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后IT时代下“慕课”在初中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后IT时代下“慕课”在初中美术教育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IT技术与教育的深度交融而产生的“慕课”势必会带来教育的变革,美术教育也不例外,2014年,“慕课风暴”来袭,它将带给基础教育怎样的影响与启示,又将给基础教育带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这值得我们的关注。构建美术教材知识图谱在以微视频为基础的翻转课堂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美术教材中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知识体系构建十分必要。本文对“慕课”、“翻转课堂”、“微课”、“微视频”、“知识图谱”等新兴事物进行了梳理,对学科知识图谱的构建策略进行了浅析并分享了《远近的奥秘》微视频制作过程。

关键词:“慕课”;“微课”;知识图谱

1 研究背景

1.1 我们即将进入“后IT时代

国防科技大学校长杨学军在2013科技委年会的主题报告中提出“我们将进入后IT时代”,21世纪,信息、生物、材料、能源、环境科学和技术发展领域取得了新的重大突破,正在酝酿一场新的产业革命,人类社会也即将跨入后IT时代。[1]IT技术与教育的深度交融而产生的“慕课”势必会带来教育的变革,当然,美术教育也不会例外,需要我们的持续关注。

1.2 “慕课”与“翻转课堂”

(1)“慕课”的产生与发展。“慕课”是英文缩略词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音译,也可以说,慕课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中文简称。其由斯蒂芬・道恩斯(Stephen Downes)和乔治・西门子(George Siemens)于2008年首次提出,2012年被广为传播,2013年在中国高校升温。2014年,慕课风暴来袭,大量的在线课程(MOOCs)已成为当下教育界的潮流涌动,传统的学术课程都在争先恐后地揣摩这种趋势的发展方向,它将带给基础教育怎样的影响与启示?基础教育又会面临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对于这一新生事物,需要我们对其系统审视和全面思考。 (2)“翻转课堂”(“颠倒课堂”)。2011年,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在TED大会上发表演讲报告《用视频重新创造教育》,阐述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可汗学院(Khan Academy)的教学视频上传平台,中学生晚上在家即可观看,第二天回到教室做作业,遇到问题时则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这与传统的“老师白天在教室上课、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的方式正好相反的课堂模式,我们称之为“翻转课堂”(国内也有其他学者译为“颠倒课堂”)。[2]“翻转课堂”凭借“慕课”平台,为我们展现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自慕课产生之初就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强烈冲击。在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中,教师课前要录制一段8~10分钟的学习视频上传云服务器,学生在课前先利用微视频进行学习,课堂上再针对有疑问的知识点进行互动交流,以便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通过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把课堂大部分时间给了学生,教师主要负责引导和问题的解惑,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而且更直观地对学生做出评价。在此新模式下,如何让教师和学生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联极为重要。针对这一模式,又有人称之为“基于系统设计的碎片化学习方式”,其特点在于紧扣教学目标,在实践中围绕课程标准展开教学。有了这样的制度设计,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的过程中会更准确,更高效,阐明知识的学科结构,学习也会更有意义。

1.3 “微课”与微视频

(1)“微课”。“微课”,是最近从“翻转课堂”(有学者称其“颠倒课堂”)中涌现出来的新概念。根据教学论的系统观,“微课”(又称“微课程”)可以界定为: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3]“微课”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一个点记录课堂教育的重难点或教学过程,“微课”的核心要素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教学设计、与教材相关的教学反思、实践的检验和学生的反馈、教师的意见及其他补充教学资源课件的主题。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教学资源,也是在其基础上拓展延伸的新型教学资源。 (2)“微视频”。微视频,作为慕课的载体,能有效提高知识传递的效率。这种以微视频为主导的基于网络条件的先学后教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主要体现在讲解生动、反馈及时、易于保存和检索。

2 知识图谱与系统设计下碎片化学习

2.1 知识图谱的制作必要性

由于“慕课”具有开放、大规模、课程透明等特点,是更为便捷、高效的学习模式。因此,在美术课程内容、知识结构、知识点划分及学习安排,特别是对课程知识点梳理方面,“慕课”对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提出一系列新要求,美术教师对课程体系要有深刻认识,进而调整课程知识结构和内容。洞悉课程知识结构及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对其明确说明、描述、分块、分组、分群,更清晰地探究每对知识点间的相互关系,将所有知识点按内在关系分成一系列可以独立学习的知识群,也就是本文中所指的知识图谱。知识图谱,又称“思维导图”。本文将知识图谱定义为可视化的探究初中美术教材中的知识资源及其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学科自身逻辑与学生认知发展客观规律,是安排学习进程的依据。在以微视频为基础的翻转课堂设计中构建美术教材知识图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本土化“系统设计下碎片化学习”的具体落实。因而,对中学美术教材中的知识进行系统地梳理和知识体系构建是十分必要的。

2.2 面向“微课”的美术课程知识图谱构建策略

应对“微课”资源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和资源共享。知识图谱(思维导图)借助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表达、思考,临近人的自然思维过程,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学习者通过思维导图,可以明晰思维的脉络,架构知识,促进直觉思维的养成与知识的迁移。

(1)每一节“微课程”时间应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因而要依据课程大纲和课程标准划分,每个小知识点应相对独立及以便于学生学习与教师考核。对内容相对较多,依赖性较强且联系紧密的知识点,可划分成一个个短小的知识点。一个好的划分,将有利于知识的学习,而错误的划分将导致难以、甚至是无法学习。[4](2)将微课的知识点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出来,采用线框架建构课程知识体系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具体做法如下: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画出每章知识结构,进而确定各知识点、所涉及的下一级知识点、各知识点间的关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