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国画中的线条艺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国画中的线条艺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传统的中国绘画线条其重要组成部分是手段的表达,一个表达情感的画家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使线条形式变得非常富有,感人的艺术魅力。国画用钢笔和墨水,形神兼备。本文试图研究中国画的操作线条,了解中国画的线条的丰富的表现力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线条 书法 绘画 艺术 中国画 造型功能与审美功能

一、引言

线条,是中国画造型的重要手段,是最简练概括的表现语言,是带有主观性的,带有情感的,带有长的 粗的 细的 曲的 直的 方的圆的快的慢的 连续断续……种种的线,在相互作用中产生节奏,形成韵律,表达情感,丰富的艺术效果和深藏在那些表达机构造型的线与线之间.同时,线也是独立的艺术要素.从古代艺术中我们已能见到线的广泛应用。

二、代线条理论的研究简述

1.六法论

南齐谢赫在其《画品》中提出“六法论”观点: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这是对中国绘画提出了六个审美标准和创作高度。其中的骨法用笔成为历代画家绘画的最基本要求。骨法用笔即以线造型,用线条来表达物象,线条的重要性被提高到了理论的高度,线条逐渐发展变化成为具有丰富内涵的艺术形式,以意用笔,笔到意到,笔落形出神现。

2. 十八描、

经过历代画家的艺术实践,线条逐渐演化为各种不同的形式,在明代嘉靖年间,邹德中总结了前人的丰富经验,对线条作了具体的划分和疏理,将其归纳为十八种描法,有行云流水描,高古游丝描,琴弦描,铁线描,钉头鼠尾描,枯柴描等? ? 世人称“十八描”。按线形特征分类。

线条是画家的语言,是画面的骨架,也是作者艺术修养的综合体现。画家对线条倾注了自己深厚的感情,使其成为自己绘画的鲜明特征,东晋的顾恺之,唐代的周肪、吴道子,宋代的李公麟,元代的赵子昂,明代的陈老莲,清代的石涛,近代的吴昌硕等艺术大师都在线条的运用上有着独到的见解和风貌。

三、中国画线条的功能

1.造型功能和审美功能

中国画中的线条表现不同物象的外型特征及不同质感,传达出不同对象的神态,同时反映出画家的性格心态与感情及艺术趣味。线还以其独特的形式美感使读者产生共鸣,在欣赏客观形神与主观情思结合的画面形象同时,品位线的浑圆、曲美、刚直、险峻、苍劲、灵巧、朴拙等妙趣。正是线的变化多端的形式使我们在欣赏作品时感到赏心悦目,玩味无穷,得到高雅的精神享受,线既然是画家认识的结果,必然与感情因素有着自然相同的渠道。

线作为最直接最原始的绘画表达形式,在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衍变过程中,浓缩着画家的主观情感和审美情趣,使线条自身的二重性造型功能和审美功能不断求得平衡和统一,矛盾冲撞的结果使线的表现力不断丰富和增强,同时也培养和创造了比较纯粹的审美形式感。中国画的线从不脱离客观物象,又不满足与简单地再现客观物象;中国画具有既不完全的表现形象,又不完全抽象的造型语言。它运用笔的提按、疾缓、裹散、顿挫等手段,将粗细、浓淡、干湿、刚柔、滑涩等不同对比因素巧妙地统一到笔下,表现出不同物象的外型特征及不同质感,传达出不同对象的神态,同时反映出画家的性格心态与感情及艺术趣味。每位画家作品中的线都有自己的风格。中国画中的线的变化多端的形式是使我们在欣赏作品时感到赏心悦目,玩味无穷,得到高雅的精神享受,线既然是画家认识的结果,必然与感情因素有着自然相通的渠道。因此,中国画的用线还可以表现画家情趣,具有传情达意的主观表现功能。画面上线的形状,直接体现画者的种种感觉和体会,粗线显刚,曲线见柔,折转表锐利,波弯显示柔软,不同的组合,疏密走向,会产生动静、悲喜等感觉。

四、国画中的线条的未来发展趋向

五千年通过了下来从中国文化背景和民族精神的中国绘画线条的审美倾向是分不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形态。这是一个反映我们的文化精华的可视化,而社会和生活的变化,人们的审美观念在改变,但线为主要艺术语言的中国绘画的地位不会改变。

中国画继承传统,吸收优秀的文化,结合独立创新精神的路径。弘扬精神的现实主义没错,但并不等于现实的技术,现实的精神反映在艺术创作中,应该是一个多样性的艺术。宽容,让艺术“争鸣”,使21世纪的中国绘画,在竞争和向往和香味来判断出数百,实现中国传统绘画与现代配合。如果我们长期抑制发展中国画在一个非常狭窄的走廊,在现实主义,它是可能的损失现代艺术的发展和创新的中国绘画。我们必须使民族哲学、中国绘画可以反映中国优秀文化的学术,而不是由人类活动,使成西方风格的国画、生产,更不仅评估的优点国画作品与愿景。中国传统绘画应该充分体现中国传统的回归优秀文化精神的和谐之美,美丽的文学形式,诗歌抒情写意美丽中国传统学术。

五、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和生活的变迁,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会伴随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与此适应的审美观的不断改变而发生变化。中国画中的线正在体现着时代赋予的审美理想。画家的主观情感是时代的产物,不容忽视,他们在中国画中线语言创造和运用上的个体精神,在社会与时代的大背景下,必须依靠每个画家不同趋向的主观情感与个性特点为基准,吸收前人有益的营养,大胆地赋予线条以新的生命,千锤百炼,创造出超越前人的有民族性与个性的线之美。

参考文献

[1] [宋]苏 轼.吴道子画王维诗 .中国山水名画鉴赏. 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2]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国山水名画鉴赏. 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3] [元]赵子昂.秀石疏林图卷.中国山水名画鉴赏. 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