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技术选择的问题与主义之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技术选择的问题与主义之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既要重视长远的技术储备,也要重视现有技术的提升,目前并不存在能“根本解决”中国汽车能源问题的技术

就像3G技术有几种不同标准一样。新能源汽车同样面临几种路径选择: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在国际上,不同国家的汽车公司对于技术的取向也并不一致,日系汽车企业代表的混合动力、欧系汽车企业代表的清洁柴油技术以及美系汽车企业代表的燃料电池各自为政。这种分歧也在中国国内产生,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战略究竟该选取其一,还是兼收并蓄,这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然而在这之前。还有一个问题必须解决:我们是不是该发展新能源汽车?

2008年初,一份由26位专家给国务院的上书被公之于众,这份名为《开发车用动力技术、尽快减轻交通能源压力的建议》的上书对于中国目前新能源汽车战略提出了强烈的质疑,这封信一经公布,就在业内引起极大的争议。

在信中。26位专家认为,自然界并不存在着大量的氢气,因此氢气不是能源,更不是新能源。产生氢气需要通过能量转换,这样氢气可用作能量的载体。“氢能源”的口号使很多人误以为使用氢气就能解决交通能源问题,很自然地认定应集中力量全面开发氢气汽车。这种误解会影响政府和企业解决交通能源问题的决策。

这些专家进而指出。“从逻辑分析的角度不难看出,在蓄电池容量和燃料电池依赖稀有贵金属这些长期未能解决的技术难关未突破前,不能确定电动汽车或燃料电池汽车将来一定可以得到大规模应用”。因此,中国不应“跨越”这些技术难关不去攻克,而“超前开发”那些如果真的需要就可以很快解决的问题,例如电池零部件和技术平台的开发、燃料电池汽车和电动汽车的总成、示范推广等。

专家认为,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对未来汽车的过早认定、集中力量超前开发属于“后期工程技术”的情况使目前急迫的降低汽车燃油消耗的需要被忽视、被排挤。致使长期使用低效率发动机来消耗宝贵的油气资源的状况未受到应有的关注。

他们最后建议,与所谓“新能源”汽车至少需要数十年时间才有可能被广泛应用的情况相反,开发能大幅度降低汽车油耗的燃油动力技术仅需要数年时间。如果汽车平均油耗能降低25%,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性将大为减少。今后数十年油气仍将是主要的交通能源,降低汽车平均油耗对中国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意义极大。

这次专家上书事件可以说是中国新能源技术之争的一个缩影。是否该发展新能源汽车,如果发展采用何种技术?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中国汽车界,也使汽车企业和研发人员心神不定。

国家科技部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办公室副主任甄子健认为,作为一个国家,在几种技术都没有明确定论的情况下,不应该那么简单的去集中力量支持某一项技术。在科技部国家科技创新中期目标中,既保留了对传统燃油技术进一步改进诉求,也鼓励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

在“十五”初期时科技部作了“三纵三横”的研局:三纵是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三横是电池、电机,电控系统。

“不能说谁否定了谁,也不宜确定谁先谁后的发展顺序。”原东风汽车(现二汽)董事长黄正夏认为。以氢燃料电池来说,优点非常突出,运行特别平稳持续,应当作为电动汽车取代传统内燃汽车的方向。但也有不足,列入耐抗震和加速能力差,不能回收反馈电力等。“但我们不能要求试用不过十几年的燃料电池汽车,和已发展了120年的内燃机一样精密。”黄正夏说。

甄子健认为,新能源汽车的三种技术是相通的,而这些技术和传统的内燃机技术也有相通之处,国家支持的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包括电机和电池等,实际是支持这些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罢了。

“我们相当于建立了一个技术平台,至于开发何种车型,是由市场说了算,由汽车企业说了算。”甄子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