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质疑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质疑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位哲人说过:“提出一道问题比解决一道问题更有价值。”的确,质疑就是思维的开始,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勇气和善于质疑问难的能力,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之一。

一.创设宽松的氛围,营造质疑的环境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力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教师要善于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张扬个性,释放出巨大潜能,敢想、敢说、敢问。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必须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我在给学生讲解父亲爬月台去给儿子买橘子的情景,因为父亲身体胖又加上年龄大,行动不便,所以要攀上月台很费事,这时候作者看到这里禁不住留下了眼泪。忽然有个学生举手站起来说,既然知道父亲年龄大买橘子不方便,那朱自清为何不自己去买啊,那他不是很不孝顺吗?我愣了一下,但马上转过神来,不是对这个提问的学生给他当头一棒,说他扰乱课堂秩序,反而夸奖他问得好。并趁机引导学生讨论“朱自清是否不孝顺的问题?”学生一听纷纷议论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都讲得有理有据,互不相让,最后由老师达成共识,在这里之所以这样写并不是朱自清不孝顺而是更能体现父亲对儿子的关心。虽然学生的发问打断了原来的课堂流程,但是学生通过发问更能提高自己的能力,一堂课就在这样的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完成,而且其效果又远非僵死的预设所能比的。

二.激发质疑的兴趣,养成质疑的习惯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发生兴趣,才会产生学习探索的内驱力,才会去思考去发现,并能自觉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得到收益。初中语文教材《雪》这篇散文诗运用对比、拟人手法分别描述了两幅雪景:记忆中故乡江南的雪景、现实中居处朔方的雪景。课堂上有学生提出:作者鲁迅对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分别是什么样的态度?作者在文中到底寄寓了什么样的情感?面对这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我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让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通过进一步质疑、讨论,最终学生明确:鲁迅在这里描绘两幅具有对比意义的雪景,决不仅仅是为了通过相互映衬显出它们的个性,而是为了曲折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特殊感受。文章抒写的既是对理想中温暖和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更是对现实中搏击严寒的力和光的赞颂,显示了作者在黑暗中渴望光明,在严寒中向往温暖。

三.扩大质疑的空间,引发质疑的动力

对一个善学的人来说,“疑”将贯穿其学习的全过程,而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不能使学生将其疑提出并加以解决,长久下去,学生质疑的兴趣会大大降低。要保持学生对质疑的兴趣,就必须扩大质疑的空间。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质疑,课外也可以质疑,不仅可以对老师质疑,学生家长亲朋好友都可成为质疑的对象,不仅可以对语文所学内容质疑,而且可以对相关知识、相关学科质疑。扩大质疑空间,可以引发学习探索的内驱力,培养质疑的兴趣和能力。

于漪老师在教学《木兰诗》时,有学生提出异议:“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根本不可能,不说别的,木兰一洗脚就露馅,小脚怎么藏得住?”于老师首先给予提问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在课后师生共同查阅资料,使学生的疑问获得了满意的答案。

四.指导质疑的方法,提高质疑的能力

法国教育家弟斯多惠说:“一个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如何引导学生质疑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首先,教师要“教问”,教给学生质疑的角度,让学生有的放矢。其次,教师要善于“激问”,引发学生深入质疑探究。教师巧妙地设疑问难,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寻疑,对发展学生的质疑能力更重要。可以抛砖引玉,即用暗示性、提示性的问题或知识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而得出新鲜、清楚、完整、深刻的结论;可以展示矛盾,即展现文章中前后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之处,激发生疑,共同研究,把握其精彩、准确之妙;可以投石激浪,即提出有争议的观点、有创意的假设或有趣味的话题引发学生的争辩和思索;可以留白激疑,即引导学生阅读与此文相关的资料或文本,让学生在扩展阅读或比较阅读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疑点,从而更多地了解、更深地把握此文本。

实践证明,质疑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的状况,使学生由一个被动者变成一个主动探索者。

尚延岭,教师,现居江苏赣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