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戛纳的60寿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个办了60届的电影节,一个早已被全世界认可的电影节,戛纳电影节在电影江湖里的至尊地位毋庸置疑。今年5月,在戛纳的60大寿之际,作为一种纪念,电影节邀请了30余位导演,每人拍摄一部纪念短片。循着大多数人的思维模式,这些“献礼”片应该多是溢美之辞,谁曾想,除了包括中国受邀导演在内的少部分人献上“体面贺礼”之外,其余大多数人的影片内容依旧充斥着对电影乃至整个社会的抨击与反思,而且态度激烈,尤其在会上波兰斯基的拂袖而去,显示出艺术家的本分和一种真正对电影尊重的态度。
但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今年的戛纳电影节,越来越表现出它在“艺术”与“商业”两个名词之间的矛盾和摇摆,所谓“商业搭台,艺术唱戏”,甚至让人感觉有向好莱坞文化“谄媚”之嫌。不只如此,好莱坞的明星如今也在享受着法国人最为尊贵的礼遇。
如果在今年戛纳电影节所有的红地毯走秀场景里评选一部“人气王”,那么非《十三罗汉》这部贴着鲜明好莱坞标签的大片莫属。该片的几位大明星乔治・克鲁尼、布拉德・皮特、马特・戴蒙等的集体亮相,掩盖了其他所有剧组的锋芒,其热烈场面甚至可媲美开幕式和闭幕式。以群星荟萃著称的戛纳红地毯,正在遭遇好莱坞一枝独秀的尴尬。这反映着一个严峻的事实:除了好莱坞,还有谁,拥有跨越国界的影响力?
也可以说,高擎世界艺术电影大旗的戛纳终究没有抵挡住好莱坞势力的入侵。现在的戛纳,对美国电影的“厚爱”已经显而易见。近十年来的金棕榈大奖,美国电影摘得三次,成为获大奖最多的国家,本届最佳导演奖也颁给了执导《潜水钟与蝴蝶》的美国导演朱利安・萧贝尔。而作为东道主的法国,十年间却从未问鼎过该奖项,纯粹的法国本土电影登基金棕榈已经要上溯至1987年的《在撒旦的阳光下》。一边是好莱坞的入侵与蚕食,一边是本土电影的坚守与萎缩,这不能算是法国人独有的遭遇,却是所有人心底深藏的一种无奈。
不过,也不能一以概之,看看获奖名单,法国式的骄傲与自由的天性仍旧在戛纳的风骨里得以确立。任何一个熟悉戛纳口味的人都知道,越是反思与批判,越是跟美国主流文化唱反调,就越是容易在金棕榈上有好的表现,之前的《华氏9.11》是这种“戛纳风格”最为形象的体现。细瞧今年的颁奖名单,同样有这种浓重的“法国口味”。勇夺“金棕榈”的《四月三周两天》出自罗马尼亚导演克里斯蒂安・蒙吉之手,这是他继2002年《西方》后第二次冲击金棕榈。他不仅圆了自己的梦,也为罗马尼亚捧回了第一枚“金棕榈”。这部影片在众多参赛片立独行,将视角对准“堕胎”――这个曾被罗马尼亚法律禁止的行为。片中的女主角帮同学好友堕胎,最后自己也成为受害者。片名指的是腹中胎儿的“年龄”。全片故事流畅,观者无不为之动容。颁奖典礼结束后,九大评委之一、诺贝尔文学巨匠帕慕克表示:“‘四月’是惟一没有争议的赢家,我们所有人都一致决定给它大奖。”而克里斯蒂安对于获奖也显得异常激动,“这是一个神话般的夜晚,一年前我根本没有想到有这样美妙的结果,因为我们曾经连拍这部片的钱都不够”。
获得胜利的还有亚洲电影――韩国影星全度妍在导演李沧东的回归之作《密阳》中塑造了一个无法融入新生活、最后因儿子被撕票而精神失常的中年女性,分寸拿捏老到,得到一致好评,斩获影后可谓名至实归。日本导演河濑直美的《殡之森》到闭幕的前两天才亮相,而且乏人问津,甚至不少观众因为嫌影片沉闷而中途退场,但该片最后爆冷捧得评委会大奖。
而本届电影节惟一的遗憾是华语电影――这个戛纳曾经的宠儿,却全军覆没于竞赛单元,甚至在“一种关注”单元里,导演李杨和他备受媒体好评的《盲山》也一无所获,有人评论:“(中国电影)引以为豪的‘获奖秘方’正在失去它当年的效力,各大电影节普遍具有了‘抗药性’,很容易分辨出,你是用心在拍一部电影,进行纯粹的自我表达,还是怀着某种目的,依靠贩卖某种陌生文化来获取名就功成。”
所幸那些到场的华人明星,像巩俐、章子怡、杨紫琼、张曼玉、王家卫等人,还在捍卫华语电影的荣光。此外在由贾樟柯担任评委会主席的“电影基石”单元里,来自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陈涛凭借作品《入道》,从16部短片作品中成功突围获得二等奖。中国电影,至少还有一点年轻的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