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有备而发,有感而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有备而发,有感而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学科课程,是集理论教育、社会认识和公民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作为德育课程,在整个社会德育工作系统中起着奠基和导航作用。江苏高考的考核目标与要求是考生能够正确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索问题。这一目标和要求靠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是无法达到的。

从现行的课堂教学改革来看,不管哪一种模式,课堂教学的本质和核心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这是贯穿课堂的主线。交流展示更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最生动的体现,是实现课标和符合高考要求的有效途径。

有序的、有价值的交流展示,是学生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自发生成和自然流露,思维产生自然的碰撞。这是一个积累训练的过程,一个由预设到生成的过程。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二者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实际上总是在努力追寻着预设与生成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

一、交流展示中精彩的生成离不开之前的精心预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因为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因此要重视预设。

1.方式方法的训练

学生要学会交流展示的方法,沟通的技巧。交流从主体上看,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组与组、班级与班级之间的交流。从区域上看包括组内交流,班级内交流。交流的方法包括讨论、辩论、发言、插言、倾听。展示类型包括书写和交流过程中的表达;展示方式包括书面展示、口头展示、行为展示。可以先训练少数学生、小组,以点带面,互相影响。当然我们最终的追求不是这种外在的形式,等交流真正形成,这种外在的形式将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交流的内容。没有交流的程序训练,就不可能有学生自然的生成交流。

2.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是教学活动的逻辑起点,也是教师科学预设的依据。在交流展示过程中,学生呈现的方式方法、呈现的清晰程度和逻辑性都要在预想的范围内。例如,刚刚进入高中,从经济生活的视角看,如商品、货币、消费等,他们了解多少、多深?通过教学他们要学到什么?怎么样去学?这些都是我们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精心揣摩的。只有把这些学情融入教学的预设中去,课堂教学目标才能明确、具体、具有操作性,教学方法、手段才能适当、科学,具有针对性。教师才能在不断地调控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才能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交流和展示,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意图,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选取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事例,逐步实现生活语言向政治术语过渡

学生的生活世界既是教育教学最重要的资源,也是我们教育教学的最终取向。课前教师充分预设“交流展示”的材料,这些材料要源于学生的生活,使其有身临其境之感。做到能说、可说、说好。

例如:在生活与哲学中,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可选取怎样学好数学作为切入点,这时学生会有很多话要说,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到学好数学要尊重实际、尊重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

实践证明一堂课预设越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越多,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就越近,就能最大限度地将时间空间还给学生,真正意义上尊重学生属于自己的体验,让他们走进自己的生活世界,体验生活、体验社会,从而有计划、有步骤地让他们表达出真实的情感。

二、精心的预设无法全部预知精彩的生成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精心的预设也无法预知整个课堂的全部细节。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发生诸多的意外,一旦出现“不速之客”,我们要有心理准备,灵活应对,而不能一味拘泥于课前设计的程序,有时反而可以巧妙利用意外的“生成”,也许它将会成为我们课堂的一个预料之外的精彩之举!

1.质疑释疑过程的生成

由于学生本身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的差异性,每个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千差万别。质疑释疑,是学生把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组内或组与组之间进行自主解答的行为过程。具体方法是:

学生把具体的疑难首先在组内提出,充分发挥小组的智慧,自主解决。组内的讨论、辩论是一种自然的流露,都是在预设之外的。教师要及时发现这种智慧的火花,及时鼓励小组内进行大胆创新。组内不能解决的,求助于其他组,既在更大范围内集中了智慧,又满足了学生表现的欲望,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创新效果。

例如:学生在分组研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时,不少组提出,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其他民族有没有?兼收并蓄是什么意思?这些问题都是在预设之外的。更可贵的是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提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还在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这一智慧正是在质疑释疑过程中生成的。

2.调动学生的思维潜能,在互动探究中生成

课堂生成动态问题、动态资源具有随机性和偶发性,每一节课上都会时有发生,关键是在于教师如何捕捉、如何诱导。互动型教学正是师生间、生生间思想互相启迪,思维能力运用,进而实现生成的有效途径。

例如:经济生活中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是机遇还是挑战?其影响是有利还是有弊?”引入辩论,给学生提供了表达自己见解的空间,让全体学生都拥有共同参与的机会。在辩论中启迪学生的思想、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师适时导航,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激活了课堂,引起思想共鸣,愉悦中提高了思辨的能力。

(作者单位 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