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乙肝抗病毒治疗要因人而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乙肝抗病毒治疗要因人而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乙肝患者选择使用哪种抗病毒药物,有时很令人困惑。目前国内批准上市的4种口服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都可以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究竟该如何选择呢?专家建议要因人而异,实行个体化治疗。

一般选择

没有乙肝家族史的青少年乙肝患者,可以首选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处于婚育年龄的乙肝患者,可以选用生殖安全性较高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例如替比夫定等。病毒载量较低(乙肝病毒DNA定量小于105)的患者,可以首选阿德福韦酯。需要长期服用,病情处于肝硬化阶段的患者,可以首选恩替卡韦。拉米夫定耐药的患者需要加用阿德福韦酯或替诺夫韦。

根据个人经济条件选择

由于抗病毒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因此,治疗费用是我们在选择药物时应当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在治疗初期选择价格昂贵的药物,而在治疗中期却由于经济负担过重而自行停药或换药,则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导致治疗失败而使疾病进展。所以,慢性乙肝患者应该选择物美价廉的抗病毒药物,既保证疗效,又能在经济上负担得起。

据估算,选择拉米夫定(贺普丁)月花费430元左右,阿德福韦酯(贺维力)590元左右,替比夫定(素比伏)750元左右,恩替卡韦(博路定)1 200元左右。应选择自己能承担的药物坚持长期治疗,以免治疗失败。

根据疗效调整药物

使用抗病毒治疗的早期疗效非常重要,三个月时是关键。治疗三个月时,如果病毒载量直线下降,预示治疗前景光明;如果病毒载量没有改变,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判断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要看是否能够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目前的4种口服抗病毒药物在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和e抗原转阴上的效果都不错,但只有拉米夫定有超过10年的临床数据。研究显示,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3年,能够使肝硬化的发生率降低55%,肝癌的发生率降低51%;10年随访数据证实,75%的肝纤维化患者达到了组织学改善,其中18.8%的患者肝纤维化被完全逆转。可见,只有长期治疗疗效好的药物才能使患者最大程度地获益。

密切监视药物引起的副作用

应用核苷(酸)类似物的乙型肝炎患者必须接受长期甚至是终身治疗。该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亦受到广泛关注,文献报道如肌病、肾毒性、周围神经病、乳酸酸中毒等,更是关注的焦点。这些副作用一旦出现而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很有可能危及生命。因此,高度重视口服抗病毒药物的安全性,定期检测CK等指标,对坚持长期治疗起着积极的作用。

比较4种口服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是用于治疗慢性乙肝的口服抗病毒类药物中上市最早的药物,已上市10年,适用人群最广,安全性好。

定期检测很重要

临床资料表明,HBV DNA水平是预测疗效的重要指标。因此,乙肝患者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要坚持定期监测,尤其是在半年(24周)这个关键时间节点。以拉米夫定为例,如果治疗半年时,HBV DNA转阴,说明疗效很好,可以继续单药治疗;如果发现HBV DNA大于103拷贝/毫升,加用无交叉耐药的药物(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疗效更好。研究显示,132例拉米夫定耐药的患者加用阿德福韦酯治疗3年后, 87%的患者HBV DNA转阴,32%的患者出现e抗原血清转换,耐药率仅1.6%。另一项研究显示,拉米夫定耐药的患者改用每日2片恩替卡韦治疗,5年内有近一半的患者依然会发生耐药。因此,2010年中国指南指出,发现疗效不佳,应该加药而不是更换药物。

由于慢性乙肝的治疗是长期的,药物引起的副作用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应定期监测血CK值、肾功能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乙肝患者其他的检测还包括乙肝五项、肝功能、B超和肝穿(肝穿刺活组织)等,对判定疗效和疾病进展都很有帮助。

抗病毒必须长期、规范

乙肝病毒很难被彻底消灭,无论是干扰素还是核苷酸类似物,都只能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短期治疗(≤1年)停药后,患者的HBV DNA水平会出现大幅度反弹,这就证明了乙肝治疗需要“长治”才能“久安”。同时,规范用药也不容忽视,不遵从医嘱、擅自停药或换药,很可能会造成病情恶化,最终造成疗效不佳,甚至耐药,导致疾病进展。因此,一定要做到长期、规范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