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青蒿鳖甲汤合知柏地黄汤治疗肾阴虚型绝经前后诸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256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11-0048-02
绝经前后诸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围绕月经紊乱或绝经出现烘热汗出、烦躁易怒、眩晕耳鸣、心悸失眠、腰背酸楚、面浮肢肿、皮肤蚁样感、情志不宁等症状,中医亦称“经断前后诸证”[1],西医称之为“围绝经期综合征”[2]。围绕绝经前后出现的证候轻重不一,参差不齐,持续时间短者数月,长者可以迁延数年,甚至可以影响生活工作,降低生活质量,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现将跟师期间导师治疗肾阴虚型绝经前后诸证介绍如下。
1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古代医籍对本病没有专篇记载,多散见于“脏躁”、“百合病”、“年老血崩”等病证的论述中。《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这是中医学最早对女性发育过程生理活动的描述。肾藏精,主生殖。天癸乃属肾精充盛到一定程度,而具有繁衍后代的精微物质。故天癸的“至”与“竭”,月经的来潮与闭绝,生殖机能的旺盛与衰退,整个生长发育过程,皆由肾气的盛衰决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又云:“肾气盛,月经始;肾气衰,月经绝”。而“七七”之年的妇女,多已历经了经、孕、产、乳以血为用的生理过程,肾气逐渐衰退,日益亏耗、天癸渐竭,肾阴不足,不能濡养五脏,滋养诸经,从而导致脏气不和,诸变迭起。《医学正传》云:“月经全凭肾水施化,肾水既乏,则经血日以干涸”。傅青主历来也重视肾阴对月经的作用,将经水多寡归于肾水充足与否。肾气衰退,肾之不足,天癸渐竭,月经来潮乏源,故渐亏少或闭绝;“形坏”在内则表现为子宫萎缩,丧失生育能力;在外表现为形体衰偻,皮肤皱折,毛发脱落,牙齿松动等体态特征。这一变化正如张景岳云:“阴为天一之根,形质之祖,故凡损在形质者,总曰阴虚”。本病病机以肾虚为本,可见肾阴虚、肾阳虚和肾阴阳俱虚。导师在多年临床实践中认为,本病以女性一生生殖功能减退的自然过程为基础,以经孕产乳的过度消耗为要素,以素体差异、痼疾、以及经济、社会、家庭的负面影响为诱因,因此以女性精血的耗伤和在此基础上的内生虚热为临床常见,所谓以肾阴虚型最为常见。
2对治疗的选择
临床上治疗此类病症一般习用左归丸为基本方。导师则善用《温病条辨》的青蒿鳖甲汤合《医宗金鉴》的知柏地黄汤加减治疗。青蒿鳖甲汤主要功用为养阴透热,由青蒿、鳖甲、细生地、知母、丹皮5味药物组成。方中以鳖甲直入阴分,滋阴退热;青蒿芳香清热透络。2药相配,内清外透,使阴分伏热有外透之机。即吴塘自释:“此方有先入后出之妙,青蒿不能直入阴分,有鳖甲领之入也;鳖甲不能独出阳分,有青蒿领之出也。”生地滋阴凉血;知母苦寒质润,滋阴降火,二者助鳖甲养阴退虚热。丹皮泄血中伏火,以助青蒿清透阴分伏热。知柏地黄汤主要功用为滋阴降火,方中熟地黄滋阴补肾;山茱萸补养肝肾;山药健脾补肾;牡丹皮泻阴中之火,使火退而阴生;泽泻泻肾浊,养五脏,补虚损;茯苓健脾渗湿,助3药之健运,与泽泻共泻肾浊,助真阴得复其位;知母、黄柏滋阴降火。2方加减既有滋补肾阴之妙,又有潜涵虚火之力,使潮热出汗,烦躁易怒、眩晕耳鸣、心悸失眠等经断前后诸症的主要症状很快得到控制。临证随症候程度加减:烘热汗出者加用煅龙骨、煅牡蛎、浮小麦等;失眠者选加炒酸枣仁、夜交藤、合欢皮等;急躁易怒者选加柴胡、栀子、郁金、夏枯草等;月经失调者选加益母草、制香附、丹参、泽兰、鸡血藤等;口干者加用天花粉、黄精、石斛等;皮肤感觉异常(蚁行感)者加用防风、当归等;便秘者加用郁李仁等。
3典型病例
李某,44岁,已婚。以“月经紊乱2+年,停经5+月”为主诉前来就诊。患者既往月经周期26~27d,经期7d,量中,色暗红,无经行腹痛等不适。从3a前开始出现月经紊乱,周期为45d~3+月,经量少,末次月经5个月前。刻下症见:停经5+月,频频烘热汗出,面红,时易怒,腰酸,嗜食甜食,眠差纳可,小便调,大便不成形,每日1行,白带量偏少。舌红、苔薄略黄,脉略滑。血激素示:PRL:19220uIU/mL,FSH:3349mIU/mL,LH:6842mIU/mL,P:062ng/mL,E2:29900pg/mL,T:2629pg/dl,提示患者处于围绝经期。从症状及舌脉辨证为肾阴虚型,治以滋阴补肾,退热除蒸。予以青蒿鳖甲汤合知柏地黄汤加减。方药:青蒿10g,生鳖甲(先煎)15g,知母10g,丹皮10g,盐黄柏12g,山茱萸10g,淮山药24g,泽泻10g,茯苓15g,煅牡蛎(先煎)24g,炒当归10g,炒白芍15g。共予5剂,每日1剂,每天3次,每次服150mL。
2周后患者复诊,自诉共服10剂,烘热汗出已经好转,其他症征也开始减轻。刻下症见:时有烘热汗出、面红,眠差,大便不成形,每日1行。舌红、苔薄黄,脉细略滑尺沉。于上方中去煅牡蛎,加用甘草5g。共予10剂。患者服完10剂药后复诊,患者于2011年04月27日月经来潮,行经5d,量少,色暗红,余无不适。刻下症见:烘热症状基本消失,面红症状消失,情绪好转,睡眠改善,纳可。小便调,大便已成形,每日1行。舌红、苔薄黄,脉细,左脉寸、尺均沉。仍遵滋阴补肾,退热除蒸之法。予青蒿鳖甲汤合知柏地黄汤加减。处方:青蒿10g,生鳖甲15g(先煎),知母10g,干地黄10g,地骨皮15g,黄柏10g,熟地黄10g,山茱萸10g,女贞子15g,茯苓15g,泽泻10g,甘草6g。共予6剂,日服1剂,每天3次,每次服用150mL。并告知患者宜饮食清淡营养,保持心情舒畅,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4体会
绝经前后诸证是妇女在绝经前后时期出现的一种自然生理过程,多数妇女可以顺利渡过,但因妇女一生中经、孕、产、乳,数伤于血,易处于“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状态,使得阴阳平衡失调而出现潮热汗出,手足心热,烦躁易怒等症状。所以临床上以肾阴虚最为多见。阴血既虚,内热由生,表现为阴虚内热之证。治疗上应以滋阴清热为要,予青蒿鳖甲汤合知柏地黄汤加减治疗,多取得很好的疗效。现代妇女多由于性格特点及社会角色等诸多因素,压力较大,精神紧张,情绪易波动,导师时常配以心理辅导,使患者认识到绝经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过程,是每个妇女必须经历的,消除其无谓的恐惧和忧虑,树立信心,正确对待客观现实,此乃对本病的治疗有事半功倍之效。
参考文献:
[1]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7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68
[2]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58
(收稿日期:2011-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