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因材施教?因性施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步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文化迅速变迁的背景下,人格双性化已成为青少年性别社会化发展的趋势。西方一些国家开始试行男女分班学习,国内也出现了一些针对单一性别的男子学校和女子学校。2010年5月,广东“珠海女子中学”将推行“因性施教”、“差异化”发展战略,于此同时,国内第一所专门为男孩量身定制的学校,目前已在无锡进入筹建阶段。而在《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其意思就是因材施教,那么到底是因材施教,还是因性施教呢?
在中国社会变革、经济腾飞刚刚起步的时候,中国教育心理学界就有人提出:“未来的男性和女性在人格特征上得差异不会越来越远,而是越来越近,具有双性化人格特征的人会越来越多”,不过双性化不等于中性化。现代的教育界正在推行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因材施教,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在2010年1月出版了《拯救男孩》一书,紧接着,在今年的高考前夕,又出版了《拯救女孩》一书。《拯救男孩》一书披露了当下正在发生的,让家长、教师和公众深感震惊的一些事实和数据,孙云晓副主任说:“我们往往关注女孩的平等受教育权,而无意中忽视了男孩,男孩成为一个被人遗忘的群体,其危机不断恶化而不为人所关注。”在《拯救女孩》一书中这样说:女孩正承受着比男孩更大地学业压力,应试教育对女孩的伤害更大!同一个作者,却同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其实,这并不矛盾,作者的宗旨是在呼吁教育界要进行因性施教。
因材施教,自古就提出来了,面对现代的教育现状,又提出了因性施教。而实际上,因材施教就涵盖因性施教。我们无法否认男女两性确实存在生理、心理上得差异。比如,在情感表达方面,女性多较男性含蓄、细腻些,男性则比较粗心;在性格方面,女性较男性耐心、细致,而男性则比较粗犷、豪放;在认知方面,男性与女性智力发展差异并不大,但却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小学之前,女孩智能发展速度高于男孩,言语表达和形象思维较男孩好,男孩进入初中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表现为理解力和抽象思维的发展,最后与女生趋于平衡。
作为教育者,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应当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教育态度,要耐心等待暂时落后的男生,对男女学生一视同仁。实际上,教师如果不尊重性别差异,不仅仅影响者对男生的教育,同样也不利于对女生的教育。在教学方法上,我们要根据男女生心里发展的不同特点,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有的放矢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促使他们各自优势的发展和各自劣势的弥补,要真正做到男女生心里发得扬长补短、改变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市一个重要的环节。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善于从心里发展的角度客观地分析男女生得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实施因性教育。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因材施教并非是要(也不可能)减少学生的差异。实际上,在有效的因材施教策略的影响下,学生学习水平的发展差异可能会更大,因为能否更充分的得益于受教育条件,这本身就是潜能高低的一个表现。在较适宜的学习条件下,潜能低者能够开发出潜能,潜能高者会发展得更快。教师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应设计不同的发展蓝图,这样才能有意识地进行培养。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讲师,儿童心理学博士李文道指出,教育应该分性别教育,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简单地将男性定位成阳刚,女性定位成温柔。一个幸福的人,应该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特质并相互融合。一个教育体制的好坏要看它是否有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使男孩、女孩的生命状态都最大限度地舒展。实行性别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要给男孩、女孩不同的成长空间,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