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生代农民工体育发展影响因素的归因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生代农民工体育发展影响因素的归因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新生代农民工体育发展是一个动态复杂的有机过程,它会涉及到诸多环境因素,这些环境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共同决定和影响新生代农民工体育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体育发展;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4-0045-02

新生代农民工体育发展会受到社会层面、企业层面和新生代农民工层面的影响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社会层面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户籍管理制度、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社会体育文化等;企业层面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工作环境、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等;新生代农民工层面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体育认知和理念水平、工资收入等。

一、社会层面的影响因素

1.以身份制度。改革开放以前,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国民社会经济运行中占据主导地位,与之相适应的人口管理制度集中表现为身份制的制度体系。身份制度尽管有利于人口管理和稀缺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这种制度将社会个体划分为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造成了城市和农村相互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导致了城市和农村生活模式的差异,束缚了部分社会个体的劳动生产、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制约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 。尽管改革开放以后的市场经济发展不断冲击着传统身份制度,但时至今天,如何改革身份制度仍处于讨论阶段,也就是说传统身份制度依然会对农村户口的个体、群体产生影响。虽然现行的户籍管理和身份制度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并不断朝向有利于社会阶层合理流动的方向改革和发展,然而多数流入到城市中的农村人口的各种权利得不到充分保障,其中包括新生代农民工的体育权利。这样,新生代农民工的体育权利既得不到工作和生活地――城市的合理保障,也得不到身份和户籍所在地――农村的正常维护。

2.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近年来,国家不断提高在社会文教方面的财政支出比例,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文教事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不断得到健全,大大提高了政府的公共体育服务能力和水平,对于满足国民的体育需求及变化,丰富国民体育文化活动,增强国民身体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已经构建起了城市、城区和社区三级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农村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也比较完善,基本实现每个自然村至少有一个体育活动场地。但是,在如何使用这些公共体育服务场地和设施方面尚缺少指导性的意见,现行的公共体育服务场地和设施管理制度多数没有将农民工作为权利主体之一,这样,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的体育需求、体育权利就得不到应有的满足和保障。目前,多数用人单位不解决工人的住宿问题,为了减少房租费用支出,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都会选择城郊或者城乡结合的区域租房,这些地区都属于城市化改造的地区,卫生环境差,社会秩序乱,生活条件差,相应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也不健全。

3.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身体素质是个体素质结构的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前提,对特定教育目标的实现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方面,任何素质教育内容的实施都必须以健康、优秀的身体素质作保证;另一方面,基础知识的学习、应用和创造、基本技能的掌握、使用和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身体素质的好坏。一些基础知识好、基本技能扎实的学生往往由于身体素质不好而中断学业,或者影响技能水平的提高。着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以人为本教育观念的集中体现和主要内容。如果说20世纪60年代的教育观念强调的是个人的工具性和社会功能,改革开放以后的“应试教育”强调的是个人功利,那么当前实施的素质教育强调的是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教育[2] 。然而,多数学校的教育发展仍然受着传统教育和应试教育理念的禁锢,固守着传统教育模式,在教育内容上过度强调知识学习,教育目标上偏重于学生成绩和升学率,在很大程度上忽视对学生的体育教育、体育知识学习、体育兴趣培养以及体育技能养成,进而使得走出校门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个体缺少正确的体育认知和必要的体育活动技能。

4.体育文化传播。体育文化是随着体育生活和体育活动实践逐渐产生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它是借助竞技性、娱乐性和教育性等方式,通过身体形态变化和动作技能来表现具有运动属性的文化[3]。体育文化在本质上具有动态性和辐射性,能够对外部社会环境产生不同程度地影响,这种影响过程就是体育文化的传播过程,即体育文化传播。按照学术界的已有定义,体育文化传播是指在文化背景下运用体育文化中的各种符号并借助媒介来实现交流信息的行为和过程。体育文化传播具有社会性、目的性、创造性、互动性等基本特征,有助于促进社会体育发展,推动体育产业发展,提高国民的体育意识和体育活动的积极性[4]。作为一个群体性文化的客观存在,体育文化传播的范围越广,产生影响越强,传播主体越多,形成的体育文化辐射和带动效应就越明显。体育文化传播需要有一定的基础、内容和方式,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或者不足,都有可能影响到传播的整体效应。近年来,中国的体育文化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不论在发展水平还是在整体实力上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文化传播的水平。体育文化传播水平不高往往会造成体育文化发展滞后,进而影响到新生代农民工体育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企业层面的影响因素

1.工作环境。与传统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背景、家庭环境和技能水平较好,就业环境相对宽松,对劳动权益有着高层次的诉求,就业选择既注重工资也注重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岗位要求、企业声望和发展机会等,不愿意选择工资不高、吃住不包、合同不签、保险不上、发展不大的单位[5]。但是,新生代农民工主要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而,多数新生代农民工难以从事稳定、高收入的工作,要么劳动强度大,要么劳动时间长,这些工作往往由靠务工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来做。劳动强度、劳动时间通常与劳动者脑、体力的支出量成正比,即劳动强度越大,劳动时间越长,劳动者支出的脑、体力越多,脑、体力恢复所消耗的时间也就越长。在歇班期间,多数新生代农民工会选择睡觉、放松或休养等方式来不断恢复体力、调整脑力,以保证持续工作的能力和精力,而很少选择体育活动,进而影响了新生代农民工体育的快速发展。

2.员工培训与开发制度。随着新经济时代的来临及其发展的纵深化,企业生存发展环境日益呈现出纷繁复杂、快速多变的特点,培训开发逐渐成为了员工持续学习、核心专长和技能提高、员工素质能力增强、领导方式和管理水平提升的有效途径。培训是企业向员工提供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开发是对员工的潜能开发与职业发展进行系统设计与规划的过程。员工培训与开发的方式具有多样性,可以多种方式交替并用,也可以侧重于某种方式,例如体育活动。体育活动既有助于提高员工的身体素质,也有助于培养员工的心理素质,还有助于强化员工的组织认同,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培养员工的服务意识,提高员工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目前多数企业的培训与开发理念落后,相关制度不完善,尤其是体育活动式的培训与开发,明显呈现出“不愿不能”的倾向性。“不愿”是指企业认为新生代农民工的流动性较大,跳槽率较高,不愿意对其进行体育活动式的培训和开发;“不能”是指企业不能对体育活动式的培训和开发进行准确认识、合理规划和有效把握。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事业的正常发展。

三、新生代农民工层面的影响因素

1.体育认知和理念水平。文化性是认识和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特征和本质的核心范畴。在充分肯定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同时,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的封闭性和局限性,及其与现代文化之间的不协调性。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性往往是以文化理念、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等为存在基础,表现为特定的文化认知和理念。在农村文化交织影响的模式下,绝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是按照农村的生活方式、经验、习俗和习惯来进行社会活动和社会思考,其中不乏长期居住在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只有当新生代农民工意识到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不和谐,并成为融入城市文化的障碍时,他们才会去反思农村文化的不适应性,并试图超越农村文化生活的阈限,然而,从目前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关系来看,这种反思和超越尚需要很长的发展时期。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性的缺失必然会影响到文化活动的开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新生代农民工体育文化性的不足肯定会导致其体育文化活动的缺乏。反过来,体育文化活动的缺失也会进一步加强体育文化性的不足。现实中,多数新生代农民工缺乏应有的体育认知和理念水平,他们既不懂得自身的体育爱好、兴趣和潜质,也不懂得体育运动的科学方式、方法和规则,甚至对体育活动根本没有参与的热情和愿望。

2.工资收入。收入水平决定消费水平,影响消费方式,制约消费结构。如果社会个体的收入水平较高,通常他的消费水平也会相对较高,消费方式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也较强,消费结构则趋于多样化和合理化。客观而言,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水平一般,劳动付出和劳动报酬不对等的情况较为突出。按照类型,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结构可以分为生存性消费、生活性消费和发展性消费,其中生存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主要包括衣食住行、社会交往方面的消费,发展性消费主要用于提高自身知识、水平、技能和素质等方面的消费。在新生代农民工消费结构体系中,生存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的比重较大,而发展性消费的比重较小。这既与目前新生代农民工生存和生活现状紧密联系,又与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收入水平较低紧密关联,加之体育活动的消费水平较高,使得多数新生代农民工根本没有足够的财力用于体育消费,进而造成新生代农民工体育活动积极性不高。

参考文献:

[1] 张敦福.现代社会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马金虎.简论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J].中国成人教育,2002,(3).

[3] 雷扬.体育文化传播的现状与问题[J].公共关系与传媒,2009,(12).

[4] 胡毅.体育文化传播发展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31).

[5] 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EB/OL].新华网,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