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人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人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的作品针砭时事、鞭辟入里,其散文更是在不同时期展现出极其不同的艺术特点。对于生命、自由,龙应台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毫不随波逐流的思想,是其个人尊严的完整体现,给当代年轻一代巨大的感染与启示。

关键词:龙应台;散文;尊严;思想

在众多文体形式中,散文被称为最自由、最灵活的一个。著名散文家李广田曾作过这样的比喻,“散文很像一条河流,它顺了壑谷,避了丘陵,凡可以流到它就流到”。叙事技巧的纷呈加上视角和描法的富于变化,使散文游刃有余于写景状物叙事记人间,如奔腾流水,能宽能窄,或急或缓。龙应台的散文也自然是纷繁的。无论是充满论辩意味的思考,还是满载亲情的信笺,即便单纯地拿着相机的独步,似乎也合着散文独有的韵律,变得别有一番滋味了。

如果说《野火集》一类的批判文章是为了“指控现在的中国人丧失道德的勇气”,旨在“要求学生争取独立思考的空间,要求政治的开放与容忍”,“撕掉蒙眼布!让子女、学生、人民,都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自己的头脑去想!”的话,那么后来出版的三部散文集则更像是龙应台一步步体味生命的三部曲。

一、新生

1986年至1988年,初为人母的龙应台旅居瑞士,开始从一个单纯的母亲的角度,安静却又掩饰不住欣喜地观察着自己双手迎接来的小生命的成长变化。这部2005年出版的《孩子你慢慢来》,就像是一部成长日记。或长或短的文字里,记录着的尽是些极细小甚至琐碎的事。“爸爸”、“妈妈、”“华安”等第三人称的使用,让整部作品镜头式地次第展开,温情脉脉如同故事般娓娓道来。

“能够这样见证宇宙的蕴吐,能够这样拥抱鲜活的生命,是多厚的恩泽啊!”[1]带着期待与敬畏,龙应台对孩子的出世充满了感恩。她时常盯着草地上像小狗一样爬呀爬的宝宝,独自呢喃“我的母亲也曾经坐在草地上远远地看着我爬行吧?现在,母亲的手背上布满了老人斑,那个曾经牵过我,抚过我头发的手。生命的来处和去处,我突然明白了,不透过书本和思考,透过那正在爬的孩子。”[2]也因为孩子,她懂了婆婆对于华安爸爸14岁之前的照片的独占,“现在这个男人当然完全地属于你,做妻子的你;但是他的过去却属于我,做母亲的我。”[3]工作不得不因为孩子而搁置,从前的理想与愿望像是多米诺骨牌一样顺次后延。然而就算是要把所有的写作都挪到深夜进行,龙应台仍愿意牵着孩子的手,陪他认识整个世界。“一路上,两个人都很忙碌。妈妈必须做导游,给安安介绍这个世界,安安是新来的。而妈妈漏掉的东西,安安得指出来,提醒她。”[4]却也是在认识世界的同时,龙应台表达出了对于部分童话故事的担忧和不赞同,对神话、迷信、信仰的难以解释,对安安将要与即将出生的弟弟平分自己的世界和父母的爱的隐隐辛酸。

这一时期的作品呈现出深情婉约的笔触,和之前的满怀质疑、犀利以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生命本质和起点的素面相对,不是安逸生活的开始,却是另一股灵感与思考的碰撞。 “谁能告诉我做‘母亲’和做‘个人’之间怎么平衡?我爱极了做母亲,只要把孩子的头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觉得幸福。可是我也是个需要极大的内在空间的个人,像一匹野狼,不能没有它空旷的野地和清冷的月光。女性主义者,如果你不曾体验过生养的喜悦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诉我些什么?”[5]新的体验让龙应台将目光重新转向生命与亲情,而“爱”这一永恒的话题,也着实能引起更多人的回忆与思考。每一篇短小的章节,都不免让没有子女的人想到自己的童年和曾在身边亦步亦趋的母亲;不免让有了子女的人,不觉又翻开泛黄的相片,暗自重游。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5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6]

等待,是为了充分认知一个生命,不会因为妄自菲薄而亵渎。这其实是对于生命的肯定与尊重。随着孩子的长大,背影的渐次远去,如何消除代沟与隔阂,达到心灵上信任的对话,成为龙应台生命课题的第二章。

二、成长

记忆里还是一天到晚粘在自己身边的孩子,却在岁月的无声变迁里长成一米八四的大小伙儿。“线条棱角分明,眼神宁静深沉,透着一种独立的距离,手里拿着红酒杯,坐在桌子的那一端,有一点‘冷’地看着你。” “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7]面对距离的遥远及难得见面的相对无言,带着八分认真,二分的知性怀疑,龙应台决心采用书信的方式,开始重新认识这个“人”。

三十五封信间,饱含了一位母亲对于远方的孩子的牵挂,然而她更清醒地认识到,家常、叮嘱再不适合十八岁的安德烈了。在保证不会遭到强烈排斥的前提下,她能进入那个未知世界的途径,只有探寻他的思想。一个在德国长大的孩子,他究竟和中国本土的同龄人或是自己,有多大差异呢?自然,是在一个平等的、朋友的立场上来看。

从“国家”到“自由”,到几代人不同眼光里的“玩”的哲学,再讲讲十九岁的烦恼,在不同城市间的娱乐与咖啡文化……无所不包的话题里是两个年龄段的人世界观、价值观的激烈碰撞。然而母亲的角色又忍不住偷偷跑出来,为着儿子的一句“‘性、药、摇滚乐’的人生信条”急的火烧眉毛,赶忙发邮件寻求解释;知道“玩,可是说是天地之间学问的根本”,还是担心儿子有一天会变成冬天的蟋蟀,一事无成。

安德烈的信里曾提到“问我,瞭我,但是不要‘判’我”。这其实是很多有了自我意识的青年的普遍想法。成长给了他们相对独立的思想,他们希望能尽可能地被父母肯定,却总被当作“兽性发达的叛逆少年”。矛盾在无形中滋生,又碍于面子难以和解。“那做儿女的,往往自己已是三四十岁的人了,跟父母无法沟通;虽然心中有爱,但是爱,冻结在经年累月的沉默里,好像藏着一个疼痛的伤口,没有纱布可绑。”《亲爱的安德烈》一书巨大的意义就在于,它给同样有着代沟的家庭一个话匣、一个机会去互相体谅、了解。没有身份压迫的信件,单纯地交流着想法,朴实的语言里,流露着的,确是如同散文一般美好的意境与哲理。每一封信,何尝不是写给读者自己的呢?

在这些时而私密时而沉重,时而连自己都摸不着头脑的信件中,龙应台也终于完成了自己与孩子新的定位。“母亲思念成长的孩子,总是单向的;充满青春活力的孩子奔向他人生的愿景,眼睛热切地望着前方,母亲只能在后头张望他越来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线有多远,有多长,怎么一下子,就看不见了。” “我不能不意识到,我的任何话,一定都是废话……我只能让你跌倒,看着你跌倒,只能希望你会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希望阳光照过来,照亮你藏着忧伤的心,照亮你眼前看不见尽头的路。”[8]

三、分离

《亲爱的安德烈》就像一枚小小的雷达,在“滴滴滴”的探测间,龙应台确定了自己与孩子所隔的距离,应该行进的方向。而当行使母职似乎开始有些得心应手时,雷达上又蓦然辐射出另一个点,忽明忽暗,却格外强有力地在心房之上扣动着。谁不是从孩童时代走过,却只有在做了父母,面对了远去的背影,才会突然想起,自己是否也忘了回头望一眼,那背后的热切。

《目送》写父亲的死亡、母亲的衰老和失智,写对父母的怜惜和体恤,写兄弟的“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写一个人的走路、赏树、观鸟、拍照、生活……从牵着孩子幼小的手,情意满满的亲情,到青春后期孩子与自己渐行渐远的背影;从陪伴年迈母亲如带着女儿一般,思及自己也曾是父母眼前一去不返的背影,处处是让所有人感同身受的亲情滋味。“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9]

像是啼血的杜鹃的悲鸣,《目送》以平淡如止水的诗化的语言,在如画的意境间描摹着一种生命脆弱无常的悲苦。年轻时相信的东西,在长大后渐渐不相信;兄弟的聚首,常单纯只是为了父母,似乎少了这唯一的牵连,就会像风中的斗篷一样,各自滚向渺茫,相忘于人生的荒漠;家,因为亲人的离去,一不小心就会变成没有温暖只有压迫的地方;火车上失智的母亲用力拨开“我”的手,喊着要回家,却只是想要回到某段时光里;好不容易理解了过马路时父亲不自觉伸过来的手,却再也没有机会去牵……切身的经历,让每个场景、每个句字都显得格外真实,仿佛无端伸出众多的小触角,拭触着心灵最柔软的部分。对于生命本体的思考,同样提醒着年轻的一代,切勿留下相似的遗憾。

帕斯卡尔将人喻为有思想的芦苇。芦苇是自然界里脆弱的植物,在天地间飘摇,人若是芦苇,怕体现的也是生命的飘忽不定吧。然人毕竟是有思想的芦苇,能判断,能追求,能探索。为着真理,他能昂首于世间,有尊严地活着。因而人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丢了思想的人或空虚或糊涂,盲目追求认可他人的,只不过是离真理越发遥远,最终沦为他人的傀儡,毫无用处的牵线玩偶,又何谈尊严呢?龙应台虽然备受争议,但她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执着于她所提倡或认可的思想。当越来越多的理解支持在时间的流沙里浮现时,她的尊严难道不更令人感动吗?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更应当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像《野火集》里呐喊的那样“用自己的脑子想”,敢于挑战心中原有的价值,有尊严地活!

参考文献

[1]龙应台.野火集二十年纪念版序.天真女侠龙应台.文滙出版社.2005(8).第1页

[2]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文滙出版社. 2005(8).第41页

[3]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文滙出版社. 2005(8).第40页

[4]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文滙出版社. 2005(8).第10页

[5]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文滙出版社. 2005(8).第34页

[6]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文滙出版社. 2005(8).第4页

[7]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12).第1、2页

[8]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12).第102、87页

[9]龙应台.目送.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9).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