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牌童装买不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牌童装买不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英国设计师Paul Smith的童装系列Paul Smith Junior已经迈入第三个年头;美国品牌DKNY、英国老牌Burberry、法国品牌Chloe还有Lanvin都推出了自家品牌成人服装缩小版的童装系列,誓以绝不怠慢的态度整装待发,各大奢侈品牌都盯紧了童装这块甜美的蛋糕。

《康熙来了》某一集中,主持人小S拿着嘉宾带来的一件Zara童装惊呼:“是名牌耶!”令不少人惊诧莫名,心想究竟是台湾人生活水平太低抑或内地人在衣着方面投入过多。其实那不过是电视节目的导向问题(韩国总统外孙女穿Moncler引争议也是同样道理),真实的情况是哪个明星名流买不起几件一流货色?

在选择品牌时,原本在奢侈品认可度排名前十的品牌在推出自家童装副线更容易被认可。

所以经济能力事小,重要的是消费观,买得起大牌童装是一回事,买不买又另当别论。出于保护下一代的考虑,尤其是在衣物质量问题层出不穷的现在,选择优质安全的童装实在很有必要。此外,人在年幼时必须亲身使用过好的东西,长大才有鉴别力,懂得正确对待优秀事物的态度,也不至于被所谓时尚潮流牵着鼻子走。比如对待一件最好的羊毛衫,正确的态度恐怕是穿着过后随意(并非粗暴)地扔在沙发上,而不是战战兢兢地脱下,毕恭毕敬地锁在衣柜里--这样收放自如的气质必然需要从小修炼过。

我相信大牌童装如Gucci、Burberry,在安全性、面料选择、风格设计上都下过一番功夫,应该是信得过,如若经济条件允许,但买无妨。但另个层面上,父母选择奢侈品牌童装时是否带有功利性,却是一个值得被探讨的问题。这些售价不菲的童装,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是为儿童本身而购买?无可否认,父母对于子女的攀比并非天方夜谭,它存在于大江南北任意一个社区,也存在于无分贵贱的任何一个阶层。

如果说品牌特征过于明显的童装还可以被认为是与大人的穿着保持一致,以追求亲子的效力,那么某些奢华材质的使用就让人觉得本末倒置,比如在童装线中注入大量的皮草元素。孩子们是否懂得(以及有必要)赏玩皮草,以及这样的成长经历是否会导致孩子会成为《Gossip Girl》中所描述的那种绝对物质主义者,都亟待考量,可上流社会的父母们还是一如既往地购买这些昂贵的商品,有点像《金融时报》专栏作家西蒙.库柏所说的,在消费社会,“获得地位的主要途径是购买你不需要的东西。”这样解释的话,大牌童装的确是非常强大的社交武器。

在人类的有生之年,是否有机会消灭攀比、妒忌与虚荣?我想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在下一代的衣着问题上,我想引用Thorstein Veblen在1899年的“炫耀消费”理论--“高雅文化人通过‘求知’来寻求地位,而炫耀消费者通过‘拥有’来寻求地位。”在确保童装品质过关以后,我们是否应该考虑将更多的金钱与心力投入到全方位的教育中,即使这教育仍有炫耀攀比与阶级划分的成分,也算是一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