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精武俱乐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老师,请注意您的言行
您好!
我是贵刊一个普普通通的读者。为了学到武术真功,也曾经去过几所学校。但发现有些武术老师根本不能很好地为人师表,感触颇多。目前国内武术刊物虽多,但是我发现只有贵刊有勇气刊登一些反应目前武术界现状的文章,因此,把自己的一些粗浅体会写了出来。本人水平有限,难免有用词不当之处,还望编辑老师指正!
读者:何小海
初学武术的朋友,由于对武术没有正确的认识,往往会出现一些误解,人云亦云,这就需要我们的武术老师能够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习武多年的朋友都知道基本功对于武术的重要性。笔者以为基本功首先应该是思想上的――应该让学生知道真功夫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武术发展到今天,如果我们还向初学者灌输那种小说、影视中才有的神功绝技,显然是不负责任的。
只有让初学者在思想上有了正确的认识,他们的身心才能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在训练中,老师还应尽可能地多讲、多做示范,由于初学者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有些时候,老师觉得挺简单的道理,或者容易做的动作,在初学者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难与不难本来就是相对的,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能够站在初学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学习武术需要老师与学生密切的接触,只有在训练中多一些耐心,生活上多一些关心,学生才更愿意和老师在一起,不明白的地方才愿意去向老师请教。
不得不说――装在套子里的武术
武术同京剧等传统文化一样,正在遭遇流行文化的冲击。其实,流行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是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这样才能不断地被更多的人接受。而武术一方面被冲击,一方面自身又封闭自守、孤芳自赏,我不知道武林人士是少了一分剖析自己的勇气,还是守着一点家底,自以为资本雄厚?真不知假如有一天武术走进历史博物馆,只有解说员介绍孩子们才认识时,作为前辈的我们是不是颜面有光?
秦始皇“焚书坑儒”、康熙大兴文字狱,这些都发生在科学尚不发达的封建社会。而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武林志士们却自己为自己织了一个套子,成了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而且狠狠地扎紧套子口。这样虽然躲避了外来的侵扰,结果却因为缺氧而活活憋死。大家为什么不能袒露胸怀,大口地呼吸新鲜空气?为什么要陷于无休止的门派之争、正宗之争中呢?
为大家泼了一盆凉水,只是想提醒武林人士能够认清形势,劲往一块使,共同为繁荣武术事业尽一份力。
咨询台
李大侠:
您好!听别人说蹲桩对身体有好处,所以经常蹲,差不多“蹲”了有大半年了,现在却出现了疑问,又无人指导,只好麻烦您了。
最近,在数息超过“30”以后,明显感觉舌头和双手像扩大了好几倍似的,且觉得双手沉甸甸的,不知是好是坏,要不要继续练?有无注意的地方?详细说明一下好吗?
关于武林的三问
曲行学
一、在武林中,动辄有人声称自己的门派或功法是正宗,对此我想问:正宗的是陈封的旧事还是充满生机活力的拳法。
二、在武林中,有一小撮“撒旦的门徒”四处吹嘘自己的门派是“一线单传”,对此我想问:不知诸君可否告知“口传心授”源自何时?每一代的功法传承人又是否有迹可寻?
三、在武林中,年年都有新门派或功法问世,都大言不惭地吹嘘该武学是天下第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对此我想问:诸君所编创的新门派或功法新在哪?有何证据?以上问题谁能回答?
李大侠:好家伙,这哪是在提问,简直就是一篇战斗檄文,希望武术界人士能读后深思。
眼功速成法
潘红兵
今向武林同好献上眼功一法,可令你存短时间内做到“拳来眼不眨,腿来心不惊”。
方法如下:用一块大的透明玻璃挡在而前,玻璃大小以能挡住全身为官,令同伴用水朝玻璃上泼,当水泼来时,你必定会不自觉地闭上眼睛,同时心里会一惊,虽然明知水泼不到你身上。
如此一直练到水泼来时,心不惊、眼不眨,功即成。
如能勤练,一周即可见效。
柔韧练习
邓许根
1.手腕、脚踝柔韧练习主要是加大手腕、脚踝关节的活动范围,增强关节韧性。
主要训练方法有折腕压墙、屈腕俯卧撑、跪地压脚踝等。
方法1:折腕压墙
面对一堵墙站立,距离一大步,阿脚左右分开与肩同宽或稍宽,两手折腕压于墙上,力量开始时先轻后重,慢慢拉开手腕关节的韧带。
要点:挺胸直腰,腕部放松,两手用力,由轻至重。
方法2:屈腕俯卧撑
左脚向前一大步,两手屈腕,贴于地面,撤左脚成俯卧撑姿势,而后屈臂做俯卧撑。
要求:力度适宜,腕部放松,逐渐加力。
方法3:跪地压脚踝
两膝跪地,两脚并拢,臀部坐于脚跟上,逐渐加力,使脚踝关节逐渐承受压力。
要点:挺胸直腰,脚踝放松,垂直用力。
2.肩臂柔韧练习
肩臂柔韧练习主要是增强肩部韧带的柔韧性,加大肩关节的活动范围,提高上肢运动的敏捷、松长、绕环等能力,为学习和掌握各种拳、掌等手法提供必要的专项素质。
主要练习方法有压肩、绕环、抡臂、拉肩、转肩等。
方法1:压肩
面对一定高度的物体站立,距离一大步,两脚左右分开与同宽或稍宽。两手抓握物体,上休前俯,做下振压肩动作。利用肋木压肩时,也可由另一人骑坐在练习者的背上,随着练习者的下振动作,有节奏地给予助力。也可两人面对面站立,互相扶按对方肩部,做前屈的振动压肩动作。
要点:两臂、两腿要伸直,挺胸、塌腰、收髋。振幅应逐步加大,压点集中于肩部,增加助力时应由小渐大。
方法2:单臂绕环
成左弓步站立,左手按于左膝上,右臂由下向前、向上、向后绕,称为向后绕环。接着右臂由上向前、向下、向后绕环,称为向前绕环。练习时,左右臂交替进行。做左臂绕环时,换右弓步。
要点:臂伸直,肩放松,划立吲,逐渐加速。
我退休后对太极拳产生了浓厚兴趣,但初学时就是记不住式子名。我注意到,太极拳爱好者以中、老年人居多,不用说看88式眼花缭乱,就是24式背一些天打起来有时还丢三落四。后来我们想,能否把每式有代表性的一字或二、三字提出来编成顺口溜,这样不就好记了。古人云“窥一文而知全貌”,我们来个见一字而知全式,岂不省事。这样我先后编成了24式、88式太极拳速成歌,经过实践效果很好。因为简短(24式编成五句,88式编成18句)还顺口,学中寓乐,不长时间就记熟了,再打时心中默念就有谱了。我们编这速记歌,主要是想让那些和我们一样记忆力减退的老年太极拳爱好者受益。但缺点难免,望专家不吝赐教!
康维学&辛云芳
八十八式太极拳速记歌
预起揽鞭提,鹤搂琵搂琵,进捶如封十。抱雀肘倒飞,提鹤搂海闪,撇搬揽鞭云,鞭高分脚转,搂栽蛇搬脚,伏虎蹬峰蹬右转,进捶封十抱雀横。马揽鞭梭揽,鞭云鞭下鸡侧飞,提鹤搂海闪,撇搬揽鞭云,鞭高穿掌十字转。搂捶揽鞭下七星,跨虎摆莲弓射弯,进捶如封十字还。
佛山精武话沧桑
区文尚
佛山精武体育会(简称佛山精武会)成立于民国九年(1920年),由爱武人士任考安、钟妙真、萧剑农等人,参照广东精武会章程创建的。会址初设佛山汾水西街,后迁莲花地,再辽长兴街莲峰纸行大楼。1935年迁至中山公园新址至今。新会址规模颇大,得到创制“保济丸”的李兆基先生资助,林森为新会址题词。
佛山精武会以学习武术、音乐,强身健体、怡养性情为宗旨,会员以工人(主要是店员)、学生居多,也有农民、商人、医生、教师及其他武术爱好者,鼎盛时期会员达300多人。
佛山精武会以展开武术活动为主,学员按程度分班学习。教员中有各门派的名师,如中国精武体育总会(会址设在上海)的赵连和、陈子正(鹰爪派)、罗光玉(螳螂派)、李江亭(化钗派)、陈维贤(长江派)等。学员毕业后,由精武会派往各学校任武术教员,或由各地精武会聘请任教。佛山精武会还经常介绍武术教员到各学校免费传授初级武术,深受各校师生欢迎。
少林功夫是怎样传播到海外的
白 木
最早的少林功夫热是从中国的近邻开始的。据记载,元代泰定年间,日本僧人大智就漂洋过海来到少林寺学习武术,并成为最早将少林武术介绍到国外的外国人。明朝时,杭州人陈元于1638年东渡日本,在东京附近广收门徒,传授少林擒拿跌扑法。
到了20世纪30年代,日本少林拳一代宗师宗道臣来到中国,研习少林拳法,归国后在香川县创立了日本少林拳法联盟,掀起了首个少林武术的热潮。1979年,宗道臣回少林寺归宗朝圣,时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大平正芳、日本文化部大臣谷垣专一等专门发来了贺电。现在,这个组织在日本有少林拳分会馆近千个,会员达200多万人,分支机构遍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日本相比,少林武术在西方的传播较晚。据记载,上世纪初中国武术才开始进入西方社会。中国武术影视作品的传播,尤其是电影《少林寺》上映后,中国武术在西方国家名声大振,影响明显加强,西方人开始投师学艺。1987年夏天,第一他到少林寺习武的欧洲人――托克出现在嵩山脚下。归国后,这位比利时的少林功夫、武术协会主席将自己的武校更名为少林功夫、武术学校。
在轰轰烈烈的学武高潮背后,也有一些人是被神秘的东方文化吸引,为了更好地了解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而投身武术。俄罗斯全国武术协会主席、国家武术队教练格莱勃・穆泽鲁科夫就是这样一个人。曾在前苏联科学院进行中国历史研究的穆泽鲁科夫谈起中国文化如数家珍。他喜欢中国武术是因为武术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流派众多的中国武术有着深厚的哲学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