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走马观花话牛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泛舟书海 乐在其中
牛津大学是具有800多年历史的世界顶尖牛校,拥有50多个学院,每个学院都有很大的独立权力和科研、用人、财政运作机制,也有不同的历史和特点。有非常古老的,有非常年轻的;有非常开放的,也有相对保守的;有世俗的,也有宗教的等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灿烂多姿。英国的政治名人如布莱尔、撒切尔夫人以及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等诸多灿烂群星,都毕业于此。
这里时常保持着浓厚的学术氛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抬头天空是湛蓝的,百年老树比比皆是,葱绿草坪沁人心脾,四月芳菲赏心悦目,面积十分宽大的牛津大学公园更是清新自然的代表,花草虫鱼相映成趣,飞鸟水禽与人和谐相处,怡然自得,动物是不怕人的。还有宽阔的绿草足球场以及各类完善的运动设施,学生们自由出入使用,每到周末或假期,特别是春意盎然的时节,这里生机勃发,人气很旺。还有经过城市边缘的泰晤士河畔,风景优美如画,也是舢板、皮划艇运动员训练的绝好场地。
在整个牛津,居民与学人的和善友好也令人回味无穷,流连不已。牛津连同本地居民和世界学生、学者在内,据统计有12万多人,面积并不大,步行1小时内几乎可以抵达你想去的大学城的任何地方。一路上会看到无穷的教堂建筑,各有风格,尖顶各式各样。学院与教堂浑然一体,与学术精神密切结合,许多教堂就在学院内。例如著名的基督学院、三一学院、女王学院等等。
书店和图书馆是必须要去的。整个城市淹没在古老的历史气息中,淹没在浩瀚的书海里。牛津大学的图书资料浩繁而丰富,除了大学总的图书馆――包德林图书馆外,还有50多个学科分类图书馆,藏书共达600多万册。牛津大学具有图书资料丰富齐全的独特优势,所以,学者和学生们要抓住机会,前往阅读贯穿古今、分类明细的许多历史文化古籍和珍本,包括中国的《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文化经典。
观点碰撞 火花不断
这是个讲座频繁的学术重镇,各种学科的各种观点,在本地大学学者以及来访的许多世界学者之间进行广泛传播和交流,讲座之后听众和演讲人可以热烈交流。我也是感到机会难得,不断前往相关的国际研究院所倾听各类讲座和相关课程。牛津有50多个学院,各学院几乎每天都有讲座,涉及各个学科和领域。通过积极听讲座,参与讨论和交流,既能了解学术观点,增长学术见识, 也能开阔研究思路,反对学术偏见。英国的国际研究机构很多,包括著名的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牛津美国研究所,中国历史文化研究所,国际关系系等等。各种系列的讲座都有,比如中东民主选举,国际反恐,中东和平进程,布什政府的内政外交,伊朗问题,俄罗斯的穆斯林问题,日本对外政策,南亚局势等等。
在这里可以从世界范围内观察世界局势,思考大国的国际政策以及利弊。比如,可以探讨美国的对外政策和中东着眼点。这在全世界也当然包括牛津,是个非常热的问题。通过一些讲座,结合自己的分析,我想,美国虽然仍是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实力强大,是个强大的真老虎,但是如果使用实力不当,不仅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别人,得不偿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美国在反恐以及中东问题上极为被动,“大中东民主计划”濒于破产,今后美国期望在上述方面保持现状都有难度,遑论在中东再动干戈了。
实际上,美国在中亚,在东亚,在拉美都有棘手问题存在,叙利亚,黎巴嫩真主党,伊朗等实际上是看准了美国面临的被动空间和时机,加以充分利用而进行博弈,沙特、埃及等美国的友好国家也不断表现出对美国政策的不满。俄罗斯对美斗争力度从2005年下半年以来明显增强,不时出手发挥重要影响。2008年之前,美国的对外政策难有根本改变,但2008年之后,美国的对外政策将经历大幅调整,反恐以及中东政策也随之出现较大改变。包括一些西方学者在内,发达国家似乎对联合国的作用远没有发展中国家看得那么重要,他们似乎以批判和怀疑的心态看待联合国和国际关系准则,这与近几年美国极力诋毁削弱联合国作用不无关系。
尽管牛津地方不大,但在街头也偶见反战活动,抗议政府错误政策,要求布莱尔政府从伊拉克撤军,消除种族主义等。2006年2月,我在步行街上就碰到一例,似要在2006年3月组织一次大规模示威游行,向政府施压,要求布莱尔下台,停止在伊拉克的种族屠杀,从伊撤军,并发动罢工争取增加养老金等。组织者的名称是“Socialist Worker”(“社会主义工人”),应是左翼性质。我提出拍张照片留念,他们欣然同意,并做好了姿势。
取长补短 相互启发
放眼英国,他们有值得我们学习的许多方面,如日常生活中,能处处看到英国社会生活的秩序意识和彬彬有礼,即便那些观点很不对路的学者,也基本做到观点与生活分开,平时和气交往。
英国人彬彬有礼,微笑在脸上是常见的,有人说内心保持距离,或许这是事实,但面上的友善和微笑带给各自很好的感受。尤其是各种服务行业的态度非常职业、非常敬业,处处为顾客着想,回答疑问非常认真。青年人也非常浪漫前卫。酒吧文化盛行,价位不高,几个英镑,相当于人民币几十块,买杯葡萄酒之类,就可以品到半夜,当然,高消费人家也欢迎。所以一到晚上,酒吧里就坐满了人,周末更是爆满。
牛津的冬天还是非常湿冷的,但许多女青年穿着裙子、露脐装,男子则着短袖T恤衬衫,短裤,在深夜的大街上在寒风中嬉闹、漫步或锻炼,仿佛在夏天里那样自如。还有一个很特别的现象,英国的女性吸烟比例非常高,甚至高于男性。她们的烟瘾很大,由于不允许在工作场所内吸烟,她们就不忘记忙里偷闲,到大街上悠然一番后再回去工作。当然,女性吸烟的姿势也尽量保持高雅,包括使用的打火机在内。
当然,违反道德范畴的负面言行也不少见,学术重镇牛津也不例外,如青少年酗酒,吸毒等问题,深夜,在牛津的街道上司空见惯。但人们的遵纪守法意识很强,加之警察巡逻频繁,社会治安状况良好,绝少有刑事案件发生。因为一旦违法犯罪将被记录在案,严重影响今后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在英国的违法犯罪成本高昂。
国家发展 文明交汇
国家实力发展与个人素质提高都很重要。好多学者也感到中国学者和学生在国外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前个别对中国学生的偏见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出国人员素质的日益提高而逐步改变或消失,但一些不舒服的感觉还是偶尔发现,如住宿的地方,洗澡间用中英文同时标注注意事项等。但总体上,中国学人还是处处注意严格要求自己,爱护自己和国家的形象,比如一些公益活动中,中国学者很积极主动,我居住的旅馆要搞40周年大庆,人数最多的中国学者忙前忙后,没有怨言,赢得不少赞许,房主专门提出表扬。平时饮食起居方面,要注意干净整洁,如果调换住房,要把此前的房间打扫得一尘不染,这样会赢得房主的赞许。
海外中国人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光牛津据说就有几千中国人,出行英国各地,在巴士或火车内总能看到同胞的熟悉身影,听到熟悉的声音。春节期间,牛津市政厅特地在华人春节团拜会上向华人道贺,许多英国人也以讲上几句中文为荣。在我所在的学术研究所,有一个不成文的惯例,即每周有一个午餐聚会,来自世界各国的学者轮流贡献各自国家的食品供品尝,我从中国店买来上好的中国点心和特色食品,中国食品的美味引来学者们的交口称赞。
中国已经在大力提高软实力,推行和平发展道路与和谐社会建设,努力负起大国责任,但还是有一些人包括学者对中国的发展不了解,存在偏见。当然,包括一些高级知识分子在内,许多普通的英国市民对中国抱有非常美好的印象,赞许中国灿烂悠久的传统文化,向往中国的独特传统文明和风光。
负责管理我所在旅店的一个副董事,同时是退休教授,非常和善,谈到中国的秦朝之辉煌,赞不绝口;负责管理旅店的英国老房东夫妇也同样赞许中国的悠久文明,并对英国并不久远的文明史表示出遗憾。到过中国或专门研究中国的学者在看待中国方面立场比较客观,如个别学院的高级教授以前曾经访问中国并受到中国的高规格接见,在讲座中不时流露出对访问的美好回忆和自豪,以及对中国的良好印象和期许。我想,这都是加深发展中英友谊的良好基础和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