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老课新讲 第9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老课新讲 第9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多数中职学生虽然智商正常,有的甚至很聪明,但是在中学阶段学习基础较差,成绩不理想,自我约束能力差,以致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指责和埋怨,成为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因此,职业学校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一些心理问题。一是缺乏学习自信心,没有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二是学习动机不明。不少学生对学习认知的内驱力不足,对学习提不起内心的兴趣,学习的实用化倾向十分明显,认为上理论课没用,学理论知识浪费时间,不如不学,从而出现学习上“急功近利”和“短平快”现象。三是学习焦虑现象普遍。不少学生内心不愿读书,但又不得不读,因为家长逼着读,所以在学校只是应付老师,而对学习有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摆脱不掉的心理压力,对学习存在严重的恐惧心理,有明显的厌学情绪和行为。为此,中职教师不但要遵循教育工作的要求和规律,而且还要深入了解此阶段中职学生特殊的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生学习状况研究教学方法的一些尝试。

一、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在教学中,教师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信心,充分启发学生,发挥他们的主体功能,增强其自身的能动性。教过工程力学的教师都知道,学生觉得这门课程很难,主要原因是这门课程需要计算,而学生最头疼的就是计算。在讲受力分析部分时,学生觉得还能接受,作业也做得不错,但从课本第二章起就有计算内容,很多学生开始就放弃,有的甚至连课也不听。此时提振学生的学习信心非常关键,若还使用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不论你讲得多么精彩都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因此笔者设计了一种教学方法,利用学生在初中已学过的力矩计算知识,在讲合力矩定理时,采取以下例题的教学方法。如图1所示:已知F1=F2=100N,AB=BC=100mm,要求学生算出F1、F2对A点的力矩。

学生很快就算出MA(F1)=MA(F2)=10N?m。学生完成这一步后,教师再要求学生算出图2中F力A点的矩:AB=BC=100mm,F=100N,请一学生把AC相连,并提示AC与F的作用线的位置关系。学生很快发现AC即F的力臂,所以MA(F)=F?AC=0.1=20N?m。学生完成此计算后,教师提示F与F1、F2的关系。很多学生其实在教师画出图2后已经发现F是F1、F2的合力。由以上计算可见MA(F)=MA(F1)+MA(F2)。此时由学生得出合力矩定理——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平面内任意点之力矩,等于力系中各分力对同一点力矩的代数和。

实践证明,参与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相当自信、活跃,教学效果相当好。在教学中遇到学生有一定基础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均可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

二、走出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

有些理论课程,如机械制造工艺基础与实际联系是相当密切的,如果教师只在教室里用挂图讲解,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即使采用多媒体教学,学生还是觉得一头雾水,毕竟教材中讲的设备离现实生活太远,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是无法理解掌握的。因此这样的课程,需要让学生观看每一种加工方法的实际加工过程,最好能动手操作。所以在讲授这门课程时,教师一般会安排2/3的课时让学生在校实训场地参观学习实际操作。学校没有的设备,教师则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在授课中教师不一定按教材的顺序,而是要根据操作、参观项目安排教学内容,并要求学生事先预习有关内容。若能在校内实训场地完成的教学内容,教师预先与实训老师联系,沟通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由实训教师把教学内容结合到参观学习中。在实训现场,学生2~3人一组分配在每台实训设备的工位,由现场实训的学生及实训教师逐一指点。若有条件,教师可以让实训学生手把手地指导参观学习的学生操作,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提高兴趣,而且因为有了很强烈的感性认识,学生很容易掌握所学理论知识。此外,实训老师还发现,给同学做实训指导的学生也能更好地掌握实训内容。这样一来虽然教师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很多专业基础课的理论教学,学生都没有感性认识,如机械基础的机械传动、常用机构等课程很难让学生感兴趣,教师也很难讲得让学生明白,这样的课程教学最好的方法就是走出教室,让学生到现场去看、去感受所涉及的实际内容。

三、利用形象的比喻、生动的语言

形象的比喻、生动的语言很重要,有时还需要加上生动的表演。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教师要想吸引学生就必须做到讲解生动、形象,有时甚至要让学生来“表演”,如在机械基础课的差动螺旋传动位移计算式L=n(Sa±Sb)的讲解时,笔者与学生进行以下对话。

教师:假如,我坐在汽车上不动,汽车往前开了2米后停下。我的位置相对原位距离有多远?(以公路为参照物)。

学生:2米。

教师:假如车向前开了2米的同时,我在车上往前走了0.5米,这时车停下来。我的位置离原位有多远?

学生:2.5米。

教师:假如车往前开了2米的同时,我在车上向后走了0.5米,车停下。我的位置离原位有多远?

学生:1.5米。

教师:若车往前开了2米的同时,我在车上向前走了2.1米,车停下。我的位置离原位多远?向前偏还是向后偏?

学生:向前偏了0.1米。

教师:若我是向后走了2.1米,情况又如何?

学生:向后偏0.1米。

接着画出图3分析:

L=n(Sa±Sb)式中,取“+”“-”。

计算的原因及计算结果为“+”或“-”,表示活动螺母的位移大小及方向。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有时学生对活动螺母的位移方向与螺秆相同还是相反,还是很难理解,笔者就采用了表演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在讲台下教师画出两排平行的格子,两排格子的间隔一样,然后让两个学生手拉着手按格子间隔跨步,让代表活动螺母的学生与代表螺杆的学生分别按Sa与Sb各走一次。在走的过程中,其他同学在旁边就可以看出活动螺母的位移方向与螺秆相同还是相反的关系了。

以上三种教学方法是笔者在多年的专业基础课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状况的变化,逐渐改善、总结出来的,教学效果较好。教师根据学生的状况不断地调整教学方式,改变教育观念,改变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才能真正实现让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较好地完成教学工作。

(作者单位: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