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谈高中选修课程“带你走进音乐剧”的开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高中选修课程“带你走进音乐剧”的开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2012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全面推进“深化课改方案”,从教师层面来说本次课改核心选修课程的开发。我们选择国家教材《音乐与戏剧表演》模块中的“音乐剧单元”开展了基于课程标准和学生需要的“教材二次开发”,试图从学生的知识储备与能力结构出发,构建教材与学生学习需求之间的中间地带,让我们的学习走近走进音乐课堂。本文从课程开发的行动理念、课程内容的选择、教与学方式的选择,进行了阐述,同时结合课程开发过程中的思考谈了粗浅想法。

关键词:普通高中;选修课程;音乐剧

《音乐与戏剧表演》是高中音乐新课程模块之一,教材内容分中国戏曲、中外歌剧、中外音乐剧三个单元,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于新兴的、时尚的音乐剧单元特别感兴趣。切合全省“深化普通高中课改革”时机,探索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的开发,我们选择模块中的音乐剧单元进行了拓展与深入,开展了基于课程标准和学生需要的“教材二次开发”,化点为线或面,由原来教材安排的3课时,发展为9课时的选修课微型模块,供学生选课学习。

1 课程内容的选择

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整合,主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认知水平与能力结构,结合高中音乐课程大体系,选取中西方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的音乐剧作为课程资源,建构出符合学生最近发展需求的教学内容。

(1)单元内容的选择。音乐剧这种源于西方的文化艺术形式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如同其他文化历史现象一样,音乐剧的生成与发展也经历了一个长久的积淀和复杂的演化过程,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在美国音乐剧经历了开端、成熟到全盛几个时期后,20世纪80年代,音乐剧历史上翻开了崭新的一页,美国时代已经过去,欧洲人驰骋天下的时代来临,英国、法国重量级的大制作音乐剧在百老汇崛起。与西方音乐剧的发展史相比,中国音乐剧还只有几十年的历史,只能说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草创时期”,包括欧美经典音乐剧的引进、国外音乐剧中文版的搬演和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发展三个阶段。本课程单元内容设“音乐剧在美国”、“音乐剧在欧洲”、“音乐剧在中国”三个单元。有追塑音乐剧在美国和中国起源与发展的链式音乐文化知识体系;有学生喜欢并特别容易产生共鸣的经典作品《猫》《音乐之声》;有改编自大文豪雨果传世之作的《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有嘉兴本地民族特色的原创音乐剧《五姑娘》等等,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横贯中西,让学生感受流行时尚元素音乐剧所焕发的艺术魅力。

(2)课时内容的选择。每一部音乐剧都要近三个小时,要想在一节课内让学生欣赏一部音乐剧或了解一个国家音乐剧的发展历史,对教师来说都是一大挑战,要求教师课前要花时间研读教学内容,挖掘作品的核心精髓,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经典剧目或唱段来安排课时内容。

如:《美国音乐剧的起源与发展》这一课,就美国音乐剧的开端、走向成熟的标志、全盛时期的里程碑之作、多元化几个典型的发展阶段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演艺船》、《俄克拉荷马》、《西区故事》、《屋顶上的提琴手》、《艾微塔》、《芝加哥》、《狮子王》等七部音乐剧的片断,在音乐中引导学生了解美国音乐剧发展每个阶段的风格特征。又如:《悲惨世界》教学设计时围绕 “主要人物音乐形象塑造分析”进行展开。选择全剧的开场序曲《苦囚之歌》、芳汀的《我曾有梦》、珂赛特的《云中的城堡》、德纳弟夫妇的《房间的主人》、街垒战前夕交织多个主题的《只待明天》,欣赏片断的选择紧扣剧中人物角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音乐主题和声乐演唱在刻画、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

通过这样的单元内容和课时内容的安排,帮助学生建立起对音乐剧这一新兴的戏剧艺术门类的系统认识,丰富学生的音乐欣赏体验,提高学生对音乐美的感知能力、欣赏能力及创造表现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课程最大的特点是充分利用教师的个人智慧激活教材,在教材共性的基础上寻求教师的教学个性,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

2 教与学方式的选择

2.1 突出过程体验

教学过程中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以鉴赏为主,突出音乐欣赏过程的体验,通过对中西方音乐剧发展史的介绍,各个时期重点剧目的欣赏,音乐剧特点的分析,音乐剧与歌剧、戏曲的比对。在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鉴赏,深刻理解音乐剧这种歌、舞、剧相结合的艺术形式能吸引全球观众眼球的魅力所在。音乐剧基础知识的学习,有机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教学中,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戏剧艺术的表现特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音乐剧的表演形式和传递的思想情感,领会音乐在剧情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2 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进行音乐剧鉴赏与研究性学习相结的实践尝试。通过以点带面、抛砖引玉的方式把学生带入音乐剧的世界,鼓励学生课外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课题,组建研究性学习小组,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任务驱动下通过网络或进入剧院现场完整地欣赏,并选择剧中的一个唱段或构成音乐剧的某个元素进一步深入研究学习或实践排演,学期末进行研究性学习成果交流。在这个组建课题研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在欣赏音乐的态度、习惯、审美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有效提高,还能不自觉的获取许多相关的音乐剧方面的知识。通过研究全过程的实践与经历,学生获得了各种丰富的体验,获得了大量不可言传只能意会的内隐知识,这种体验的积累会逐步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积极求知的心理。让学生真正地走近走进音乐剧,了解音乐剧这种舞台艺术的魅力所在。

3 课程开发的几点思考

(1)课程的开发是基于课程标准和学生需要进行的“课程创新”。一线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缺乏理论支撑与知识储备,没有课程专家那样具有的科学和系统的学科知识。所以要注意的是,课程的开发不是简单的教学素材的堆积、裁剪和拼接,是基于课程标准和学生需要进行的“课程创新”。同时也应避免教师随心所欲的开发,必须在国家课程标准的计划框架内展开,课程开发应侧重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补充以及教学资源的开发。

(2)课程的开发是在“反思性实践”中修正前行。课程开发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个过程是循环往复的,包含着各个环节的错综交杂。一轮教学实践的结束绝不意味着课程开发的终止,下一轮的教学实践将在此基础上持续展开。连接两轮的教学实践的核心要素是教师的反思,反思既是对前一轮课程开发的效果总结,也为下一轮开发与完善奠定了基础。可见,教师对课程的反思与修正是课程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3)课程的开发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契机。2012年9月,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三个交给,把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把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把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对教师来说,拥有了课程的开发权,这不仅为教师的创新提供了空间,同时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契机,抓住时机,深入研究,解读课程标准,了解学生需要,发掘自身特长,开出属于自己的特色课程。以自己独有的敬业精神、人文底蕴、教育理念和教学智慧,打造课堂的魅力和学科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杨佳.中国音乐教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8(4-10).

[2] 余丹红.美国音乐剧[M].安徽:文艺出版社,2002.

[3] 路海东.学校教育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刘中瑛(1970—),女,浙江海盐人,本科学历,浙江海盐高级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