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加息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加息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究竟有多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2006年开始,中国股票市场一路高歌猛进,这对广大的投资者而言的确是一个积累财富的好机会。但2007年以来股票市场的大幅波动,特别是5月份以后的波动,还是引起了人们的警惕,有人认为中国可能正在制造新一轮的资产泡沫,这种正在泛滥的流动性引起了资产价格的大幅上涨。因此,许多人建议国家应当通过加息来紧缩流动性,给发热的股票市场降降温。本文以此为起点和依据,简单分析了银行加息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加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但是,不同的行业受加息的冲击并不一样。对股市的影响可以分为长期影响和短期影响。在短期内,由于存在价格粘性,股票价格与市场利率是成反比关系的,市场利率越低,股票市场价格就越高。因此,在加息公布的第一个交易日,股指马上出现回落,加之,市场担心加息周期的拐点已经形成,所以可能会将这种效应放大,对股市造成短期的冲击在所难免。

在长期影响方面。本人通过对股票市场成立以来的GDP增长率、股票市场走势和利率调整三者的结合分析发现,短期内利率调整对股市产生的政策效应远大于其通过实际经济对股市产生的影响,其作用是外在和直接的,但经济周期对股市周期的决定作用是长期、内在和根本的,股市周期最终要向经济周期合理复归。例如,1996年以后,经济增长放缓,GDP持续下滑,股市却由于利率下调等政策由紧趋松呈现出大牛市行情,与经济周期暂时相背离。2001年6月以后,股市大幅下跌,开始与经济周期趋于一致。因而,经济周期决定股市周期,只要经济态势良好,股市跌了还要涨;反之,经济下跌,股市涨了还要跌。

一、加息能稳定股票市场

2007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即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3.06%提高到3.33%;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6.57%提高到6.84%;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上调0.09个百分点。本次利率调整有利于引导货币信贷和投资的合理增长;有利于调节和稳定通货膨胀预期,维护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此次加息应当说在情理之中。6月份CPI突破4.4%,表明通胀已经形成,而粮食因素在CPI增长中比重较大并不代表不会出现通胀。事实上,去年已经形成通胀趋势,PPI表现得比较明显,但由于粮食价格的下跌掩盖了这种通胀。今年粮食价格的上涨更表明通胀在扩散。因此,从抑制通胀的角度来说,加息是必须的。

加息对股市的稳定是有帮助的。这个结论的前提就是中国的利率远远低于均衡水平,流动性泛滥的情形非常严重,短期内难以“驯服”。中国的银行存款利率仅仅只有3.06%,扣除利息税之后,有效名义利率才2.45%。假设今年的CPI像央行课题组报告所预测的“在3.2%附近”,那么居民的实际利率为-0.75%,持续的负利率不可避免地让居民产生保值增值的投资安排。而中国的投资渠道只有两个:楼市或者股市。楼市的投资进入门槛较高,而股市则相对较低,很自然,大量居民存款开始了向股市“搬迁”的壮观进程。

根据其风险承受力和理性判断力,我们可将投资人群分成两类:弱者和强者。弱者就是那些风险厌恶者,他们很容易被震荡和突如其来的利空所吓住,他们的理性判断力非常微弱,以至于他们的反应是“过激”和“过火”的。毫无疑问,他们的脆弱性、跟风性和过激性将反过来“作用”于股市,使得股市呈现出奇异的暴涨暴跌的色彩。那所谓的“强者”(强者包括机构投资者)则是风险偏好者,他们对股市的变化有着较为稳定的认知和判断。

可以简单举一个例子来证明弱者和强者对待风险的承受力。“5・30”(印花税)行情之后,股市经受暴跌的考验,但我们发现,在非超级大盘股的类别里(即不考虑中行、工行以及中石化这样的股票),每股价格在40元以上的高价股的抗跌性要远远超过市场的平均水平。虽然高价股往往有优良的业绩支撑,但有趣的是,即使用同一个市盈率水平(或者同等程度的概念题材)来比较,我们也会发现,高价股的抗跌能力要远远强于低价股。也就是说,高价股的抗跌性的秘诀不仅仅来自于优良的业绩、概念或者内涵管理价值,而是在于购买高价股的人群。对于那些新股民和弱民来说,他们不敢购买高价股,因为他们认为这是高风险的股票。于是,高价产生某种甄别机制,让那些风险厌恶者和低风险承受者“望而却步”,而购买高价股的人大多是强者,强者的聚合反而使得高价股具有更强的抗跌性和合理波动性。

虽然股市的泡沫同低利率高度相关,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取消了负利率之后,中国的股市就不会上涨。实际上,利率和股市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呈现出一种非线性关系。当利率足够高的时候,肯定将股市遏制并打压下来,挤压掉泡沫。但在利率没有越过均衡利率之前,没有达到这个致命打击点之前,即使利率还处于不断上浮的过程,股市依然会膨胀,但它是温和、可控的。而负利率政策把这一切都“扭曲”了,它既制造了令人不安的“疯牛行情”,也衍生出令人恐惧的暴跌惨相。实际上,如果真的想建立一个稳定上涨的合理牛市的话,中国不仅要取消或降低利息税,还要早点加息。

二、加息无法根除股票市场的过热倾向

从理论上分析,提高利率可能会通过多个渠道来影响股票市场。传统的理论认为,股票市场是经济的“晴雨表”,宏观经济向好,股票市场会相应地上升,反之,股票市场则会下跌。“晴雨表”理论的核心是,股票市场的涨跌不过是对宏观经济运行状态变化的一个反应。如果提高利率压制了总需求,从而造成了经济增长率的下降,那么,按照“晴雨表”理论,股票市场就会下跌。

按照股利贴现模型,股票价格是每股收益按照利率贴现后反映出的“贴现值”,或者说,股票价格与利率是反向变化的:利率上升,股票价格会下跌;反之,利率下降,股票价格则会上升。但理论分析在现实情况面前常常显得苍白无力。现实情况证明,股票价格的变化与利率之间的这种关系似乎是根本不存在的。2006年4月28日,央行提高0.27个百分点的贷款利率,但在此后两个星期的交易中,上证综合指数上升了15%以上。2006年8月18日,央行再次提高0.27个百分点的存贷款利率,股票市场非但没有下跌,反而迎来了这一轮股票市场运动周期的最大升幅。这足以说明,股票市场与利率调整政策基本上不存在相关性。

当然,提高利率会提高人们在银行存款的收益,因此会有更多的人将钱存入银行,而不是投入到股票市场当中,这是对资产选择理论的一个简单运用。2006年10月以来,中国居民的储蓄存款增长率有所下降,这与股票市场的大幅上涨有直接的联系。但是,在一个爆发式增长的市场环境里,广大的投资者更注重的往往是相对收益率,而忽视潜在的风险。因此,如果没有风险的充分暴露,提高利率仍然无法抑制人们参与股票市场的热情。

在近几年强劲的宏观经济表现下,一些行业企业的利润大幅度增加,为市场的上涨提供了基础。另外,股票市场价格的上涨既可能是前几年压抑的投机心理的集中暴发,但与人民币不断升值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回过头来看,这一轮股票市场行情的起点大致与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在时间上是不谋而合的,此后,人民币升值与股票市场的上升如影随形。到2006年9月份之后,随着人民币加速升值的迹象越来越明显,市场终于按捺不住了,出现了加速上升的行情。

我们再看看在人民币升值的过程中,机构投资者对人民币升值对股票市场影响的共识吧:银行与地产板块是人民币升值的最大受益者。不出机构投资者的预料,银行与地产股吹响了股票市场加速上涨并逐渐酝酿、制造泡沫的号角。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这样的事实:人民币升值是撬动中国股票市场最近爆发式上涨的杠杆和动力。从日本等国外的经验教训中也可以看出,伴随着本币的升值,往往形成资产价格泡沫。

中国经济正走向过热,加息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对金融性上市公司是个利好消息,因为加息预示着将有大量资金回笼;对房地产来说,加息则表明了政策导向的抑制作用;对居民的金融资产所有制结构也会产生一定影响,会改变居民的投资理财策略。但是,对流动性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也不会太大,应该不会改变股票市场的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