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孔子文艺思想的现代价值与意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孔子文艺思想的现代价值与意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孔子基于“人本位”和爱人为核心的“仁学”思想是中国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的最早源头,和西方现代倡导的人文主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孔子遵循的文学批评的最高标准是美和善的结合,高度契合了马克思主义文论所强调的文艺批评的最高标准是美学的观点。

关键词:孔子;“仁学”;“人本位”;美;善;现代意义与价值

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孔子算得上一个伟人,他不仅是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重要的文艺理论批评家。孔子的文艺理论思想虽无专著论述,却贯穿了他的整个思想,不仅逻辑严密而且自成体系。孔子的文艺思想散布在《论语》中,主要涉及了文艺与道德修养,政治的关系,文艺批评的标准,文学的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等,其中最具代表性和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当属以“人本位”和爱人为基础和核心的“仁学”思想。

到底什么是“仁”呢?仁在《论语》中出现过就有109次,孔子对于“仁”的解释也有很多种。孔子在《中庸》中对仁的解释是:“仁者,人也。”这算是中国振聋发聩的第一声呐喊,第一次把人摆在如此重要的高度与地位,仁就是把人当人,就是“人道”,以人为本,“人本位”,而不是神本位,天道主宰一切。这在孔子生活的新旧交替动荡不安的春秋末期,不能不说是一种创举。在不把人当人的奴隶社会末期,旧的制度,观念发生动摇变化,而新的社会关系尚未形成,孔子第一次把人的地位和作用旗帜鲜明的呼喊出来。

西方,也一直在追寻这世界的本质。从古希腊的“水”,“数”“气”到中世纪的神学,近代的理性,直到现代人本主义倡导的人才是主宰宇宙世界的主体。西方先哲花了两千年才达成的共识,而我们的孔子早在两千年以前就有了这一先见之明,不得不让人佩服孔子思想的前瞻性。

以人为本,活成个人样,而不是动物,这是孔子对“仁”的最精辟也是最透彻的本质解释。把人当人,一切的文艺作品首要的是满足人的本质要求,合乎人类的生存目的。文艺首先应当是人的文艺,必须反映人类的情感,道德,观念,思想,诉求,这才是真正有价值意义的文艺。尊重并肯定人的价值,在现代显得尤为重要和难能可贵。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但是精神生活却越来越贫乏。到处是灯红酒绿,物欲横流,各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充斥并泛滥人们的精神家园。过分强调物质上的满足,而忽略了精神层面的东西。人怎么样才能活出人样,怎样才能摆脱动物属性?

其实我们应当从两千多年的孔子那儿汲取智慧,为己所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应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首当其冲的应该属孔子“仁学”的复兴。孔子的“仁学”第一教会我们的便是人,成为人本身,以人为本。

“爱人“是孔子“仁学”的灵魂和内核,也是根本所在。孔子在回答樊迟什么是仁时,提出了“仁者爱人”的重要命题,也是“仁爱”的精髓。孔子的“仁者,人也。”首先把人当做人来看待,这是仁学的前提,也是基础,在此基础上把“爱人”作为仁学的灵魂和核心,把爱人作为仁的出发点和根本。这样,以人本位和爱人为核心的“仁学”精神就已经基本确立了。

仁的主要意义是“爱人”,要爱自己,爱别人。既要爱自己的家人,也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到后来的“泛爱众而亲仁”爱一切众人。仁学的“爱人”是宽泛的,也是广博的,是众生平等之间的爱,是不怨天尤人的乐观的爱,也是以德报怨的宽容的爱。

怎么才能做到仁呢?爱人还不够,由此扩展到家国,天下,孔子把仁的内容,修行方法也一一解答。仁的基本的内涵有孝、悌、忠、信、诚、恕、敬等等,这些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品质修养的必备条件。怎么才能修行成仁呢?在《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孔子又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要求人人都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仁为内容,以礼为形式,孔子建立起他的道德伦理体系。

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现实世界的真实映照。好的文艺作品能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能引导人们积极向上,更能改善社会关系,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如果我们的文艺能够继承和发扬孔子仁者爱人的精神,少一些娱乐嬉闹,多一些人文关怀;少一些靡靡之音,多一些人文情怀;少一些暴虐血腥,多一些人道主义。如果人人都多为他人着想,做到孝、悌、忠、信、诚、恕、敬;如果人人都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人人都能仁者爱人,泛爱众为仁。人们的灵魂还会不能安歇吗?精神家园还会被拜金主义侵蚀吗?人们的道德底线还至于被浮华的世界冲垮吗?

孔子在文艺批评和美学上的主要思想是注重美和善的结合。“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孔子主张既要“尽美”,又要“尽善”,使美与善完满地统一起来。美与善结合起来评价文艺作品,是孔子文艺批评的最高标准,也高度契合了马克思主义文论所强调的文艺批评的最高标准是美学的观点。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历史唯物主义,把文学艺术纳入到他的整个社会结构理论中,明确指出文学艺术是生产关系总和构成的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1](p15)文艺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马克思将人掌握世界的方式概括为四种,即科学的、艺术的、宗教的和实践的,即精神的。[2](p39)文艺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审美意识形态。

恩格斯在《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中提出,并在《至斐・拉萨尔》中称美学和历史的观点是文学批评的最高标准,他说:“我是从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以非常高的、即最高的标准来衡量您的作品的。”[3](p257)所谓美学的观点是指:一切文学作品都是审美的作品,是按照美的规律造型的结果。在评价文学作品时要看作家的创作是否符合艺术的规律和遵循正确的美学的法则,是否有艺术独创性和较高的审美价值。[4](p352)这与孔子提出的善和美结合的标准是一脉相承的。

文艺是一种具有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特殊意识形态。大的方面来说,文艺能够囊括宇宙苍穹,对现实人生的清醒关照,探寻人类的生存目标和最终去向。小的方面来说,优秀的文艺作品能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领人们追求真,善,美,反对假,恶,丑。

真,善,美,是世界永恒的主题。尽善尽美是孔子文艺批评的最高标准,也是人类基本的价值取向。美和善的结合,按照美的规律来关照世界,反映生活,这点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具有指导借鉴作用。

文艺应当关注当下人们的生存状态和意义,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爱人,泛爱众,引导人们讲礼乐,讲谦让,讲诚信,讲友爱,讲和谐,以积极向上为荣,以堕落腐化为耻。追求真,善,美,反对假,恶,丑,做到尽善尽美,这样才能够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是孔子的文艺思想的现代价值与意义所在。(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

参考文献:

[1]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恩格斯.《至斐・拉萨尔》,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4]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