的心脏病并存的情况,因此在不能排除病理性改变的情况下,应行冠状动脉造影手术,进一步明确诊断。

综上所述,对于健康体检人员心电图发生T波改变,应结合体检人员的临床体征,同器质性心脏病引发的T波改变进行鉴别,做出正确诊断,同时应做好随访及复查工作,以减少漏诊和误诊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文博,李跃荣.心电图诊断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66-70.

[2]张秋云.368例健康体检者心电图分析[J].当代医学,2012,(27):11.

[3]王军.T波改变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1,24(2):71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