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媒眼海上 第12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媒眼海上 第12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英国《泰晤士报》――分析刘翔现象

现在我们很多人都在探讨职业体育中的压力问题,但是,究竟谁才是承受压力最大的呢?在中国的上海,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就是――刘翔!

为什么同中国其他31枚奥运会金牌的得主相比,刘翔可以拥有如此之高的个人魅力?他英俊的长相当然是一个帮助,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应该还是他所取得的成绩是对人们已经接受了的一种思维的公开摧毁。亚洲人不适合短跑项目可以说已经是人们一种固定的思维。

所以,22岁的刘翔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冠军,他是一个超自然的英雄,是一个重新定义了能力界限的运动员。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是一种压力。作为一个必须承担更多责任的国宝,刘翔不得不比他的国际同行们参与更多的在中国国内进行的比赛。大多数世界级的运动员一个月前就已经进入了冬歇,但是刘翔在国内的比赛还没有结束。其实,他更愿意到国外参赛,因为那样他就可以避开包围着他的人群:“在国内比赛的时候,记者实在是太多了,我只能自己一个人一遍遍地回答他们的问题。”

迈克尔・约翰逊的教练克莱德・哈特对于刘翔现象相当了解:“他并不是超自然的奇迹。在中国一定还有其他的人可以做出同样的事情,问题只是如何去发现他们。”中国实在是一个太大的地方,但是,伴随着北京奥运会进入人们的心中,再去寻找时间上显然已经不允许。

也许亚洲人本来就是可以从事短跑的。只要人们对于刘翔的关注一天不停止,那么刘翔便依然是惟一的。

韩国《朝鲜月刊》――谈洋山港

昨天,我们还在担心上海港是否会超越釜山;今天,上海已经大踏步超过釜山。

上海港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香港与新加坡。而2002年仍是世界第三的釜山港则下降到了第五位。现在上海港已经超过新加坡,上升至世界第二位。2020年竣工时,洋山港将成为具有2500万标准箱吞吐量的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港口,规模是现在釜山港的3倍。

这一成绩令人惊叹。建成后的洋山港将成为附近地区中集物流、产业、观光地于一身、拥有约50万人口的新型海洋城市。预计自2006年起,东北亚的货物吞吐量将超过全世界的30%。洋山港物流中心将近一步巩固上海的地位。

美国《纽约时报》――评上海地产热潮

受住房私有化、外资流入和城市化的推动,中国正处于房地产建筑的热潮之中,在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摩天大楼和豪华住宅比比皆是。在上海,摩天大楼的数量几乎是纽约的两倍。

狂热扩张自20世纪90年代初,今年,这股建筑热潮已经到了狂热的地步。在一个住宅区里有10栋、20栋甚至30栋一模一样的高层公寓楼。上海豪华公寓楼如今售价可与纽约的一些高级住宅区相比较。

事实上,房地产热潮会大量消耗能源,这也是促使中国在全世界寻找能源和其它自然资源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房地产建筑热潮是促使世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因素之一,对全球环境保护也产生了不利影响。世界卫生组织说,在全球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中国占了7个。房地产建筑热潮也开始威胁中国所剩不多的历史遗迹,敲响了保护历史遗迹的警钟。此外,卫星城和豪华别墅纷纷露面,侵占了大量农田。

美国《华盛顿邮报》――谈上海工作输入的改变

很久以前中国就开始输入工业工作和劳动力密集型工作了。美国的顾客们已很习惯他们的篮球鞋是在中国、印度尼西亚或者越南缝制的,他们的电器和汽车是新加坡、马来西亚或者墨西哥的流水线生产的。

然而,现在在上海进行的工作却和以往的工作输出不一样。它表现了技术产业是怎样使自己变得更加细化,并投入全球产业链的。这些高技术工作原先总是与某一特定的地域联系在一起,现在却同样可以向劳动力价值相对较低的中国发达城市转移。美国公司的顾客们似乎并不在意他们为之付钱的技术有一部分来自中国。上海员工也完全掌握了美国的技术标准。在很多方面,他们甚至更出色。他们有非常高的积极性,而且在很多事情上,他们更加挑剔。

随着高级技术泡沫的破灭,美国经济开始减缓。很多美国公司在国内解雇人员,然后又在上海补齐了这一空缺。

BBC中文网――谈海归失宠

“海归”在上海的比例最高,随着“海归”日益增多,一度受到礼遇厚待的“海归”渐渐不再吃香。前不久,一项名为“海归搜索行动”的海外留学与归国人员现状大调查启动。这是中国大陆首次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权威调查,专门针对海外留学人员与学成归国人员,无论是正在留学的学子,还是已学成归国的“海归”,无论是留在海外工作的“海鸟”,还是尚在找工作而待业的“海待”,都可参加这一项目。调查结束后将建立一个大型海外留学与归国人员数据库。

“海归”是中国一笔宝贵的人才财富,这是获得社会广泛认可的。但随着“海归”越来越多,国内人才“土鳖”(没有出国留学的人才的戏称)素质提高,“海归”要找到合适的工作已不那么轻而易举了。抽样调查显示,有35%的“海归”存在就业困难,40%的“海归”感觉自己的职业方向出错,只有58%的“海归”能在归国半年内找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