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游戏走进语文课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游戏走进语文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枯燥地学习效果远远不如快乐地学习。身负升学压力的高中生更需要适当的课堂游戏。我们应该重视课堂游戏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适当地选择与本学科有关的游戏,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使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可以使沉闷的课堂不再沉闷,可以欢声笑语、寓教于乐,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最终成为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

【关键词】课堂游戏 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2-0093-01

游戏,有智力游戏和活动性游戏之分,智力游戏如下棋、积木等,活动性游戏如追逐、接力及利用球、棒、绳等器材进行的活动,多为集体活动,并有情节和规则,具有竞赛性。《辞海》对游戏的定义是:以直接获得为目的,且必须有主体参与互动的活动。游戏并非仅仅为娱乐而生,而是一个严肃的人类自发活动,有生存技能培训和智力培养的目标。

提到课堂游戏,很多人都会想到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而高中阶段的课堂上需要游戏吗?笔者认为,枯燥的学习效果远不如快乐的学习。身负升学压力的高中生他们更需要适当的课堂游戏。皮亚杰说:游戏是认识兴趣和情感兴趣之间的一个缓冲带。课堂游戏是游戏的一部分,我们应该重视课堂游戏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适当地选择与本学科有相关性的游戏,带上些游戏的色彩,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使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可以使沉闷的课堂充满生机,可以欢声笑语、寓教于乐,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最终成为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

一 课堂游戏在教学里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体现在语文独特的学科性上

语文与游戏似乎有天然的关联,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比如过去文人的对对子、猜谜语、成语接龙、回文诗、数字诗、绕口令、歇后语等等,这是一些文字游戏,兼具文学性与趣味性,是古代文人最主要的爱好,王羲之和诸群贤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列坐流觞曲水,临清流而赋诗,一觞一咏,畅叙幽情。这是种高雅的户外文学游戏,正是这次高雅的聚会游戏,诞生了号称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现在的语文游戏在沿袭以往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比如“我爱记诗词”,类似“我爱记歌词”,空着一些诗词或者课文,分组比赛补上。这些新的游戏丰富了语文游戏的内容,让语文游戏有了更多的表现形式。由此足见语文与游戏从古至今的紧密联系。

二 课堂游戏在教学里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体现在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上

恰当的适度的课堂游戏,是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它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沉闷的课堂充满生机,真正地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人,在这一过程中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比如语文课前三分钟,让学生登台主持,当小主持人,内容灵活,可以是诗词美鉴,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向同学们主持介绍,可以涉及思想情感、内容、艺术形象、手法等,有自己的独特主持风格,形式多样,表演、提问、讲解,既利用了零碎的时间,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教师进行即时点评。

三 课堂游戏在教学里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体现在师生情感的沟通上

课堂游戏,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现在的学生不喜欢古板的高高在上的老师,朋友式的平等对待他们的老师更受欢迎。比如背诵课文,很多学生都比较头疼,如果老师高压强制,背诵过程就非常痛苦不堪甚至引起学生反感,往往还是有一小部分同学不会背。例如屈原的《离骚》,难背并且学生对它没有太大的学习兴趣,教师提前规定好时间,我们分组比赛背诵,可以是小组间的比赛也可以是每个个体之间的比赛,请三位裁判,每组或个体背诵的时间,以及错句漏句的次数。最后决出优胜组或优胜个人,有时教师也参与进来,示范背诵作为一个标杆,然后请学生冲击突破教师的背诵成绩,这样原本枯燥的背诵课堂立刻就生动起来,学生热情高涨,早自习就会很主动地去背诵,为小组或者为个人争得荣光,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点小礼品,作为奖励,激励优胜小组或者个人。教师参与背诵让学生觉得平等亲切,极大地沟通了师生的情感,喜欢一位老师,就更愿意学好他所教的学科。

有人说:教育是一种通过对受教育者个体的塑造、培养,促进个体身心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造就出社会所需要的各种人才,从而促进社会整体发展的行为。笔者希望在课堂游戏中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更富有创新精神、合作精神。让学生“乐学”“好学”,培养出符合新世纪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志晖.游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尝试[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36)

[2]吴梦鸿.爱语文从爱上语文游戏开始[J].教师,2012(13)

[3]杨艳艳、汪莉.从游戏的角度看中学语文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J].陇东学院学报,2010(1)

[4]赵厚玉.语文教育学的现代阐释[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