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任务驱动教学在钳工实操教学的运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任务驱动教学在钳工实操教学的运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传统的钳工实操教学往往采用“教师按教课书教,学生按教课书练”的注入式教授方法,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容易感觉到枯燥乏味、机械单调,没有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针对此现象,本文阐述了如何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开展这一科目的教学的思路以及收到的效果和体会。

【关键词】钳工实操教学 教学质量 任务驱动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48-02

钳工是以手工操作为主,通过操作简单工具对机械类产品进行制造、装配和维修。任何一种专业化的机械制造工艺和维修工艺,都是在具有一定钳工知识的基础上得到深化的结果。针对传统的钳工实操教学,如何使学生从消极对待变成积极参与,提升教学效果,是笔者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提出

“任务驱动”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适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钳工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作为技工院校钳工教师,在多年的教学改革探索中,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一直尝试一些新型的教学法的运用。笔者将以锉削平面一课为例,论述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方法。

1.准备环节——研究教学内容,设计任务、布置、演练实操环境

任务驱动法对教师质素的要求比传统的课堂教学要高很多,要求教师在课前就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教师要熟练掌握教学内容:锉削时正确的站立姿势,平面锉削的基本方法,锉削时两手用力的压力变化及测量等:其次,以人为本,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水平、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针对个体学生的接受能力差异和个性特点,进行分组教学,以便利任务教学的顺利开展。再次,设计任务,将课本知识点还原为真实的操作任务。任务设计的重点是有针对性地设置问题,尤其是常见的、易出错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所在、排除问题。把训练内容与实际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更能调动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2.讲解环节——示范任务完成的过程,训练学生观察能力

讲解环节是任务驱动法在钳工实操的运用中需要特别加入的环节。因为钳工实操对技术的动作要领有较高的要求,在教学开始时一定要把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强调。

示范的时候,不同的内容要区别对待。简单的概念性内容简略介绍,复杂的内容,则要详细演示,尤其是接下来的实操任务涉及的要领,要配合教学挂图进行说明。例如:讲解锉削,让同学们了解锉削时正确的站立姿势,平面锉削的基本方法(图1),锉削时两手用力的压力变化(图2),以保证同学们能够顺利完成任务。同时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是这一环节的另一个重点。在示范中,要指导学生如何观察、记录动作要领和操作重点。

3.任务完成环节——学生分组操作,模仿示范内容

任务完成环节的主角是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让他们反复练习老师示范的内容,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在任务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任务驱动法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反复练习,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最佳途径。老师只能巡回检查,要做到“五勤”,即腿勤眼勤脑勤嘴勤手勤,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讨论环节——发现问题,小组讨论

讨论环节是任务驱动法的核心,只有通过发现问题,思考、讨论和解决问题,学生才能真正地消化知识,把知识化为己用。无论多么简单的操作,学习之初总会遇到各种问题,出现问题并不意味着教学的失败,反而是锻炼学生应变能力的绝佳机会。

本课题实习后,各小组分组讨论,找出锉削平面实训中存在的问题,派代表出来交流小结,并选出本小组中做得最好的工件,送交教师分析点评。

5.评价环节——对学生的成绩及时作出评价

无论是单项操作技能练习,还是综合操作技能训练,在每次实训时都要建立一个评分标准。学生对照这个标准,可以了解实训的要求,教师利用这个标准,方便对学生的技能水平作出评价;学生发现自己技能的不足,立即改进,教师对学生的成绩及时予以肯定,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教师还应注意利用技能评价,引导学生进行相互比较,增加竞争意识,形成你争我赶的局面,提高学生积极性。

三、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笔者在教学过程实践中,虽然通过实施新的教学方法,确实地提高了教学效率,提升了教学效果,但是想要有效的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仍需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一)任务驱动的前提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觉得“任务驱动教学”在《钳工》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但是也并不是每节课都适用“任务驱动”,尤其是对于第一次钳工实习课(没有基础),教师是有必要先做讲授、示范。当学生掌握了钳工操作理论知识,积累到了一定程度时,使用任务驱动的效果就比较明显了。

(二)任务设计要点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重点就是要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切实可行的“任务”,所以笔者认为,在设计任务时应注意到:

1.任务的系统性

由于是钳工实操最核心的知识点,所涉及的内容贯穿于整个教材,所以笔者在设计任务时先把总任务细分成一个个的子任务,通过这些子任务的有机组合来实现总的教学目标。这样一来,学生在完成每一个子任务的过程中既要学习运用新知识,又必须复习所学过的内容,真正做到温故知新。

2.任务的可操作性

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但也不是“深不可测”和“高不可攀”,所以不仅要考虑任务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更应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状况,遵循认知的基本规律,将任务设计成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同时,任务必须有明确的可观察、可评价的目标,既便于学生朝着同一方向努力,也便于教师在任务完成后进行客观的评价。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能够加深学生的亲身体验,总体来说它可以调动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综合能力上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也仍有个别学生在个人的专业能力提高不够,这些都是将来需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笔者期待与广大同行共同交流、探讨。

参考文献:

[1]刘电芝主编. 《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钳工工艺学》 技工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材编审委员会 机械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