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课堂中的引导与点拨例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课堂中的引导与点拨例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新课改已实施多年,传统的语文价值取向已与我们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以“愉悦学生身心、回归审美活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特征的语文教学价值取向获得广泛认可,也成为广大同行在进行语文教学活动时的重要诉求。实践这一教学价值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扮好“乐队指挥”的角色,立足于鼓励学生主动愉悦地去思考体会、分析思辩、寻找答案从而解决疑难(即“发现”),做好引导点拨的功夫。

【关键词】借助电教 巧妙设疑 精心引导

一、运用多媒体手段

许多诗文,由于年代久远,地理区域辽阔,学生学习时难以把握好作品的意境。此时,我们便可以引进多媒体教学手段,使之不再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核舟记》的阅读教学,设计的提问为“刻画最逼真的人物是谁?”根据以往的阅读经验,学生都回答说是“坡”,而且理由还相当充分——核舟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但这种认识与事实并不相符。于是,我便依照课文中的说明把小小的核舟制成立体图像,再把描写苏轼和佛印和尚的文字挑选出来,表现在同一显示器上,并据此要求学生再作判断。于是学生发现:文中刻画坡的仅二十余字,而刻画佛印的则达四十余字。他们由此恍然大悟:文章刻画最逼真的是佛印而非“大苏”。但是,很多同学又提出疑问:“可是如果是这样的话,文章主题与具体描写之间岂不矛盾了?”我深知,此时,同学们的阅读情绪已进入“愤悱”状态,于是,我将苏轼的《前赤壁赋》配以“大江东去”般雄壮的乐曲和“惊涛拍岸”的壮阔画面呈现给学生,再将画面上的“一叶之扁舟”逐渐拉远,使其在浩瀚的长江中“缈沧海之一粟”,让学生感受并发现“赋”中所表达的旷世达观的处世态度与佛印那种洒脱超凡的气质竟是如此的和谐一致。于是,在声、色、画、文共同建构的立体情境中,学生们纷纷颔首,表示领会到这样的描写与主题实际上并无矛盾,而是更加传神地表达了“大苏泛赤壁”的神韵。在多媒体辅助手段的引导和点拨之下,师生共同进入一种富有探索性的审美状态,学生的阅读经验在此过程获致前所未有的提高。

二、精心设计导语或导入方式

我们的课文是文情并茂的,但囿于知识的广度不够、心智发展尚不成熟的学生往往不能一下子有所领悟,尤其是那些内蕴较深或因时代、环境的不同而易形成思想距离的课文,怎样才能让学生披文以人情、动情而入境呢?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对症下药精心设计导入语或导入方式,从而引领学生有强烈意愿进入课文的学习与赏析。

如初二语文《沁园春?雪》一文是学生首次接触到的词作品。我在课前精心设计了这样的激情演说式导语并用恰如其分的体态语言表现出来——今天我们要学的便是1936年他写的《沁园春?雪》这篇堪称诗词风格典范的传世佳作。在该词中,他讴歌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评说二千年封建史的浩长,赞美当代革命英雄的无与伦比。其雄视大江南北的广阔视野、纵论古今人物的宏大气魄,堪称千古绝唱。以上“演说”由于出自精心准备,因而如飞云瀑布一泻千里,全班学生情不自禁的热烈鼓掌。教师课堂语言的强烈感染力与要学习的内容本身在神韵上的一致性引领学生自然进入《沁园春?雪》的审美境界,使之渴望进一步深入学习和赏析该词。

三、巧提问妙设疑

课堂上提问设疑若做得巧妙、深入和精当,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添课堂的情趣,而且能令教学活动进入到较深入的层面,从而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和赏析。我在《故乡》一文的教学中,首先与学生进行了这样的问答:“如果你现在将要离开你的家乡,到别处去读书,而且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你此时的心情将会是什么样的呢?” 生:“我会依依不舍,因为我的家乡太美了。”“我们再看看《故乡》里的迅哥儿就要离开他的故乡了,他的心情又是什么样的呢?(最好用课文中的原话回答)”生:“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为什么‘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呢’?”生:“因为故乡已经没有值得‘我’留恋的东西了。”“能再说具体一点吗?”生:“现在的故乡已经不是我记忆中的故乡了,这从文中几处景物描写中可以看出来;现在故乡的人也不是记忆中的人了,闰土、杨二嫂、还有‘我’的邻居,他们都变了。”“也就是说,‘我’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的原因是因为故乡变了。”生:“是的。”“不错,故乡变了,故乡的景变了,故乡的人变了,回故乡的心情也变了,究竟故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篇文章。”如此一来,利用恰如其分的问题进行启发引导,师生唱和,入题快,效果也好。

总之,作为博学的智者,教师所进行的这种妙趣横生的引导和恰如其分的点拨,令整个语文课堂成为一个“乐坛”,令教学活动成为“乐队的演奏”,从而令语文教学回归到审美层面,让语文教育应有的审美底线得以坚守与张扬。这样的语文教学愉悦学生身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学心理学[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陈心五.中小学课堂教学策略[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王鉴.课堂重构:从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

(作者单位:宿迁市宿豫区蔡集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