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度小人物之罗振宇:“求包养”的“九尾猫”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度小人物之罗振宇:“求包养”的“九尾猫”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6年,一个网名为Vae的大学生把借助简单录音设备录制的一些唱功青涩却颇有意思的音乐作品分享到互联网上,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大家口口相传,然后他就火了。这个火不像小燕子赵薇似的一夜之间众人皆知,而是那种喜欢的人喜欢得要死,不喜欢的人可能完全不知道或者极度排斥,当然,这不止得益于他“词曲编曲都是自己”的音乐魅力,还得益于他诸如沉稳低调之类的个人魅力。

2009年独立制作第一张专辑《自定义》后,不少唱片公司向他抛来橄榄枝,但他并没有为此心动,而是提出了一个相当苛刻的条件——由自己独立制作第二张个人专辑,当然,没有唱片公司会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人下那么大赌注。但到了2011年,已独立创作两张专辑的Vae被海蝶“招安”。自然,他的前提条件并没有变,改变的是唱片公司原有的游戏规则——做什么唱什么,你得听我的。海蝶当然不会吃亏,省了一大笔宣传推广资金不说,刚算是正式“出道”的许嵩便凭借独立制作的第三张专辑《苏格拉没有底》拿下当年内地唱片销量冠军。

当然,不知道他的人依旧不知道许嵩是谁,讨厌他的人听到他的名字依旧会说“哦,QQ音乐三巨头(之一)啊”,喜欢他的人不必说,依旧铁了心地追随。

U盘化生存的手艺人

咦,标题不是罗振宇么,怎么开篇是完全挨不着边的另一个主儿?你一定会有所疑问。笔者自有道理,且容我一一道来。

首先,他们都是安徽人,自然,不可能是因为这个。更重要的是,罗振宇在《罗辑思维》里给“悲催的夹缝一代”80后指出一种生存困境解决方案——U盘化生存,这是笔者找到的最佳案例。

“我自己就是这样一个人,没有单位。我是什么?U盘嘛!”所谓U盘化生存,罗振宇用十六个字总结为“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播放,自由协作”。“我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往往以一个独立手艺人的方式存活,比加入组织要好很多。”

在罗振宇看来,在一个组织内部,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尺度是领导,一个人干得好不好,讨不讨领导喜欢是关键。“领导的喜怒哀乐、个人偏好都对一个人的市场价值产生致命的影响,而个人喜好这个标准的不确定性恰恰非常大,也许领导就是看你不顺眼,那你这一辈子可能有几年就要被蹉跎掉。”

许嵩不是被海蝶招安了么?你会问。不,那是自由协作,我会答。“即便在组织内工作,只要有手艺人的心态,你会发现你的处境是另一片天地,你不必去陪老板洗桑拿,也不必用花言巧语拍老板的马屁,因为这和你个人市场价值成长完全无关。”

但回到U盘化生存的手艺人罗振宇本人,还要从2008年他离开央视后说起。历任《对话》、《经济与法》等栏目制片人的罗振宇为何要离开每个月给他1万元工资的地方呢?“因为做制片人,从业务上来看已经是做到头了,在央视待着再往上就是当官了,不过我对当官没有兴趣。而恰好当时第一财经频道给了我一个主持人的机会,我就过去了。”

从幕后到台前,罗振宇认为自己并非爱慕虚荣,而是从业十余年来,“有些话不吐不快”。此外,在幕后的时候,罗振宇虽力求“灵魂附体”到主持人身上,无奈遇不到足够默契的主持人,常有半身不遂之叹,“附别人之体,哪有自己赤膊上阵来得痛快?”

此后,罗振宇先后担任《决战商场》、《中国经营者》、《领航客》等电视节目主持人,但他的心思不全在这儿,他想做自媒体,可是跟身边的靠谱的朋友讲,能懂他的人很少。自此他相对沉寂了几年,或者说他在等一个志同道合的人出现。一切虔诚终将相遇,诚如许嵩遇到了海蝶,罗振宇认识了申音。

创业3年,从社会营销实践中看到自媒体商机的申音想打造一个从自媒体产品的包装、营销到经纪服务的体系,也一直在寻找值得合作的自媒体。“他必须具备4种能力,一是所在领域的专业能力;二是良好的表达能力;三是和粉丝沟通的能力;四是从线上到线下的行动能力。”这不正和罗振宇的“U盘化生存”相契合么?

而在罗振宇看来,等人合作有两个好处:一是自由,可以专注于内容,运营、商业上的一些事情可以不想;二是,有那么一个人出现,说明周边的商业判断已经成熟。

以前靠吃饭搞电视的和曾经靠写字饱食做杂志的二人一拍即合,申音成了罗振宇的经纪人,二人的“自由协作”及罗振宇的手艺人生活方式自此开始。

死磕自己,愉悦大家

2012年12月21日,“世界末日”当天,《罗辑思维》问世。也是从那天起,关注《罗辑思维》的人每天早上打开微信都会看到一个60秒语音的马桶伴侣,每周五则能在优酷上看到一个叫罗振宇的“歪嘴胖子”在镜头前大话“歪理邪说”。大家喜欢叫他“罗胖”,他也欣然以罗胖自居,不知当他看到“叫人胖子,对方就会越来越胖”的最新研究会作何感想。

“昨天啊,看到一段朋友写的话,觉得很有意思,念给大家听听哈:‘以前觉得困难有两种,一种让人绝望,另一种让人坚强;后来觉得困难只有一种,是人有两种,一种人碰到困难会绝望,另一种人碰到困难却会变得更坚强;最后觉得困难和人都只有一种,而是坚强有两种,一种坚强是忍受,一种坚强是倔强。’哎,有意思吧,说得直白一点,你以为在目标面前不坚强,认了就完事啦?不是!你得换个姿势坚强地忍受不坚强带来的后果。就像前两天我带病坚持录像,小伙伴们说:算了吧,大不了少播一期节目啊。我就说啊:‘要不,咱就跟病扛一把,要不,咱就以后和大家的失望扛一把,这两样,你要是让我选啊,我还是现在扛一把吧。所谓‘死磕自己,愉悦大家’就这个意思。今天回复自己两个字,给你看文章。”(11月20日,《罗辑思维》公众账号语音)

华少读这段话,大概很难用到60秒吧,那罗振宇如何能做到每天都是一秒不多一秒不少的60秒整呢?这个秘密他公开过:“多说几遍,一直说到60秒为止。世界上神奇事情的背后,往往都是苦逼死磕。那又是一个俺‘死磕自己,愉悦大家’的地方。”不知是否有人怀疑过罗振宇有强迫症或者是处女座,但这种完美主义的追求愉悦的不正是每天坐在马桶上、挤在地铁上的大家?

现在,《罗辑思维》公众账号已有90万粉丝,50期的《罗辑思维》在优酷上已有高达5000万的点击量,每期平均点击量超过100万。

“求包养”的“九尾猫”

这一切还得从一个标志性事件说起。8月9日9点,罗振宇发起了一个“史上最无理”会员招募活动,募集5000名普通会员和500名铁杆会员,会费分别是200元和1200元,而会员的权益则是专属会员号、神秘礼物、好书电影分享、专属座位这些一般人看了会觉得完全是扯犊子骗钱的没用玩意儿,罗振宇却义正言辞,把招募方案写得荡气回肠:“爱,就供养。不爱,就观望。罗胖相信爱的愿力。”

出人意料的是,5500个会员名额在6个小时宣告售罄,意即160万元已经通过支付宝、银行等途径到了罗振宇的账上。当天13点活动截止后还不断有人汇钱过去,@罗辑思维朋友圈 只好在微博上请求别再付款。

罗振宇如此行事并非毫无依据,他依据的正是美国未来学家凯文·凯利的“一千个铁杆粉丝”理论,“任何创作艺术作品的人,只需拥有1000个铁杆粉丝便能糊口”。当时罗振宇提出的方案是一万人,而申音劝他保守点,最后定了5500人。

而在价值观层面,则是源自“九尾猫的故事”,传说猫修炼到九条尾巴便可成仙,但是当它修炼到有八条尾巴的时候,便遇到困难了,就是不管它做任何好事,它帮任何人完成他的愿望,都会新长出一条尾巴,但是又都会脱落一条尾巴,所以它就永远长不出第九条尾巴。直到有一天它帮助了一个少年渡过难关,问少年要实现什么愿望,少年说,我的愿望是你长出第九条尾巴,但是前一条尾巴不会脱落,于是,猫有了九条尾巴成了猫仙。

也因此,罗振宇有时候显得不近人情,让人琢磨不透。在他的微信平台上,每天有骂他的人,他立即拉黑,给他提意见的人,他立即说,给啥吃啥,不许挑食,态度不甚友好。“道理非常简单,我不是商家,这是我家,你到我家做客,我给你端上一盆水果,你觉得不好吃给我忍着,否则你叫没教养!对吧?因为我要吸引的人,就是盼着我好的人,这个少年希望我好,我的第九条尾巴就出来了,这就是我的自媒体逻辑。”

“我满意于自己依旧那么的不会做人,对喜欢我的人笑脸相待,对厌烦我的人敷衍了事。”或许,许嵩的原话可以这样改写,来形容罗振宇。

至于“罗振宇为何160万元求包养成功”,按照罗振宇的说法,买会员的人有三类:第一类属于打赏,觉得罗胖不容易;第二类则是好奇,不知道罗胖在干嘛,买了看看你在干嘛;第三类则是信任,觉得罗胖还比较靠谱。

这件让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的事情发生后,自然次日便在媒体和众人之间炸开了锅,《罗辑思维》又得到新一轮的宣传。

罗氏狂想曲

在罗振宇看来,做自媒体外部环境在2012年已经成熟:体验经济成为主流、小而美的观念被人们接受和技术门槛降低。“中国30多年的变革让我明白一件事,就是人一定得活在趋势中,待在下降通道里会非常痛苦。其他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顺应了这个趋势。”

诚如申音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自媒体就是人本身。”罗振宇也一直在强调自媒体“人格魅力体”的核心,“内容不重要,渠道不重要,重要的是人格,重要的是谁说的,比如说杨幂,她发一个问号就有几万人关心她今天怎么了。”而罗振宇在《罗辑思维》里要做到的便是“有种、有趣、有料”,形成自己特有的魅力。

罗辑思维团队也正致力于打造一个有灵魂的知识社群,实现一帮自由人的自由联合。罗振宇用十六个字把这群人概括为:爱智求真、积极上进、自由阳光、人格健全。而他的目标是十万人,“十万人就意味着,我不管你用什么方式,是看我的广告还是捐赠,一年给我贡献两百块钱我就有两千万,然后我一个三五人的团队可以很体面地在这个世界上获得一个社会地位,然后干自己喜欢的事。”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是不是狂想,我们拭目以待。

“《罗辑思维》是一个要跨越十年的互联网实验。”落脚到实验二字上,也就意味着《罗辑思维》的前路困难重重,如内容如何持续、盈利模式仍不甚明晰等,但同时也意味着路上看到的都是全新的风景,也还有试错的资格。“我所知道的和我现在做的都是错的,只不过我不知道它按什么顺序在什么时候逐个地去错而已。”

我们不妨等到十年后,看看自媒体,看看罗振宇和《罗辑思维》,看需不需要回头。

编辑手记罗振宇有自己的一套“生物进化论”:如果有一天,你们发现我看不惯你们了,请记住,一定是我老糊涂了,我混蛋。也正基于此,我们才能看到他延续到40岁的叛逆青春——把握时代的趋势,敢于做自己喜欢的事,重视人的价值。自媒体的未来,我们不敢轻易定论,但当若干年后的某日,我们重新看自媒体时,罗振宇至少是其中一个不该被疏忽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