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不同部位动脉采血的体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不同部位动脉采血的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目的:总结动脉采血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86例患者经不同部位采集动脉血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不同部位采集动脉血,成功率、并发症率相近。结论:动脉采血应个体化选择穿刺部位、进针角度,以提高成功率。

【关键词】动脉采血,股动脉,桡动脉,足背动脉,肱动脉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770―01

采集动脉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操作之一,用于血气分析,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及酸碱失衡。近2年我科共采集动脉血286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组共286例,其中男145例,女131例,年龄15-87岁(平均58±6.3岁)。原发疾病包括:急性中毒3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84例,支气管哮喘6,心力衰竭2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7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例,肝硬化失代偿56例。

1.2 采血方法 采血前准备好一次性5ml注射器,4.5号或7号针头,1250U/mL肝素钠生理盐水,橡皮塞,无菌纱布和皮肤消毒用物;向患者和/或家属介绍采血的必要性,取得配合;血管选择原则:以护士经验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决定。

1.2.1 股动脉采血 本组经股动脉采血147例。患者取平卧位,下肢伸直略外展,必要时臀下垫小枕,选择腹股沟韧带下方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为穿刺点。常规消毒患者局部皮肤及操作者的左手食指、中指,将注射器内壁肝素化,于穿刺点近远端固定动脉,右手持7号针头5ml注射器,与皮肤呈90°或45°进针,刺入动脉后固定针头,抽血2ml后拔针,针头刺入橡皮塞,标注后送检,局部用无菌纱布加压压迫5-10min。

1.2.2 桡动脉采血 本组经桡动脉采血81例。将患者手臂外展,手心向上,腕关节背侧垫高,腕关节过伸,大拇指外展,选取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为穿刺点,常规消毒患者局部皮肤及操作者的左手食指、中指,将注射器内壁肝素化,于穿刺点近远端固定动脉,右手持4.5号针头5ml注射器,与皮肤呈30°-45°进针,刺入动脉后固定针头,抽血2ml后拔针,针头刺入橡皮塞,标注后送检,局部用无菌纱布加压压迫5-10min。

1.2.3 足背动脉采血 本组经足背动脉采血33例。患者平卧,足跖曲,在第一、二跖骨见扪及足背动脉搏动最明显处作为穿刺点,常规消毒患者局部皮肤及操作者的左手食指、中指,将注射器内壁肝素化,于穿刺点近远端固定动脉,右手持4.5号针头5ml注射器,与皮肤呈30°-45°进针,刺入动脉后固定针头,抽血2ml后拔针,针头刺入橡皮塞,标注后送检,局部用无菌纱布加压压迫5-10min。

1.2.4 肱动脉采血 本组经肱动脉采血25例。患者仰卧位,上肢伸直、外展、略外旋,掌心向上,在肘窝横纹上方内侧扪及肱动脉搏动处作为穿刺点,常规消毒患者局部皮肤及操作者的左手食指、中指,将注射器内壁肝素化,于穿刺点近远端固定动脉,右手持7号针头5ml注射器,与皮肤呈90°或45°进针,刺入动脉后固定针头,抽血2ml后拔针,针头刺入橡皮塞,标注后送检,局部用无菌纱布加压压迫5-10min。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for windows 进行统计学分析,行2检验;α=0.05。

2 结果

各穿刺部位成功率及并发症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本组经股动脉采血147例,一次性穿刺成功105例(71.43%),失败11例(7.48%),并发血肿5例(3.40%),并发皮肤瘀斑12例(8.16%);经桡动脉采血81例,一次性穿刺成功69例(85.19%),失败6例(7.41%),无血肿形成,并发皮肤瘀斑5例(6.17%);经足背动脉采血33例,一次性穿刺成功25例(75.76%),失败3例(9.09%),无血肿形成,并发皮肤瘀斑3例(9.09%);经肱动脉采血25例,一次性穿刺成功19例(76.00%),失败1例(4.00%),并发血肿1例(4.00%),并发皮肤瘀斑3例(12.00%)。

3 讨论

采集动脉血作血气分析是判断危重病人呼吸衰竭性质和程度,评估体内酸碱平衡的重要辅助手段,对救治危重病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1]。最常用的采血部位有股动脉、桡动脉、足背动脉,儿科还常常选用头皮动脉作为穿刺部位[2],不同的部位穿刺各有优缺点[3]。黄继平等[4]研究发现,经肱动脉穿刺采血具有操作简便、成功率高、患者依从性好、误穿静脉率低等优点,本组经肱动脉采血共25例,仅1例(4%)失败,与其他部位穿刺的成功率、并发症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表明肱动脉可作为动脉采血的常规部位。本组动脉穿刺成功率均在90%以上。我们体会

3.1 穿刺部位的选择 股动脉粗大,容易穿刺,适合于循环衰竭或年纪小的患者[3],但穿刺部位较深,对患者要求相对较高,容易误穿入股静脉,压迫止血困难,本组行股动脉穿刺147例,其中5例出现局部血肿,12例出现皮肤瘀斑。此外,股动脉穿刺部位离会近,感染机会增加,涉及患者隐私,影响患者依从性。桡动脉、足背动脉、肱动脉方便暴露,搏动位置表浅,容易固定,压迫止血方便可靠,对穿刺要求低,尤其适于不能平卧的患者及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

3.2 进针角度的选择 对于直径较大的血管适于垂直进针或斜行进针,而直径较小的血管斜行进针成功率更高。本组行桡动脉、足背动脉穿刺时均采用斜行进针[3]。高艳等[5]研究也表明,桡动脉采血时选用40°角进针,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垂直进针(92.3% vs 66.67%,P

3.3 压迫止血 穿刺部位出血是动脉采血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局部压迫止血是最重要的防治措施,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的病人压迫时间应适当延长,上肢采血者应在48h内避免在同侧肢体测血压[6],斜行穿刺时尚需注意压迫范围应覆盖皮肤进针点及动脉进针点[7]。本组拔针后局部压迫时间5-10min,共发生血肿6例,瘀斑33例。也有研究表明在穿刺足背动脉时选用较小型号针头,压迫时间仅需3-5min[8]。

3.4 患者的配合程度、护士的心理状态也直接影响穿刺的成功率。操作前应充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取得充分配合;护士应充分准备用物,放松心情,避免紧张、焦躁情绪,保持沉着冷静[9]。

本组资料表明,操作技能熟练的护理人员个体化选择穿刺部位、进针角度是提高成功率的关键因素;局部妥善压迫是防止局部出血的最重要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李丽.浅谈从股动脉采血作血气分析时的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2004,20(11):1223

[2] 梁小梅.新生儿不同部位动脉穿刺采集血标本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7):51-52

[3] 方向明,王晓英,陈春兰.动脉采血1978例的方法讨论[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4):82-83

[4] 黄继平,王静波,潘莹,等.三个部位采集血气分析标本的对比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4):2290-2291

[5] 高艳,郭辉.桡动脉采血时两种角度进针方法的比较[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1):2582-2583

[6] 曹俊芳.肱动脉采血后致上肢大面积血肿1例报告[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2,23(4):80

[7] 马海英,张志强.桡动脉采血120例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6(6):83

[8] 胡淑华.足背动脉与股动脉采血血气分析标本临床效果比较[J].现代护理,2004,10(11):1040

[9] 李静瑶.桡动脉采血失败的相关因素调查及对策[J].家庭护士,2008,6(6)中旬版:1519-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