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实施的障碍和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实施的障碍和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成本管理方法,能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在实际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应用。本文首先阐述了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优势,然后分析了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实施障碍,最后提出了积极推行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 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 障碍 对策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管理理念的更新,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和成本信息已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应运而生。产品的全寿命周期是指产品经过研发、设计、制造、营销、用户使用直到产品被弃置的整个过程,其成本内容不仅包括生产者和用户承担的成本,还包括由其他社会成员所承担的环境成本。只有站在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加强成本的管理,树立全新的立体的成本管理思想,才能不断增强和保持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同时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一、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优势

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强调不应只停留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更应着眼于产品的研发、设计、采购、售后服务等环节;不应只局限于企业内部,还应超越到企业外部,将成本管理的触角上伸到供应商、下伸到分销商、消费者乃至整个社会等。其实质上是引导人们不断拓宽成本管理的视野,从战略管理角度研究成本的各个环节,规划并控制;同时也有助于推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管理理念,形成一种人人关注成本,重视成本和节约成本的良好风气。

尽管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是引导人们从全过程的角度重视和加强成本控制,但是一个产品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并不是研发、设计、生产、使用各阶段费用简单累加的结果,而是要从研发阶段设计方案开始,就着手预测今后的成本预算,并且将研发、设计阶段作为成本管理的关键,因为产品的成本很大程度上在这个阶段已经被锁定。因此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要求从产品的方案论证和初步设计开始,就统筹考虑产品的可生产性、可靠性、可维修性等要求,减少在设计后期发现错误而导致的返工,从而达到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制造成本、节约使用与维护费用的目的。

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是从产品的摇篮到坟墓来考虑成本问题,其不仅关注企业本身的利益,还关注客户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这样必然有助于吸引用户,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可以说,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是一种战略管理的手段,其目标不仅仅是为了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借助成本管理的功能建立和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服从并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二、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实施的障碍

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是当前成本管理领域先进的管理方法,逐渐成为大型国际化企业实施成本控制、提高竞争能力的有效管理手段。但由于种种原因和实施障碍,该管理方法在我国的成本管理实务中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

1、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意识不强

首先,领导者对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不够重视。很多企业的领导还是很片面地看待成本管理问题,他们更多的还是关注投产后的成本管理,忽视项目前期阶段的研发设计和生产要素合理组织以及后期的运营维护等费用的管理,高层管理者的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意识淡然,势必导致企业不能确定最优的总成本目标,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其次,缺乏全员成本管理意识。成本管理应该是全员管理,是一个系统的整体的控制活动。但现在很多企业仍是把成本管理看作只是财务部门的事,其他部门员工往往认为只要不违反规章制度就是优秀者,更甚者认为只要在限度内耗用物资,不用白不用。大家都各自做着自己的最优目标计划,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各部门组织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本部门工作对其他部门的影响,无法形成闭环的产品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体系,这样最终会导致企业整体目标不能最优,使企业成本费用居高不下。

2、相关的理论研究较少,实际成功经验欠缺

首先,国内相关的研究成果较少,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思想于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美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理论上取得了很多成果,出现了许多专著和研究文献。但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被引进到我国,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以及成本会计理论研究的停滞不前,该理论的研究一直没有多大进展,有限的成果也大多停留在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含义和意义上,以及对国外成果的引进和介绍上。其次,成功实施的案例和经验欠缺。在实际生活中,尽管也有类似邵永高速公路等成功实施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案例,但毕竟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一是缺乏专业理论与实践经验俱备的人才,具有成本管理经验的企业人员缺乏对全寿命周期成本知识的认识和深入研究,而具有理论知识水平的大学生又缺乏实战经验;二是我国企业的经营环境和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

3、技术问题导致推行实施的限制多难度大

首先,部分成本内容难以量化影响了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实施。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实施需要搜集和估算产品从研发到弃置各个阶段的成本信息,而一些成本内容由于理论研究的不够成熟难以准确量化,势必给成本管理带来困难。比如弃置阶段的环境成本,本身就缺乏严格的标准,再加上难以确定的折现率和折现时间问题,真正核算起来更加困难。其次,很多企业信息基础还比较薄弱,缺乏统一的管理信息系统支持。企业信息系统不健全,有效的信息传递和反馈机制尚未建立,这样,不同阶段之间的沟通协调不够,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出现障碍,资产运营、退役阶段的信息难以及时反馈到规划、研发、设计等决策阶段,不能形成全过程的闭环管理,必然影响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实施。

4、制度层面的相关保障措施缺乏

任何工作任务的顺利推行,都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作为保障,推行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亦需要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做保障。如果缺乏有效的法制支撑,则实施的过程就会流于形式,其成效微乎其微。我国成本管理规定大都是针对某一阶段的成本控制,割裂了项目各个阶段成本的内在联系,未对项目管理规章制度进行统筹优化,制度间缺乏有效的协调,由此导致各阶段管理者往往主要关注本阶段的目标及需解决的问题,对整个系统考虑不够,往往能够达到局部优化和阶段最优,却难以实现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低。

三、积极推行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对策

1、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人们对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认识

首先,加强对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理念的宣传,努力改变人们的传统成本管理观念。通过宣传,使企业全体员工都认识到成本管理并不仅仅是财务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与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成本管理内容也绝不仅仅是在项目结束后进行简单的会计成本核算,要引导人们将企业成本管理的视角向前延伸至研发设计阶段,向后延伸至售后服务及报废回收处理阶段,拓宽成本管理的视野。其次,加强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成本控制水平。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创新,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员工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知识的培养和训练,使他们掌握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涉及到的方法和技术,以解决成本估算和成本分析的难题,从而有助于该种成本管理方法的实施。

2、加强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和案例库建设

首先,加强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该理论自上世纪80年代引进到我国之后,通过中国设备管理委员会多次组织的培训班和研讨会,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总体来说,还是缺少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大多是围绕作用和意义泛泛而谈,或者提出一些支离破碎的措施,对实际的工作指导意义不大。建议由财政部或者中国会计学会牵头,加大对该理论研究的支持力度,以促进在我国企业中的推广。其次,建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案例库。该理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国外有很多成功实施的案例,在国内也有个别企业或者项目在尝试推行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通过建立案例库,有利于更好地学习其成功的经验,并分析其实施的前提条件以及实施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便于未来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更好指导其他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

3、积极探索实施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技术支撑体系

首先,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并不断完善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数据库。成本数据和其他基本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是推行全寿命成本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一方面要尽早提高信息化水平,在企业内部建立相应的数据库,确立规范的程序和方法,从计划、采购、生产、财务、基建、统计等管理系统中提取丰富的成本信息,做好历史数据的记录和整理工作,用于查询、分析和评价,并对优化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另一方面,应当确认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所用数据的可靠性,即判断从正在使用的系统中所得到的数据能否用来确定新系统的费用,并保证数据口径、计算方法、适用条件等方面的一致性。其次,针对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所涉及到的各项技术,必须尽快构建实施的技术支撑体系,即解决如何实施的问题,它关系到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推进速度与质量。国外对未来运营维护成本的计算分析方法发展很快,已经具备比较成熟的技术方法,如:蒙特卡罗方法,它要求给出每一个参加计算变量的概率分布,然后运用蒙特卡罗模拟技术求出未来运营和维护成本的概率分布,最后计算出期望值,该法在国外已经有了成熟的应用。

4、加强立法工作,以法制化强制推行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

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推行需要一套完善的制度做保障。目前,许多发达国家不仅从法律法规上做了规定,还强制要求在进行投资决策和方案优化时必须应用全寿命周期成本进行辅助分析。例如,美国行政法令13123规定了在进行与产品、服务、施工或其他项目有关的投资决策时,应实施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以减少联邦政府的开支和能源消费。我国也应结合国情,尽快从制度层面统筹优化成本管理的规章制度,完善有关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的内容,对实施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依据和方法做出明确规定,并强制执行。这样,把降低成本的工作从财务部门扩展到供应、生产和设计等各部门,并将他们的工作串连在一起,使各部门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即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佳。同时,加强成本激励约束制度,对于成本管理较好的人员和部门实施有效的激励制度,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从而最终实现成本的最优化和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殷俊明:成本控制战略之演进逻辑:基于产品寿命周期的视角[J].会计研究,2005(3).

[2] 沈剑飞:关于寿命周期成本的探讨[J].价值工程,2008(6).

[3] 郭雅:基于蒙特卡洛法的全寿命周期成本计算[J].山西科技,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