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皮亚杰学习理论对有效教学的几点启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皮亚杰学习理论对有效教学的几点启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建构主义学者皮亚杰认为认为知觉受制于心理运演、学习从属于发展、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认知图式的过程,同时也指出否定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还提出错误是有意义学习的必要条件、本文主要介绍皮亚杰的学习理论,以便在教学实践中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促进有效学的生成。

关键词:皮亚杰学习理论 实践教学 有效性

一、皮亚杰关于学习的相关原理

皮亚杰认为,学习的结果,是头脑中认知图式的建构,而不是知道对某种特定刺激作出某种特定反应。学习受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的影响,而不是内部或外部因素。皮亚杰认为认为知觉受制于心理运演、学习从属于发展、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认知图式的过程,同时也指出否定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还提出错误是有意义学习的必要条件。

1.知觉受制于心理运算

皮亚杰不赞同那些刺激―反应学习理论,因为在他看来,刺激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知觉不仅是有选择的注意相关刺激的问题,刺激也不是感觉的要素。皮亚杰认为,人们是通过认识了解刺激的,而不是通过经验领悟刺激。例如8岁儿童看到一根木根前端突出时,马上会去看它的后端,因为他预期到这根木棍的后端会比另一根木棍短一些。由于他根据推理知道木棍的长度不会因移动而有所改变,所以他搜寻自己想看到的东西,而不是不顾一切地扫视所有的刺激。

2.学习从属于发展

皮亚杰认为学习从属于发展。儿童学到哪些知识,取决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儿童并非对所有所看到的事物都作出相应的反应。例如,皮亚杰通过木棍长短实验证明:假如儿童能通过心理运算来推断:如果把这一木棍移回原处,这两根木棍就会一样长,因此,把一根木棍向前移动并不会改变它的长度,尽管它看上去前面突出来了。那么则说明儿童已经达到相应的认知发展水。否则,儿童不能作出这样的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儿童的学习范围受制于他们的认知发展水平。儿童只能“量力而学”。

3.学习是一种主动构建的过程

在皮亚杰看来,学习是获得相关了解事物的方法及程序,即建构了新的认知图式,而不是获得越来越多外部信息的过程。因此,当建构主义学者在研究学习发展时,他们不会问:“你知道吗?”而是常常问:“你是如何知道的?”因为,他们认为,假如儿童还没有完全学会一种知识,他们是不会知道该如何解释他们是怎么知道的。例如,在水杯实验中,5岁的儿童认为当水从一个杯子倒入另一个形状不相同的玻璃杯时,水量发生了变化,而7岁以后的儿童就认为水量相等了呢?皮亚杰认为,儿童获得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程序,即儿童形成了一种新的认知图示。

4.另一种有意义的学习:否定

皮亚杰认为,否定的形式有以下几种:如消除差异、通过否定的行为解决矛盾、消除障碍或填补间隙,。儿童随着认知水平的发展,将会学习使用不同的否定类型。儿童学习一个具体的概念时,会表现出不同的否定水平。皮亚杰认为,在每一类否定内,儿童会根据如何使用否定而会表现出三种不一样的水平的理解。第一,不承认矛盾或失调;第二,认识失调,但还不能弥补它;第三,既认识失调,又能够弥补它。”

5.有意义的学习所必需的条件:错误

在行为主义学者斯金纳看来,学生在通过强化训练安排条件下,能够在没有任何错误的情况下学习。而程序教学就是在这一个原理基础上建立的。但是,皮亚杰认为学习是一个需要错误的过程,即学习是通过不断思考招致错误的缘由、然后不断消除错误的过程。但是,如果想要消除这些错误,并不是通过记住别人的答案而消除的,而是通过自我调节产生推理能力从而消除错误的。

二、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看待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的努力才能实现。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当中的主角。教师作为教学中的引领者,需要具备作为优秀领导者的气质。教师应该循循善诱的指引儿童,同时教师还应充分发挥个人魅力吸引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而作为学习主体之一的学生也应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带着问题学习,而不是把自己当做一个空袋子,只等着教师往里面塞知识。

1.从教师的教学角度看待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作为教学当中“教”的主角,要求教师不仅能“演绎”而且要求教师能“导引”。“演绎”即要求教师应该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将精选的教学内容演绎给学生,即将知识通过有效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能学以致用。“演绎”知识对教师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1)教师应该精选教学内容,即做好课前准备,熟悉教案,领悟教材的精髓。(2)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合理运用合作法、探究饭,避免形式主义。(3)教师应充分了解不同年龄及性别群体的心理特征,做到因材施教。避免一刀切。(4)教师还应该具备饱满的精神气质,用个人魅力吸引学生走进知识的海洋。

2.从学生的角度看待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作为教学之中“学”的主演,要求学生的角色不仅仅是一名观看教师“演绎”知识的观众,而是一名积极参与其中的主角。如果教学之中只有教师的参与,即使教师讲解多么精彩,也不能称之为有效的教学。有效的教学衡量标准之一便是学生的高度参与。所以,作为教学中的主体之一的学生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教学、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不断生成新的知识体系。只有当学生高度参与教学,与教师积极合作以及生成新的知识时,才能实现有效的教学。否则只能称之为“目中无人”的教学。

三、皮亚杰学习理论对有效教学的启示

1.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生活。

有效的课堂应凸显“学生中心、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就要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体验的机会,在教学的整个环节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这是保证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前提。

2.有效的教学应保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的双向互动。

尽管皮亚杰所指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强调的是儿童认知发展过程,而不是不同种类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认识到:学习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还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反映到课堂教学中就是,如果只是教师讲,学生听,那么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就是单向的,教学的效果自然也不会好。

3.有效的教学应强调活动的重要性。

皮亚杰认为,活动是连结主客体的桥梁中介,认识的形成主要是一种活动的内化作用。也就是说,只有学生自己具体地和自发地参与各种活动,才能形成自己的认知。在课堂中,对学习者来讲,活动是第一位的。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鼓励学生动口、动手、动脑。

4.有效的教学要促进学习者的自我监控。

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学习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这种建构是一种自我调节的过程。因此,知识的掌握情况如何以及如何更有效地促进学习等问题,更需要学习者自己去把握和调控。

如: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我是怎么想的?”“我为什么这么想?”“我的解题步骤是否符合逻辑?”“今天学的知识和以前有哪些联系?”等

参考文献:

[1][美]奥苏伯尔等著,佘星南、宋钧译:《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美]班杜拉著,陈欣银、李伯黍译:《社会学习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美]班杜拉著,林颖等译:《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美]鲍尔、希尔加德著,邵瑞珍等译:《学习论:学习活动的规律探索》,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5][美]比格等著,徐蕴等译:《写给教师的学习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6][美]比格著,张敷荣、张粹然等译:《学习的基本理论与教学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7]任凤琴,建构主义数学学习观研究,《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4。

[8] 马宏伟,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9]许红,数字信息化实验系统在高中物理实验中的探究性应用,《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10]乐琼;邓晓明,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些构想,《考试周刊》,2010

[11] 薛振英,小学生数学抽象思维养成初探,《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12]陈亚丽,从教与学的状态看有效教学,《甘肃教育》, 2011。

[13]http:///content/07/0314/16/12997_39725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