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不可忽视的婴幼儿孤独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不可忽视的婴幼儿孤独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日,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女儿,找到我,焦急地说:“女儿已经5岁了,但至今仍像婴儿般没有节制地哭闹;眼睛黯然无神,对父母亲友的逗引没有一点儿反应;动作的协调性非常差,连大小便也不能控制;去过许多医院,也没查出到底是什么病。”其实这位小女孩患有典型的“婴幼儿孤独症”。

对于婴幼儿孤独症,许多人或许不以为然,会肤浅地认为:不就是孩子没人管,感到孤独、抑郁吗?持这种想法的人,其实并不真正了解和懂得什么是“婴幼儿孤独症”以及此症对孩子未来和家庭幸福的危害。

国内外从事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一般认为,婴幼儿孤独症是一种起病年龄在3岁以前,具有社会交流、言语及行为反应异常(怪异)等基本特征的行为综合征。其症状主要表现为:①社会交往能力和行为异常:此类儿童不仅对亲友没有亲近感,且不需要相互的安慰,不会分享共同的乐趣,还缺乏社会交往方面的兴趣和反应。②言语及认知异常:一般表现为2岁以后不讲话,只是偶尔冒出若干单词或一句话,平日疏于交流,对别人的呼喊没有反应,也不跟人打招呼。③行为或动作异常:没有正常的依恋父母的举动,对父母及周围的环境不感兴趣,但会依恋某个物件,或不论在什么场合、什么时间看到某个东西会非常固执地要到手;动作刻板且局限在某一个动作或物体上,如固定反复地拍打某个东西,或咬硬物等。

世界上第1例婴幼儿孤独症发现于1938年。近10多年来,欧美各国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该病的发病率大致为2/10000―13/10000。我国目前一些地方的调查结果显示:其发生率为2/10000~3/10000,男、女患者的比例约为3:1,且据一些学者的推算,我国目前约有30~50万名孤独症患儿。

婴幼儿孤独症是一种可以发生在任何阶层家庭中的病症,患儿大多智力滞后。由于迄今为止还未能阐明该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因而,对它的诊断一般都是依据前述症状及一些相关的精神、体征和行为表现来进行。对它的预防和治疗也还没有明确的措施和有效的药物,但国内外长期以来的实践表明:采取早发现、早训练的途径来矫治,一般都能取得一定效果,从而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

早发现,要求父母要细心照顾孩子,一发现孩子有症状,就应及时找相关专家咨询检查。一般来说,孤独症儿童在2岁以后就有上述较明显的症状。在1岁左右也会有所表现,如避免与人的目光接触、对人的声音缺少兴趣、对他人的情感无反应、很少有面部表情,以至家长经常会怀疑是否有听力问题;没有期待被抱起来的姿势,或抱起来时不愿与人贴近,甚至身子发挺;在咿呀学语期,不模仿发音;通常以哭和叫表示他们的需要,稍大的儿童可能会拉着大人的手走向想要的东西,但依旧缺乏面部表情;对亲人、熟人没有依恋行为,对陌生人缺少应有的恐惧感,但不少此类儿童会对古怪的物品(砖头,小瓶等)有强烈的依恋感,并要时刻都带着它,如果被拿走或移动就会发脾气等。以上情况一经发现,就应引起重视。

早训练,是指一旦确诊就应坚持不懈地对孩子进行特殊教育训练,包括社会交往、交流训练(如注视和注意力训练、情感训练),行为(如感觉综合失调训练)和言语训练(辨认图画、读单词)等。特别指出的是,这种针对性非常强的教育训练一定要在专家的具体指导下进行,父母要密切配合,且要有耐心和信心。据了解,目前,北医大精神卫生研究所、同济医大少儿卫生教研室、南京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等对该症的诊断和矫治都已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