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阅读教学在多重对话中彰显魅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阅读教学在多重对话中彰显魅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阅读是什么?阅读就是读者走进文本,在对文本的追问、充实、拓展中,在与作者的沟通、交流、碰撞中,实现视界的开阔、价值的提升、心灵的抚慰。那么,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抓手的阅读教学,它的本质又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在对文本的追问、充实、拓展中,在与作者的沟通、交流、碰撞中,在与学生的交谈、引导、冲突中,达到与作者精神世界的共通,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丰富与饱满。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却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追问、充实”,忽视了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交流”,忽视了学生与学生的“平等、互助”,从而导致了我们及我们的学生在我们教学的世界失去了“个性”,失去了“生长的力量”。为此,我们应摒弃不适时宜的做法,以全新的视野来打造具有生命高度的对话体系,从而让阅读教学彰显应有的魅力

一、在教师与文本的生命对话中,走进文本

文本是国家编委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而精心编排的,它是教师进行语文教学活动的凭借,更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载体。虽然有些文本不能说是白话文的最高典范,但它们却是专家组精心筛选、反复推敲后才定稿的,正因有了专家学者的努力,故而使得每一个文本都承载着各自不同的育人使命,那么如何让文本内含的育人元素有效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我想,我们教师应首先进入文本,探究文本的深层价值,最终在深层的碰撞中实现价值的呈现。

例如《泊船瓜洲》。这是一首王安石笔下的借物抒情诗,即借助对长江两岸优美景物的反衬和一轮明月的相伴,来表达王安石“对做官的无奈和急切回归江宁的愿望”。然而当我们初读此诗时,常常被王安石清新秀丽的笔风所吸引,被诗中的优美且又充满生机的景色所迷倒。那么,王安石笔下所呈现的“京口、瓜洲、钟山、明月、春风、江边”真的是为表现长江两岸景色的优美吗?真的是想表达心中的快意吗?如果我们仅从字面上理解,显然不能与作者实现生命的对话。为此,我们必须走进文本,走进王安石所处的那个年代:“诗人写作此诗时,已是五十五岁的老人了。他在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罢相的坎坷遭遇之后,心力交瘁,对从政产生了强烈的厌倦感。此次朝廷召唤,他有心却无力,于是就产生了一种无可奈何之情。”他一方面想通过诗来表达他内心的苦楚,一方面又不想让“别人”(朝廷中别有用心之人)知道他的苦楚,于是将内心的苦楚寄托于“一轮明月”,于是,就成就一首经典的借物抒情诗(内心的苦楚与优美的景物实现了完美的统一)。总之,只有我们深入文本,才能与作者实现生命对话。

二、在学生与文本的个性对话中,形成自我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因先天禀赋、生活经历、个体心理等众多因素的不同,也因感知的角度、理解的深度的差异,故而使得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体验也各有千秋。在这各有千秋的理解、体验中,虽然有的学生理解是错误的,虽然有的学生理解是欠妥的,但这些理解却是学生自己基于文本后所产生的体验与认知,这些体验与认知是构成学生“自我”的重要基础,离开了这些基础,学生也就失去了成为“自己”的关键。为此,我们在教学时,应给予学生以大量的畅读机会,让他们在自由畅读中实现个性的呈现。

例如《四个太阳》的教学。为了让学生亲密接触文本,也为了让学生获得生命的体悟,我在教学时,基于文本的主旨,以“你最喜欢哪个太阳?”为切入口,让学生自由地选读文本中最感兴趣的内容,然后交流反馈。有的学生说喜欢红太阳,有的学生说喜欢金黄色的太阳,有的学生说喜欢彩色的太阳,面对学生各具个性的回答,我们没有否定他们的看法,而是鼓励他们基于文本说出喜欢的理由,这样不仅完善他们的言语表达能力,更能凸现他们的个性色彩。

三、在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中,实现成长

《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校教育要确立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平等对待学生,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人格。然而,传统的教学却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常常被看作“被动的接受体——容器”,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学生没有了先天禀赋、没有了个体特性、更没有了主动能动。为此,在教学时,我们应把自己置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与学生一起交流、一起探究,一起成长。

例如《丰碑》的教学。该篇课文重点描述了一位红军的军需处长,在风雪交加的行军途中,因衣服过于单薄被活活地冻死的感人事迹,表现了这位军需处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贵品质。同时还塑造了一位对战士无比关心的将军,课文通过这两位红军军官的“忘我”精神来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为了让学生在文本语言的感召下形成价值体系,我在教学,摒弃了“以我为尊”的教学霸权,而是与学生一道,进入文本,一起品读,一起探讨,首先以“最让你感动的画面”为突破口,让学生自行品读,以此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其次与学生一道交流,给学生以充分表述想法的机会,让他们的思绪尽情飞舞;再次,与学生一同感受“军需处长”崇高的精神,从而实现价值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总之,当我们不断鼓励学生对文本的“追问、充实”, 不断创设与学生平等“沟通、交流”的机会,学生定会在我们教学世界里绽放灿烂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