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伦敦向钱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伦敦向钱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说,伦敦奥运会将在未来4年内给英国带来130亿英镑的经济刺激。卡梅伦话音刚落,英国媒体却纷纷唱起了反调。

奥运经济已经成为最近30年世界经济发展中一种独特的经济现象。从以往举办城市的历史实践看,奥运经济是注意力经济,会由于注意力资源的相对集中而给举办城市带来阶段性加速发展;奥运经济是品牌经济,通过良好的运作,通常能造就一批知名产品和企业品牌;奥运经济是借势经济,将对举办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力量,产生类似加速器或催化剂的作用。奥运经济因其特有的聚合、裂变和辐射效应,而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力。

奥运会对经济的影响主要通过两个传导路径实现,一是产业间的传导,二是地区间的传导。产业间传导是指因满足奥运会需求而引发的上下游关联产业发展的过程;地区间传导是指奥运经济从举办地向国内其他地区辐射的过程。

奥运经济特征

从奥运会举办城市的一般规律看,奥运经济呈现以下基本特征:

1 阶段性

奥运经济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周期性特征。奥运会是奥运经济运行的核心资源,每四年举办一次,对举办城市的发展产生一种阶段性作用。从成功申办到正式举办以至于奥运会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效应的延伸,形成一个完整的奥运经济周期,国际上通常定为10年到12年。

2 非均衡性

举办奥运会将从总体上带动举办城市的经济增长,但并不是所有产业及行业都能直接受益,其对产业及行业发展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非均衡性特征。从一般规律看,对第一产业中绿色食品生产行业有较强的带动性;对第二产业的部分行业的拉动作用明显,如建筑业、建材制造业以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等;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全面而深刻,会极大地促进文化、体育、旅游、会展等新兴行业的快速成长,推动房地产业升温,加快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传统行业的发展。

3 规制性

近十年来,国际奥委会在开发奥运会的经济价值、确保奥运会顺利进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商业运作规则,包括采取严格措施保护奥林匹克知识产权,控制运动员的商业行为,以及限制举办城市组委会的活动范围和权限等。它采取先取后予、互惠互利的办法,既给主办城市一些经济利益,又对主办城市的市场开发行为予以严格的控制,以维护其在全球体育资源配置中的独特地位。为此,主办城市在举办奥运会、发展奥运经济的过程中,既要遵循国际奥委会的运行规则,又要在与其博弈的过程中寻求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空间。

4 开放性

奥运会作为全球性的体育盛会,历经百年发展至今,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参与和广泛支持,已成为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加强了解、增进友谊的国际性舞台。自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开始,国际奥委会对奥运会的运作模式做出重大改革,引入了商业化运作机制,制定全球营销策略,最大限度地开发其经济价值,使依托于奥运会而产生的奥运经济成为一个全球经济系统,为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企业以及各类组织提供了充分的参与机会,同时促进了举办国的对内对外开放,带动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广泛开展。

5 融合性

奥运会在创办之初,就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文化和道德理念,旨在以体育运动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增强各国之间的团结、友谊与合作。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作用的影响下,奥运会体现了体育与文化、体育与经济以及文化与经济的相互融合;体现了举办国家和世界经济、文化潮流的相互激荡。因此,各举办国都极力以民族文化为背景,努力推动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赋予奥运经济文化和精神的发展内涵,借举办奥运会之势提升其国际地位。

一般认为,整个奥运会对经济的影响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奥运会筹备建设期、奥运会举办期和后奥运会时期。后奥运经济主要研究奥运会在结束之后对举办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由于奥运会提升了举办城市和国家的知名度,并使举办城市的经济规模和软、硬件基础设施跃上新的台阶,为奥运举办城市和国家的对外经济交往和后续经济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奥运前由于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活动带动了投资在短期内的膨胀,加上庞大的人流、物流,使得城市的进出口和消费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繁荣。整个城市经济的增长率在各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早现出高于无奥运时的发展轨迹。而奥运会后由于各个国家存举办奥运会时的经济发展不同以及其他各项外界因素的干扰,经济发展早现出了不同的趋势。

历届奥运经济借鉴

1988

1988年汉城——韩国现代化进程的转折点

1988年汉城奥运会被誉为促进韩国现代化进程的转折点,其筹备建设与成功举办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带动了“经济起飞”,使韩国完成了从发展中国家向新兴工业国家的转变。奥运会给了汉城一个城市建设的绝佳机会,城市道路网、交通管理、通讯电信、能源供应、体育场馆、宾馆饭店、旅游设施等现代化城市建设提前完成,投资了4000万美元使得汉城提前20年国际化。在产生巨大的经济效应的同时,汉城奥运会还向世界宣传了韩国和汉城,成功提升了韩国的国际形象。汉城奥运会组委会主席朴世直在谈起奥运会给韩国和汉城带来的变化时说道:“汉城奥运会是一个奇迹,让世界走向汉城,汉城走向世界。”

1992

1992年巴塞罗那——社会与经济效益完美结合

奥运会使西班牙大大受益,而受益最多的还要数巴塞罗那。筹办1992年奥运会时,西班牙正处于开始从20世纪80年代全国范围的经济危机中复苏的时期。1986年获得奥运会主办权极大地促进了巴塞罗那的城市改造和建设。6年筹备过程中,仅仅由于奥运因素的影响,巴塞罗那GDP年均多增长了1.8个百分点。毫不夸张地说,奥运会是巴塞罗那经济由衰转盛的转折点。奥运会给了巴塞罗那一个在世界舞台上秀自己的绝好机会。在1992年奥运会之前,巴塞罗那的旅游收入占当地GDP不到2%。但奥运会之后的1993年,巴塞罗那在世界旅游组织旅游目的地中的排名,就由之前的第16位跃居到第3位。如今每年吸引的游客达3000万人次,旅游创汇成为当地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巴塞罗那奥运会真正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好结合,被称为“巴塞罗那效应”。

1996 1996年亚特兰大——商业运作无孔不入引争议在奥运会举办前5年,亚特兰大市房价增长了79%,当时美国全国的房价平均涨幅只有13%。奥运会之后,许多美国人,尤其是亚裔美国人,都从洛杉矶等地搬到亚特兰大居住。奥运会期间留下的先进通讯设备和宾馆,使很多会议选址于此,亚特兰大因此成为“会议之城”。奥运会给亚特兰大留下一批国际一流的体育设施,促进现有设施的改建与扩建;大大提高了亚特兰大作为国际一流的体育竞赛、会议和闲暇旅行城市的知名度;与奥运会有关的经济会同和访问向乔治亚公民提供了与全球经济界的领导性人物进行接触和交往的机会。但是由于本届奥运会完全由美国民间力量承办,通过私有经济来源募集资金,使得本届奥运会成为有史以来商业味道最浓的奥运会,遭受了许多批评。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闭幕演说时第一次没有将本次奥运会形容为“有史以来最好的一届奥运会”。

2000

2000年悉尼——奥运文化经济典范

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没有留下任何债务,而且取得史无前例的突出收益。直接经营方面,悉尼奥组委净支出17.4亿澳元,主收入24.3亿澳元,汇集其他收入,共盈利7.65亿澳元(折合约35亿元人民币),是现代奥运历史上经济获益的最高纪录,被舆论称为“最赚钱的”一届奥运会。奥运会结束后,组委会将其筹备奥运会的全部经验归纳成文字,并以35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了国际奥委会。此前,虽然奥运主办城市都会向国际奥委会及下届奥运会的承办国介绍相关经验,但将内容集结成册,作为有形的知识财产来出售,还是澳大利亚人的创举。悉尼最为可观的是在前期和会期精心积累、卓越操办的基础上,延续至今的发挥奥运会“剩余价值”的后奥运经济。或许正因为其美好、安全、喜庆,再加上收益颇丰,被萨马兰奇先生称为“历史上最成功的奥运会”。

2004

2004年雅典——后奥运商业发展几近失败

希腊政府为了这次奥运会最大限度地体现奥林匹克精神的回归,希望办成一届真正意义上的奥运会,因而坚决反对把奥运会商业化。雅典奥组委选择了政府办奥运的形式。愿望是美好的,可是用商业化手段开辟多种资金渠道、利用多种融资手段筹办奥运,向来是奥运会主办国不能回避的重要课题。无论希腊的文化底蕴有多深厚,也不管雅典市中心主要街道的建筑物上是否拆除了广告,奥运会都无法回避“金钱”这个字眼。巨大数额的支出使雅典奥运会成为自莫斯科奥运后最“烧钱”的奥运会。在收获了“名声”和“荣誉”后,希腊人可能要为奥运会背负近10年的债务。除了旅游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巨额的投资并没有给希腊带来奥运后经济的持续增长。由于没有周全规划奥运后场馆的用途,加上保养维修场馆的每年开支约5亿英镑,许多奥运场馆犹如废墟,雅典的后奥运商业发展几乎完全失败。

2012

2012年伦敦——经济危机下的奥运前途堪忧

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说,伦敦奥运会将在未来4年内给英国带来130亿英镑的经济刺激。卡梅伦话音刚落,英国《金融时报》就没给首相好脸色。

这家英国银行家标准“装备”之一的权威财经媒体7月6日说,在这130亿数字中,赛事所能给英国经济带来的真实影响,仍旧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而《每日电信报》如此引用首相发言:“我们不能把比赛看做困难时期的奢侈品。在我看来,正是因为时局困顿,我才更应该全力以赴,将奥运的效益最大化——创造就业,支持增长。”

卡梅伦的预计是,这130亿英镑,部分会来自于由英国政府商务与投资部门,利用奥运会契机进行的一系列商业峰会;部分来自于国际旅游业,并期望占据23亿英镑的数额。奥运会赞助商劳埃德银行(Lloyds Bank)的报告成为首相的依据之一。这家银行说,奥运会会带来165亿英镑的经济投资。

但是,《金融时报》说,英国央行要着手500亿英镑量化宽松政策,正在让经济学家们对奥运会的拉动作用产生怀疑。其中一些经济学家会所,奥运会,连同英国女王的钻石禧一起,可能会耗尽英国经济生产力。

评级机构穆迪(Moody’s)说,奥运会将只会给经济带来最低的拉动,在奥运公园和大道上的60亿英镑支出,也已经对英国经济产生掣肘作用。

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也发出警告,并催促商界告诉他们的职员如何进入工作状态。奥运影子大臣特萨·乔伟尔(Tessa Jowell)说,奥运会基础设施工作已经导致公司订单处在困难时期。

赛事经济不是一剂万能药包治百病。就拿本届欧洲杯来说,英国媒体披露的数据显示,5年来,波兰用于欧锦赛的项目投资达到了250亿美元。

2007年,波兰还只有800%~的现代化高速公路,如今这一数字是2000公里。不过,OECD数据显示,近10年来,波兰中央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从未低于40%,2007年夺得欧锦赛主办权后,这一指标由42.6%的阶段低点攀升至2010年的49.7%。

热闹过后,谁解其中苦。伦敦奥运会的官方预算支出,从最初的42亿英镑上升到93亿英镑,来自不同研究机构的预算数字,则还有130亿英镑、240亿英镑不等;支出预算的增加,就包括现在不足的安保费用测算。那么即便在今后4年里,奥运会真如卡梅伦所说能带来130亿英镑的拉动,那么为了奥运会所做的数年的投资和努力,就会在将近20天的赛期内被抵消。

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复苏缓慢情况下,危机时期的奥运会真能稳赚不赔吗?我们只能祈祷。