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i理念视频公开课制作的实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i理念视频公开课制作的实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回顾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分析了视频公开课的现状及其建设的必要性,结合网络技术与网路教学研究的发展提出基于i理念的思想,并阐述了其内涵,使i理念贯穿了视频公开课建设的全过程。分析了视频公开课制作系统的可选设计方案,基于i理念最终确定视频公开课制作系统的设计,予以实施并投入使用。基于i理念设计了视频公开课制作的整个流程,并对流程的每个环节作了规范和要求。以我校第一批通过的两门视频公开课为例,分析了其产生的社会效应,对视频公开课的发展作了一定的推断。

[关键词] 视频公开课; i理念; 人性化设计; 视频公开课制作系统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宋建功(1969—),男,北京房山区人。工程师,长期从事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网络教学、教务信息系统开发等研究工作。E-mail:sjg@buaa.省略。

一、视频公开课发展的现状及必要性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至今,从传统的模拟信号音视频教学资源到数字化音视频教学资源,从基于广播和闭路电视的教学传播方式到基于网络的音视频点播方式,无论是从教学资源的数量还是教学方式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教学技术不断深入,各种基于网络教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研究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作为网络教学的受众到底有多少人从中得到益处呢?就大学而言,传统网络教学大多基于本校范围,受益者基本是在校学生,人数应小于等于本校学生人数,这对于终身学习的理念以及国内外大学之间教学资源共享显然是一个桎梏。将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开放是当今国内外大学普遍关心的一种教学模式。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开放教育资源”一词作出的表述,开放教育资源是指免费、公开提供给教育者、学生、自学者可反复使用于教学、学习和研究的数字化材料。它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学习资源:课件、内容模块、学习对象、学习支持和评价工具、在线学习社区;(2)教师支持资源:为教师提供能够制作、改编和使用开放教育资源的工具及辅助资料,师资培训资料和其他教学工具;(3)确保教育和教育实践质量的资源。[1]当今在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中,课程视频是率先公开的教育资源。

率先提供公开课服务的是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世界顶尖名校,课程涉及经济、人文、社会、工学等多门学科。而真正得到我国广大网民青睐是从2010年开始,这主要归功于新浪、搜狐、网易等大网站推出的教育频道视频公开课,更应感谢国内一些影视字幕组为其配中文字幕,现在网上“淘课”已经成为一种潮流。[2]对此我国教育部门及各大高校该怎么办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在《教育部2011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方针。“全面部署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教育信息化规划。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及管理体制、组织体系及建设运行机制。启动建设国家优质教育资源中心。大力提高教育管理与公共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建设统一的教育公共服务网络平台。以视频公开课为突破口,探索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新模式和新机制。”[3]为此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文《关于开展视频公开课选题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1〕80号),文中指出“2011年将以985高校为主体,完成首批有一定影响力、受众面广的视频公开课建设”,并具体部署了工作进度及相关技术要求。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校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开展了视频公开课的建设,在时间紧任务急的情况下,圆满地完成了工作。

二、视频公开课制作理念

互联网(Internet)自诞生之日,迅速得到了普遍认可,原因就是其丰富的网络资源及方便的服务模式。传统的服务理念是提供资源供使用者使用,因此产生了一系列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服务模式,如电子商务(e-Business)为商家与客户提供在线交易服务,电子管理(e-Management)为企事业提供在线的管理业务,电子邮件(e-Mail)为广大用户提供电子信函服务。尤其是在线学习(e-Learning)在大中小学引起了空前的教学模式的革命,无数专家和教师对此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产生了一大批诸如“协作式教学”、“在线学习”等教学模式,并建设了网络教学系统、教学资源系统、VOD系统等各类基于Internet的教学系统,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这种服务理念存在三方面不足:(1)过多地考虑如何采用更先进的技术架构,对于用户如何操作方便,用户感受良好的操作界面设计等方面没有上升到i理念的高度;(2)系统功能追求全面、复杂,对于用户群体的个性化需求考虑不够;(3)资源提供多而全,用户对资源的特殊需求和兴趣点考虑不够。因此,技术架构和管理模式设计上转变观念,形成以人为本的理念是网络服务的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的技术架构的出现,网络服务理念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由网络资源提供理念进一步发展为面向使用者的理念,使网络服务更加人性化。美国苹果公司开发的一系列产品及服务,如iPad、iPod、iCloud等,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我们可以称之为“i理念”。这一理念已经开始为人们所认可并运用于一些领域,教育网“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 网站域名www.iCourses.省略,网站Logo也为“爱课程(i-course)”。i理念纠其起源,来自于人性化设计理念。人性化设计是一种动态设计哲学,它没有确切的开始,更不会有终结,人性化设计以人为轴心展开设计思考,注意提升人的价值,尊重人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人性化设计理念体系可作如下概括:物理层次的关怀,即人性化设计的产品要让产品使用者与产品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心理层次的关怀,实际上往往是使用者难以言说和察觉的一种良好感受;人群细分的关怀,即设计要充分考虑弱势人群的感受;社会层次的关怀,要考虑到设计对全社会及自然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如环境保护、绿色设计等。[4]

因此,“i理念”可定义为在人性化设计的基础上,注重采用最新的技术架构,但并不一味地追求技术最新,而是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产品及服务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心理舒适感,同时又引领着人们尝试使用最新的技术成果。i理念的内涵可以理解为静态和动态两层含义,静态含义是指“MY”即我的,如我的课程、我的云等,使用户感觉产品功能、资源和服务就是为我个人设计的,完全满足我的需求;动态含义是“I DO”,就是“我”主动做什么,如我可以根据我的兴趣和需要主动地选择网络服务与资源。两层含义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i理念的外延可以是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在教学课程设计上,充分考虑学生感受,让学生感到“我的课程我爱学”;在建筑行业,楼盘、小区设计充分体现人性化,让住户感觉“我的房子我做主”;在各行业的网络服务上,让网络用户感受到“这是我的网络家园”,等等。

正是基于i理念,我们充分考虑对教师、学生及工作人员的人文关怀,设计并实施了视频公开课制作系统,同时制定了制作流程及相关规范。

三、视频公开课系统设计及应用

i理念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为保证高质量的公开课视频,设计合理的制作系统是关键一环。目前各高校普遍采用的课程视频制作方法各有特色,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 传统现场拍摄方式

图1 传统课程摄像方式

该方式需要在教室架设多台摄像机,如图1所示。根据视频公开课的具体要求,至少需要架设板书机位(机位1)、教师机位(机位2)和学生机位(机位3)三台摄像机及相关线路,分别位于教室前后不同位置,由工作人员现场操作三台摄像机。优点是三个机位各自拍摄特定场景,人工操作可以紧跟教师讲课内容,使得原始素材充足,后期编辑可以保留全部教学内容,不丢失任何课堂信息,但缺点也是很明显的。缺点一,现场拍摄需要工作人员多,工作人员负担重,如图1所示的拍摄方式至少需要三人;缺点二,增加了后期制作的工作量,后期需要采集、编辑视频、制作片头和片尾等工作;缺点三,由于现场拍摄,会给教师和学生的讲课与听课造成不好的心理影响,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心理不舒适感,不符合i理念的人文精神。

2. 自动录播方式

自动录播系统已经被很多高校采用,用于录制各类课程视频。根据我校学科特点,可采用理工类课程录播系统架构设计,系统包括智能定位、多路摄像机、VGA信息采集、音频采集、切换控制模块、录制工作站及远程管理模块等,如图2所示。[5]优点是课程视频一次生成,不需要人工干涉,极大地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并且由于课堂现场无需操作人员,使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不受影响,充分体现i理念的人文关怀;缺点是现在市场上的录播系统智能化程度并没有希望的那么高,对于特殊镜头及意外情况的处理无法实现。如果对于要求不高的普通网络视频教学是可行的,但对于视频公开课这样高的要求显然是不能满足的。

图2 自动录播系统[6]

因此,以上两种方案都不足取,我们必须设计一种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工作人员工作量、使课堂教学不受影响,同时又尽量采用先进的技术架构以保证高质量的课程视频的体现i理念的录播系统。

3. 网络监控手动录播系统

i理念就是要充分考虑教师讲课与学生听课的心理舒适感,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又要尽量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根据我校理工科大学特点,并遵照上级对视频公开课的技术要求,基于i理念我们进行了视频公开课录制系统的设计并予以实施,拓扑结构如图3所示。该系统为网路监控手动录播系统,设计采用录制现场与录制操作空间分开,分为录像教室子系统和录像控制间子系统。同时,系统集成了自动录播系统的采集、编码和录制等功能模块,工作人员在单独的录像控制间里对视频特技切换台、摄像头遥控键盘等设备进行手动操作,使得教师讲课不受任何干扰,课程录制过程对教师和学生是透明的。

上级部门制定了《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标准中规定了录制场地与设备、制作要求、技术指标、元数据填写规范等内容的要求。规定比较宽泛,但具体如何实施呢?根据网易统计,课程视频支持iPhone、iPad、Android等客户端的下载和收藏,或者通过微博等媒介进行分享传播。[7]为适应以上这些客户端观看视频公开课,我们采用 H.264编码,封装于MP4文件格式。此外,大学课程所涉及的学科众多,课程特点差异较大,因此在录制系统的设计上也考虑到这些差异性。[8]

(1)录像教室子系统设计

首先,在教室安装三台高清云台摄像机分别覆盖板书机位、教师机位和学生机位,受控于录像控制间子系统的摄像头遥控键盘,其输出信号给录像控制子系统的视频特技切换台;教师讲课笔记本电脑VGA信号输出到讲台多媒体中控,进而到VGA分配器,VGA分配器输出信号一路给教室投影机投射到讲台幕布,另一路给录像控制间子系统的视频特技切换台;两路无线手持话筒为学生回答问题使用,无线领夹话筒用于教师讲课,三路音频输出到录像控制间子系统的视频特技切换台;四路教室吸顶喇叭覆盖教室全部范围,使学生可以清晰地听课,其输入来自功率放大后的视频特技切换台;讲台吸顶喇叭和指示灯主要是用于录制控制间的工作人员通知教师准备开始课程录制和其他意外情况的通知。

图3 视频公开课系统拓扑图

(2)录制控制间子系统设计

摄像头遥控键盘通过RS232控制线控制三台云台摄像机的定位和推拉;视频特技切换台用于切换来自录像教室子系统的音视频及VGA信号以形成电影模式的单流音视频,并通过专业监视器和音箱预览;视频特技切换台输出一路给非编工作站进行编码和录制,另一路给录放机进行备份录制;通知话筒及指示灯开关用与教师联系,通知教师开始录课,最终完成录制工作。

该系统设计在保证视频公开课质量的前提下,不影响教师的教学活动,同时又充分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体现了i理念的精神实质。

四、视频公开课制作流程及规范要求

i理念体现的是对人的人文关怀和情感关注,但如何落到实处是一个要深入研究的问题。视频公开课录制工作涉及教师、学生、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等多方面人员,如何相互协作使视频公开课制作能够高效率、高质量地按时完成,除了符合上级技术要求、功能完善课程录制系统外,还应有一套合理的制作流程和相应的规范要求,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参与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增加工作过程中的舒适感。

1. 视频公开课制作工作流程

视频公开课制作工作流程如图4所示。启动工作主要是确定要上报的课程,明确各项工作的时间节点,并通知教师备课。教师备课要求按每讲不少于30分钟准备,准备好PPT及相关课件,着装整齐。

试讲与正式录制。在正式录制前,按照教师意愿,可以试讲五分钟,然后请教师观看录像效果,准备正式录制。在无歧义的前提下,正式录制课程。所有通话工作人员都是在控制间用专用话筒通知教师,教师讲话在控制间监听,教师看后墙指示灯,“灯亮”是准备录课,“灯灭”是开始录课。

图4 视频公开课制作工作流程

后期编辑。对于录制好的课程素材进行后期编辑,修正视频中的瑕疵,并制作具有学校和课程特色的片头及片尾。

字幕录入与修改。根据编辑好的课程视频,请专业人员录入字幕,并进行反复校对和修改。

编辑字幕。用专业字幕编辑软件根据课程视频进行编辑,设置适合的字体、字号、颜色及风格。最主要的工作是设置字幕与视频同步。

专家审查。在初步确定课程视频后,请课程本领域三位专家对课程视频进行全面审查,根据专家修改意见对视频的全部内容进行修改。

教师自审查。最后由讲课教师本人亲自审查课程视频,经反复修改,最终确认无误后,按照上级要求的视频格式提交成品。

2. 规范要求

针对视频公开课制作的每一环节,都应有相应的规范和要求,视频公开课制作所有参与人员遵照执行,以保证最终成品的质量和最高的工作效率。

启动工作要求。由教务处牵头组成专家组推荐要上报的课程,并按照上级文件要求确定具体的时间节点及负责的部门和人员,责任到人。

教师备课要求和规范。视频公开课面向社会大众,对教师备课应有特殊的要求,不同于日常授课。要求教师按照每讲30分钟准备教学内容;PPT及课件比例按16∶9制作,[9]统一采用学校LOGO,标题要求书写规范且前后一致,背景彩适中,不宜过亮或过暗,文字采用常用字体,标点正确,字体颜色应与背景色反差大;要求教师讲课时着装庄重。

视频公开课制作要求。系统基于i理念的人性化设计,视频录制技术指标按上级文件《视频公开课交付视、音频文件的格式及技术参数要求》结合本系统作出规定。要求课程采用电影模式单流录制,操作人员要紧跟课程内容,适时镜头跟踪、切换场景及PPT。视频压缩采用H.264编码,文件格式为MP4;采用高清16∶9拍摄,分辨率为1024×576,视频帧率为25帧/秒,逐行扫描;音频压缩采用AAC格式,采样率为48KHz,码流128Kbps,双声道混音处理。[10]

字幕制作要求和规范。规定字幕录入与校对由不同人员完成,要求校对修改三遍,在此基础上,采用专业软件编辑字幕,同时按照课程视频实行校准以保证音字时间同步。字幕文件为独立的SRT格式,每屏单行显示唱词,不超过18字,可使用特殊意义标点及符号,长句根据语气语义断开。[11]

专家审查及教师自审要求。在课程视频基本无误的前提下,请三位同行专家对课程视频进行全面审查,主要审查教学内容的正确性、科学性、逻辑性等方面。最后由教师自己全面审查,对视频质量讲课内容负责,以确认最终成品的质量。

五、视频公开课的社会效应

我校应上级工作部署,利用假期开展视频公开课的制作和上报工作。首批制作并上报了四门视频课程,共计20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其中有两门课直接录用,分别是姚小玲教授主讲的“演讲与口才”和杨超教授主讲的“航空航天概论”,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两门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众多网友发表了感言。通过网友的评论,我们可以看出自从开展视频公开课建设以来,已经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人文类课程普遍受到欢迎,正如中央电视台长盛不衰的栏目“百家讲坛”全部是人文类节目,而理工类的普及课程也开始受到社会的关注;第二,听课者的范围从上小学的儿童到花甲老人,从在校大学生到职场工作者,从普通老百姓到中学大学教师,都能从中得到益处。因此,积极开展视频公开课建设,不断推出普遍受欢迎的课程将会收到长远的社会效益,真正达到了“爱课程”的效果,体现了i理念的人文关怀。

六、结束语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12]大学课程走出大学校园,普及到社会,一方面使国内国际各高校之间可以共享优质课程,另一方面受益者也从大学生扩展到全社会,使全社会都受益已经是一个趋势。虽然视频公开课建设尚在起步阶段,我们也听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如民营机构盈利难题[13]等,但只要我们视频公开课的建设工作基于i理念,充分考虑人性化设计,体现人文关怀,从教学质量、视频制作、网络建设等方面不断改进,视频公开课的社会影响将会不断扩大。

[参考文献]

[1] 潘彩霞,徐有平. 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的教学应用探索[J].软件导刊,2011,(7):187.

[2] 梁嘉. 基于世界名校公开课“淘课”热的调查与分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4(下半月):68.

[3] 教育部2011年工作要点[N].中国教育报,2011-2-10-001.

[4] 朱岩岳. 浅议人性化设计[J].皖西学院学报, 2004,(6):150.

[5] [6] [8] 宋建功,张冀中. 高校课程录播系统需求差异性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11,(7):131~135.

[7] [13] 朱文利等.国内公开课难题重重[N].电脑报, 2011-10-31(A07).

[9] [10] [11] 关于开展视频公开课选题申报工作的通知(视频公开课交付视、音频文件的格式及技术参数要求)[Z].教高司函〔2011〕80 号

[12] [唐]刘禹锡.乌衣巷[DB/OL]. baike.省略/view/131760.htm#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