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子午流注气功导引推拿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子午流注气功导引推拿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子午流注气功导引推拿法适用于一般推拿所宜之病症,尤适于脏腑经络之病患。该方法更适合于未练过气功的患者。采用此法治疗能促进经络畅通,气血乃和。阴阳平复后,再指导练功以利根治疑难杂症,同时用以加速练功的效率。

子午流注推拿是根据人体经脉气血流注的盈亏及一天中阴阳消长变化的规律来调节人体内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子午流注可分为纳子和纳支法。子午流注推拿法主要是运用纳支法,以一天的时辰经气流注,分纳脏腑,结合补母泻子方法开穴,采用推拿手法的补泻术以治疗疾病。其方法有纳支法、补母泻子配穴法、主客配穴法、母子经配法、开穴通络法和内外经脉相引法。

一、纳支法

子午流注纳支法即十二经脉的气血中一天24小时循行,从半夜子时(即23时,至次日凌晨l时)开始。气血输注,从胆经起,按顺序相推。时辰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经脉为胆、肝、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和三焦。见下表(表略)。

二、补母泻子选穴法

补母泻子选穴是根据脏腑配合时辰,结合各经症状的虚实,通过十二经的井、荥、输、经、合(五俞穴)的五行关系,按“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原则,来选穴施行推拿补泻手法以治疗疾病。推拿手法之泻法有点、掐、拔、擦;补法有揉、摩、推拿法。详见下表(表略)。

三、主辅选经取穴法

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每天循环一次。起于肺经寅时(3―5时),终于肝经丑时(1―3时)。每2小时为一个时辰。凡某时所注气血的经络,在推拿治疗时该经即为主经,穴位就为主穴。其他经脉为辅助经、辅助穴。在流注推拿中如该经脉或脏腑病变为实证,在主经上可逆推,在主穴上可重泻。在其他经脉经穴上可施以补法。如该经或脏腑病变为虚证,在主经上可顺其经脉推之,在主穴上可缓揉以补之。在其他经脉穴上可施行推拿泻法。主辅选经取穴法,以主为重点,施以推拿。其他则为辅助治疗。

四、母子经配法

在五行相生关系中,有“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之说。在气血流注母或子时,进行一定的推拿手法以调整气血,平衡阴阳,防病治病。经脉之间也有五行母子关系。根据补母泻子法来选择经脉穴位治疗,即为母子经配法。其法临床施用可分为二种:

(一)补母养子

金为土之子,即土能生金。如肺经虚弱,在脾经气血流注时,选其穴位进行治疗可补母养子,即健脾润肺。推拿手法可采用补法,点揉中腕、梁门、建里,从腰椎往上推督脉,揉拨足三里、大都等穴。

(二)调子孝母

土为火之子,即火能生土。如心火虚弱,不能生土为之子,在脾经气血流注时,选其穴位进行治疗,可调子孝母,即调脾宽心。推拿手法,可采取泻中有补的方法,以通泻脾胃之火。点压中脘、大枢,重掐足三里、太白,从天突穴往下推任脉。因为子一般弱于母,故泻不可太过,应温补脾胃之虚。掌揉脘腹,按揉大都、太白等穴。

五、开穴通络法

根据子午流注纳支法按时循经取穴。气血流注经脉的经穴为开穴,而其未流注经脉的经穴为闭穴。临床可以通过推拿手法以开穴通闭穴之法连通经脉。一般子至午为阳,为晨起至午前之时。午至子为阴,为午后至夜晚之时。子午时推拿,可以阳经开穴通连阳经闭穴。午子时推拿,可以阴经开穴通连阴经闭穴。如辰时(7―9时)为大肠经气血流注,可点、按、推、拿大肠经,开穴曲池、二间、商阳、合谷等穴,通连推拿胃经闭穴足三里、冲阳、历兑、解溪等穴,调通胆经闭穴侠溪、阳辅、临泣、丘墟、日月等穴。如酉时(17―19时),为肾经气血流注,可点、按、推、拿肾经开穴复溜、涌泉、阴谷、太溪等穴,通连推拿心包经闭穴中冲、大陵、劳宫等穴,调通心经闭穴少冲、神门、少府等穴。

六、内外经脉导引法

十二经脉,脏腑气血流注程序,也是各脏腑间互为表里转化的关系。其中肺经、心包经、心经、肾经、脾经、肝经为里传表。气血流注从内行外,疾病的生变也可以从里透外。临床上施以推拿,可借助气血流注关系由里传表,活血化瘀,祛邪排毒。具体方法有:

其一,顺水推舟。用手指或掌顺经脉流注推行。

其二,前引后推。在表经穴上揉、捏、擦,在里经穴上点、压、推。

大肠经、小肠经、三焦经、胃经、膀胱经、胆经为表传里,气血流注从外行内。疾病的生变,外邪可随之深化传里,临床上施以推拿,可泻表托里,防治内患,固里束表。具体方法有二:

其一,闭门阻邪。用手指或掌揉按里经穴,调经活血,防邪固经。

其二,前阻后切。用手指或掌根缓摩里经穴,重按、点、掐泻表经穴。

主治病症:子午流注推拿,可提高临床疗效。一般推拿所宜之病症,子午流注推拿均适宜。但是,本疗法主要用于治疗脏腑经络之病患。

注意事项:

1.必须掌握纳支法,并要熟悉子午流注之时辰及经脉,熟练并掌握五俞穴及经脉之五行相配与流注顺序在临床上的应用。

2.要了解多种母子关系。如经脉之母子、脏腑之母子、五俞之母子和五行之母子的关系。在临床上,应灵活掌握,不可拘泥于常规方法及时辰限制。

3.在施行点穴、导引、捏筋和弹拨拍打疗法之前,病人应保持精神宁静,肌肉放松。如系远路赶来者,应休息20―30分钟后再行治疗。

4.在施行内功点穴、气功导引疗法时,让病人排净大小便,脱去外衣,坐在诊察椅上或在诊察床上躺好。

5.在施用捏筋拍打、内功点穴手法时,应先用轻揉手法,逐渐加重,不可一次用力过猛。尤其是对年老体弱及儿童等患者更应注意。对肌肉单薄处,手法宜轻。对肌肉肥厚处,手法可略重些。对身体较强壮、病程较长、运动和知觉功能迟钝或肌肉萎缩的病人,手法要逐渐加重。

6.促进关节功能活动的手法力量,不能超出该关节的承受力范围。

7.施治时,一般先用轻捏筋、内功点穴手法,后用拍打手法。施用拍打手法时,其拍打顺序是,先是背和腰,继而肩和臂,再次腿和脚。先左后右,先前再后,先内后外,由上而下,由近端向末端,反复3―5遍,穴位重点拍打。

下列情况禁用捏筋拍打法:

一为妇女妊娠及月经期间;二为有出血性疾病患者,如吐血、咯血、衄血、尿血、便血、外伤出血及脑溢血等;三为急性传染性疾病及高热患者;四为重度心脏病及心力衰竭患者;五为急性炎症、疖肿和疮疡患者;六为梅毒、骨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癫痫发作时;七为各种骨病及内脏肿瘤患者;八为各种骨折,在其整复固定以后,才可在其远离骨折之处进行轻度捏筋,点穴导引,以活气血。

在临床治愈之后,为加强功能锻炼,还可加用此功法促进患者的活动功能早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